《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案【素养目标】1、学会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和方法。2、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3、传承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精华,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探索和实践。【教学重点】学会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和方法。【教学难点】传承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精华,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探索和实践。【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点拨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费孝通吗?今天我们来阅读他的乡土中国。二、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2005),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人的道德,社群上是以家族为单位的事业社
2、群,情感上男女有别;礼 治秩序为一组,礼治社会有效保障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第三种分类方式:差序格局为一组,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 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为一组,其中后四章都是围绕差序格局 展开论证的。4、说说下面几段文字在语言上的特点及其作用。(1)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 态,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 为人口在增力口,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2) “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
3、,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 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3)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特点及作用:(1)虚词的恰当使用使本书语言具有逻辑性,使论证 更严密;(2)引用儒家文化经典的内容,使语言具有雅致精深的特点, 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比喻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意远言简,使深 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八、布置作业以“乡土中国的今天”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或自己做过的调查,分析乡土中国的变
4、迁。(1 000字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权力、市场经济等多重因素的渗透下,乡土 社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中国现在正处于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 转型之中。在农村,农民开始挣脱土地的束缚,远走他乡寻觅新的发展 机会;原来的“熟人社会”逐渐变成“陌生人社会”,传统的以血缘结 合形成的社会关会活动家。生于江苏吴江,卒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5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36年底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38 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夏回国。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 教务长、教授。1979年任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后任中国社会学会 会长。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
5、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 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还曾任国务院专家局 副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费孝通长期从事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研究。他在社会学和人类学 的研究中创造性地将两种学科的多种方法相互结合,形成了社会学 “中国学派”的独特方法;在实地研究中,将参与观察、类型比较和微 型(社区)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的江村经济一书被认为是社会 人类学实地调查的一个里程碑。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记小城镇及其他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费孝通
6、民 族研究文集等。2、写作背景此书出版于1947年,收集的是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云南 大学和西南联大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 之约,“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寄随发”,而写成分期连载的14篇文 章。当时费先生在大学中讲课,他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是利用和青 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他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他借“乡 村社会学”这讲台来探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当时的他不仅仅满足 于向学生们传递已有的知识,还大胆尝试与学生们进行探讨,探讨崭 新的理念,教学相长。他认为这本书不过“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 三、内容概览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 乡差序
7、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 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14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 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中国 乡土社会的结构。1 .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 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 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 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 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
8、持着孤立与隔膜。其 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 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 社会,这才有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 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2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一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 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 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 取文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 可作象征体系的原料,如表情、动作等,它
9、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 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 征体系”。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阻隔,再论文字下乡 则说的是时间阻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 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 而同一生活方式的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须文 字。3 .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概 念,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 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社会独特的“差序格局”。不同于 西方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社会的格局比作 “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土中国 乡土 中国 阅读 教案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