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与质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测试与质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软件测试与质量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软件测试与质量Software Testing and Quality课程编码CST321711020开课院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团队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团队学分2.0课内学时32讲授32实验0上机0实践0课外学时32适用专业软件工程授课语言中文先修课程软件工程课程简介(必修)软件测试与质量是软件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系统学习了程序开发语言、软件工程、面向对象软件开发与设计等专业基 础课后,在高年级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奠定了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软件测试
2、和软件质量保证的思想和基本理论;熟悉并掌握多种软件的质量检测、测试方法 和技术;能够熟悉质量要求,熟悉测试过程,熟练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文档。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使用集中自动化测试工 具,最终能够全面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的测试技术和质量保证能力。学习本课程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好软件测试和质 量保障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创新并提高软件质量的综合能力。“Software Testing and Quality* is one of the major course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students lear
3、ning a programming language, software engineering, object oriented 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professional class, in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mpulsory senior students. This course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Through this course, st
4、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thought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software testing and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quality testing, familiar with a variety of software test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be familiar with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familiar with the testing process, skilled writing test
5、plan, test case, test report and other documents. In the course of practice, learning to use centralized automated testing tools, and ultimately to improve and develop students in large-scale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and quality assurance capabilities. This course adopts the method of theory and
6、practice, 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 and theory of learning software test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summary and innovation in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oftware.一、课程基本信息负责人大纲执笔人审核人二、课程目标序号代号课程目标OBE毕业要求指标点任务自选1Ml目标1 : 了解软
7、件质量要素,能够根据软件测试结果分析被测软件的质量水平是4.32M2目标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测试方法对被测软件系统进行测试是5.23M3目标3 :能够针对被测软件与程序单元,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设计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能够分析 测试的充分性是5.34M4目标:4 :能理解软件测试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与职责是9. 15M5目标5: 了解软件测试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能够结合国家最新政策法规,理解正确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项目选题、分析的重要指导意义。是10.2三、课程内容序号章节号标题课程内容/重难点支撑课 程目标课内 学时教学方式课外 学时课外环节1第一章第一章软件测试 基
