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知识点总结(第四章).docx
《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知识点总结(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知识点总结(第四章).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解释问题,预测与判断,确定干预 模式和方法,指导服务实践发展,发展新的理论。分类:大卫豪从理论所关注的内容角度分:“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 作理论”马尔科姆佩恩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分:实证主义(现代主义)理论和 后现代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首先提出)的主要观点:意识层次理论:意识(主观经验)、前意识(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 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潜(无)意识 三个层次。核心:人的任何精 神活动都是存在其根源的,并非出于偶然。人格结构理论: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自我(本
2、我由经验发展出来, 包括意识与前意识)、超我(由自我发展而来,包括意识和前意识及部分潜意识。 包括2个层面:良心和理想)。焦虑与防卫机制:焦虑(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原则时,自我就发出警 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防卫机制(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包括阻挠或掩饰, 以减少内心冲突。)性心理发展:强调性心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弗洛伊德将性心理发 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应用:在实务中的运用原则: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缘于内在的精神冲突,精 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在于揭示内在冲突的根源,使个人获得自我了解并能洞察和顿 悟。在治疗过程中坚持
3、个别化原则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契约治疗者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在其中看到内在联系,发现内在冲突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的应用:精神分析社会工作的治疗过程是服务对象痛 苦经验的自我揭露的过程。治疗者要帮助服务对象形成所谓内部的“治疗性分割”。 将内在经验与反身观察相结合的过程。治疗情境:签订合约,明确双方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者要保持专 业、同理的态度,以中立的态度分析问题。治疗关系: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同理”是精神分析治疗过程最主要的 特征。治疗性对话: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广泛注意、同理倾听诠释
4、过程:4个技巧,面质、澄清、诠释、整合。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结合第五章)主要观点:人在情景中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论的核心概念。个人、环境以及个人与环境的 关系,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看来,环境具有整体性。 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服务对象的具体现实(具体现实:具体的食物、衣物、住 房、生命安全、医药、就业机会和受教育机会等。社会心理现实:人际关系), 同时要关注其对具体生活状况的看法和心理感受。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引入了社会 角色的概念。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提出力量均衡的概念(个人的人格系统内部以及人格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各种力 量相互作用达到均衡状态。)。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找出服务
5、对象问题以及产生问题 的原因,更要发掘服务对象的积极因素,特别是服务对象的能力。帮助服务对象 发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助人自助,同时让服务对象看到自己的能力,提高信 心。建立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之间信任关系是开展有效服务的前提。社会工作介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二)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认知学派的基本观念在认知学派看来,认知和行为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人的行为大多都是心理、行 动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一味因外在的赏罚而有 所减弱或增强,也不是简单地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诱因的变化而不自觉地进行反 应。人的行动都是情绪、认知和行动互动的结果。这里的认知包括各种心理现
6、象 和活动过程。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认知、情绪和行为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的三个层面:表层:自动的思维,指大脑中自动产生的思维、观念和想法。无意识的、迅速的 中层:条件性假设最深层次:图式或核心信念,图式是关于个体如何看待他们对世界、人、事件和 环境的重要信念和假设,是人脑中已有知识经验的网络。图式一旦形成,具有相 当的稳定性。“ABC情绪理论框架”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是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A是真实发生的事件,B 是人们对真实发生事件的认知,C是人们的情绪反应。ABC理论认为,不是A 导致了 C,而是B导致了 C。因此,认知成为治疗的焦点,改变错误认知,建立 正确认知
7、,以达到改变人的情绪和行为的目的。问题解决、归因和认知治疗原则问题解决:增强个体界定问题、行动目标、规划及评估不同行为策略的认知能力, 达到能够在不同情况下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和行动目标。 归因:个人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的解释认知治疗原则:修正一些认知上的错误假定。应用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固有的(学习得来的,可以由学习改变);问题的外在性(外在行为)与内在性(认知);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确定助人目标的原则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以偏概全和不理性的想法;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8、的能力。辅导过程中运用的原则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以 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确定评估重点: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相互关系专业关系的建立:签订合约建立的结构性、有期限的角色联系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教育者、陪伴者作为教育者和陪伴者的任务:澄清内在沟通,向服务对象解释认知行为模式的运 作方式,步骤家庭作业,帮助实现经验学习,尝试逆向操作,运用动态思考和存 在的深思。助人的步骤L确定不正确的、扭曲的思维方式或想法,确认它们是如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 良行为的。2 .
9、要求受助者自我监控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或者进行自我对话。3 .探索受助者错误思维方式与潜在感觉或信念之间的关系。4 .尝试运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维方式。5 .检验受助人新建立的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基本假定在调整行为和适应环境 上的有效性。结案和星艮进认城蒋为理论的限制:认知、行为和环境三者关系复杂,助人实践中很难明确分 清三者的不同作用;对个体认知能力有较高的依赖;使用者需要较为专业系统的 训练;聚焦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属于治疗微观模式,对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关注 不足。(三)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1