8、础本章重点难点:软件质量模型,软件测试分类,软件测试模 型。/21. 11.1软件质量软件质量定义,软件质量特性,软件质量模型。Ml0.5讲授0.5课后作业31.21.2软件缺陷软件缺陷定义,软件缺陷分类。Ml0.5讲授/41.31.3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定义,软件测试分类。Ml0.5讲授/51.41.4软件测试模型V模型,W模型,H模型。Ml0.5讲授/61.51.5测试案例出差管理系统,三角形类型问题。Ml/0. 5自学7第二章第二章软件测试 管理本章重点难点:软件测试流程,软件测试团队/82. 12.1 RUP软件测试 流程RUP开发过程,RLP核心工作流,RUP软件测试流程。M40.5讲授
9、/92.22.2软件测试制品软件测试的常见制品。M40.5讲授/102.32.3软件测试团队软件测试团队组成,软件测试团队的组织结构,RUP测试团队 的角色。M40.5讲授0. 5课后作业112.42. 4软件测试管理 的内容测试流程管理,测试资产管理,测试实施管理。M40.5讲授/122.52. 5软件测试管理 工具TestCenter, TestLinkoM4/1.5自学13第三章第三章软件测试 计划本章重点难点:软件测试计划的内容,软件测试计划制定。/143. 13.1测试计划概述测试计划的要素,测试计划的等级,实施测试计划的注意事 项。M30.5讲授/153.23. 2软件测试环境测试
10、环境的重要性,测试环境要素,如何建立和维护测试环 境。M30.5讲授/163.33.3测试计划的制 定测试计划的制定过程,测试计划的结构。M30.5讲授3课后作业173.43.4测试计划案例出差管理系统测试计划。M30.5讲授/18第四章第四章测试用例 设计本章重点难点:测试用例的要素,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场景 测试。/194. 14.1测试用例概述测试用例的作用,测试用例的要素。M30.5讲授/204.24.2测试用例的设 计测试用例设计的思想,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M30.5讲授1课后作业214.34.3场景测试用例 设计场景,场景测试。M30.5讲授1课后作业224.44.4测试用例的管
11、理测试用例的格式,测试用例的审查,测试用例的管理。M30.5讲授/23第五章第五章单元测试本章重点难点:单元测试的内容,单元测试过程,测试驱动开 发。/245. 15.1单元测试概述程序单元,单元测试的作用。Ml0. 25讲授/255.25.2单元测试的内容单元功能测试,单元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重要执行 路径测试,异常处理路径测试,边界条件测试。Ml0. 75讲授/265.35. 3单元测试过程完整的单元测试过程。Ml0.3讲授/275.45. 4单元测试计划单元测试计划内容。Ml0.4讲授1课后作业285.55. 5测试驱动开发测试驱动开发思想,测试驱动开发案例。Ml0.3讲授/29
12、5.65. 6单元测试工具JUnit, HttpUnitoM3/1自学30第八早第六早白盒测试 技术本章重点难点:谓词测试,基本路径测试。/316. 16.1逻辑覆盖测试控制流图,语句覆盖准则,分支覆盖准则,谓词测试,路径覆 盖准则。M21讲授1. 5课后作业/ 自学326.26. 2基本路径测试基本路径,圈复杂度,基本路径测试步骤。M20.5讲授1课后作业336.36.3循环测试循环类型,简单循环测试,嵌套循环测试,串接循环测试。M20.5讲授0. 5课后作业34第七章第七章黑盒测试 技术本章重点难点:黑盒测试思想,等价类,边界值。7.1黑盒测 试技术概述 黑盒测试思想,黑盒测试目的,黑盒测
13、试优点。7. 2等价类测试等价类,等价类划分原则,等价类划分测试用 例设计7. 3边界值测试边界值,边界值分析,边界值测试用 例/357. 17.1黑盒测试技术 概述黑盒测试思想,黑盒测试目的,黑盒测试优点。M20.3讲授/367.27. 2等价类测试等价类,等价类划分原则,等价类划分测试用例设计。M21讲授1课后作业/ 自学377.37. 3边界值测试边界值,边界值分析,边界值测试用例。M20.7讲授1课后作业/ 自学38第八章第八章代码静态 测试本章重点难点:静态分析,缺陷模式。/398. 18.1静态分析技术静态分析技术原理,静态分析过程。M50.5讲授/408.28. 2缺陷模式故障模
14、式,安全漏洞模式,疑问模式,规则模式。M31讲授1课后作业/ 自学418.38. 3代码静态测试Findbugs, DTSOM30.5讲授1自学工具42第九章第九章缺陷管理本章重点难点:缺陷的种类与属性,缺陷的跟踪,缺陷分析。/439. 19.1缺陷概述缺陷的属性,缺陷的严重程度。Ml0.5讲授/449.29.2缺陷的跟踪和 管理缺陷的状态,缺陷管理牵连的角色,缺陷跟踪管理过程。Ml0.5讲授/459.39. 3缺陷分析缺陷信息的收集,缺陷分析。Ml0.5讲授/469.49. 4缺陷管理工具MantisoM40.5讲授1自学47第十章第十章集成测试本章重点难点:集成测试策略,集成测试流程。/4
15、810. 110.1集成测试概 述集成测试目的,集成测试层次,集成测试方法。Ml0. 25讲授/4910.210. 2集成静态测 试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测试,数据结构设计测试,程序界面设计测 试。Ml0. 25讲授/5010.310. 3集成动态测 试功能分解树,非渐增式策略,渐增式策略。M20.7讲授1课后作业/ 自学5110.410.4集成测试流 程集成测试工作流程。M20.4讲授/5210.510.5集成测试计 划集成测试计划内容。M30.4讲授1课后作业/ 自学53第十一第十一章更多的 白盒测试技术本章重点难点:程序插桩,变异测试,变异算子。/5411.1H.1数据流测试具有数据流信息的控
16、制流图,定义覆盖准则,引用覆盖准则, 定义-引用覆盖准则。M20.8讲授0. 5课后作业5511.2H.2程序插桩桩语句,插桩测试。M20.4讲授/5611.3H.3变异测试程序变异测试思想,变异算子,变异测试步骤。M20.8讲授/5711.411.4域测试域,域测试。M2/0. 25自学5812.312.3正交实验法正交原理,正交表,正交实验法测试步骤。M21讲授0. 5课后作业5913. 113.1系统测试概系统测试概述,系统测试类型。Ml0. 3讲授/述6011.511.5符号测试符号测试思想。M2/0. 25自学6112.212.2因果图法因果图,因果图法测试用例设计步骤,因果图法的测
17、试运用。M20.4讲授/62第十二 章第十二章更多的 黑盒测试技术本章重点难点:基于决策表的测试,止父实验法。/6313.213.2系统功能测 试系统功能测试内容,系功能测试工具Selenium,系统功能测试 案例。M30.5讲授2自学6412. 112. 1基于决策表 的测试决策表,构造决策表的步骤,基于决策表的测试用例生成。M20.6讲授0. 5课后作业65第十三第十三章系统测 试本章重点难点:软件性能,压力测试。/6613.313. 3性能测试软件性能,性能测试方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Ml0.7讲授/6713.413. 4 应用 JMeter 的性能测试应用JMeter的性能测试流程,
18、应用JMeter的性能测试案例M30.5讲授2自学68第十四第十四章面向对 象软件的测试本章重点难点:信息隐藏的测试,继承的测试,面向对象的集 成测试。/6914. 114. 1面向对象技 术特点的测试封装的测试,信息隐藏的测试,继承的测试,多态和动态绑定 的测试。M21讲授0.5课后作业/ 自学7014.214. 2基于UML的 面向对象阶段基于IML状态图的类测试,基于UML顺序图的集成测试。M20.7讲授0.5课后作业/ 自学7114.314.3面向对象阶 段的测试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面向对象编程的 测试。M20.3讲授/72第十五第十五章更多的 系统测试本章重点难点
19、:安全性测试方法,健壮性,可靠性测试,易用 性测试/7315. 115.1安全测试软件系统安全性,安全测试方法,安全测试工具。Ml, M30.5讲授0. 5课后作业/ 自学7415.215. 2健壮性测试健壮性,健壮性测试方法,健壮性测试案例。Ml0.5讲授/7515.315.3可靠性测试可靠性,可靠性测试过程。Ml0.5讲授0.5课后作业/ 自学7615.415.4易用性测试易用性测试内容,易用性测试方法。Ml0.5讲授0. 5课后作业/ 自学7715.515. 5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内容,兼容性测试案例。Ml/0. 25自学7815.615.6安装性测试安装性测试注意事项。Ml/0. 25
20、自学79第十六第十六章验收测 试本章重点难点:验收测试标准,软件测试报告格式/8016. 116.1验收测试概 述验收测试内容,验收测试步骤,验收测试标准。Ml0. 25讲授/8116.216.2验收测试计 划验收测试计划内容。Ml0. 25讲授/8216.316. 3验收测试用 例验收测试用例目标,验收测试用例设计原则。M20.5讲授/8316.416.4实施验收测 试非正式验收测试,正式验收测试,Beta测试。M20.5讲授/8416.516. 5软件测试报 告软件测试报告格式,软件测试报告实例。Ml0.5讲授3课后作业四、考核方式序号考核环节操作细节总评占比1平时作业1 .每周布置23道
21、题目,平均每次课1道题以上。2 .成绩采用白分制,根据作业完成准确性、是否按时上交、是否独立完成评分。3 .考核学生对软件测试方法与过程等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被测软件项目或单元进行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主要有简答、作图与分析。15%2大作业1 .本课程要求针对一个实际被测软件系统,选择合适的软件测试方法、工具,遵循标准的软件测试过程完成各阶段的测 试,并能够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被测软件系统的质量水平。2 .根据模板撰写软件测试报告。25%3期末考试1 .闭卷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卷面成绩总分100分。2 .主要考核学生对软件测试过程、方法、工具等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
22、,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被测软件系统或程序 单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主要有简答题、作图题、分析题题等。50%4考勤随机点名、刷卡点名等5%5课堂表现随机检查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回答问题情况5%五、评分细则序号课程目标考核环节大致占比评分等级1Ml大作业50%60 :不能够按照规范的测试过程进行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混乱、内容不完整。60-75 :基本按照规 范测试过程,采取有限的工具与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某些方面的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基本规 范、内容较完整。75-90 :按照规范测试过程,采取多种测试工具与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但未达 到充分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规范
23、,内容较完整。90-100 :按照规范测试过程,采取多种测试工具与 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了充分的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规范,内容完整2Ml期末考试50%见考试评分标准3M2平时作业30%60 :作业抄袭,未能按时完成,作图不规范,解题思路混乱。60-75 :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比 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比较合理、答案准确。75-90 :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 骤比较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90-100 :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格式合 理、答案准确4M2大作业30%60 :不能够按照规范的测试过程进行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混乱、内容不完
24、整。60-75 :基本按照规 范测试过程,采取有限的工具与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某些方面的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基本规 范、内容较完整。75-90 :按照规范测试过程,采取多种测试工具与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但未达 到充分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较完整。90-100 :按照规范测试过程,采取多种测试工具与 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了充分的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规范,内容完整5M2期末考试40%见考试评分标准6M3平时作业30%60 :作业抄袭,未能按时完成,作图不规范,解题思路混乱。60-75 :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比 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比较合理、答案准确。7
25、5-90 :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 骤比较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90-100 :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格式合 理、答案准确7M3大作业30%60 :不能够按照规范的测试过程进行测试,撰与的测试报告格式混乱、内容不完整。60-75:基本按照规 范测试过程,采取有限的工具与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某些方面的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基本规 范、内容较完整。75-90 :按照规范测试过程,采取多种测试工具与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但未达 到充分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较完整。90-100 :按照规范测试过程,采取多种测试工具与 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
26、进行了充分的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规范,内容完整8M3期末考试40%见考试评分标准9M4大作业50%60 :不能够按照规范的测试过程进行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混乱、内容不完整。60-75 :基本按照规 范测试过程,采取有限的工具与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某些方面的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基本规 范、内容较完整。75-90 :按照规范测试过程,采取多种测试工具与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但未达 到充分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较完整。90-100 :按照规范测试过程,采取多种测试工具与 方法对一个软件系统进行了充分的测试,撰写的测试报告格式规范,内容完整10M4期末考试50%见考试评
27、分标准11M5期末考试100%见考试评分标准12/考勤5%60 :缺勤3次以上。60-75 :缺勤2-3次。75-90 :缺勤1次。90-100 :全勤13/课堂表现5%60 :精神状态较差,回答问题有误。60-75 :精神状态一般,问题回答一般。75-90 :精神状态良好,问题 回答较好。90-100 :精神状态饱满,回答问题准确评分等级说明:A, B, C, D, E =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A, B, C, D = 90-100, 75-89, 60-74, 0-59; A, B, C = 90-100, 75-89, 60-74, 0-59; A, B = 80-100, 0-79六、教材与参考资料序号教学参考资料明细1图书1软件测试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7. (*主教材)2图书1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第3版),朱少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图书1软件测试实践教程,兰景英,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4图书1软件测试实践教程,买志玉、韩玉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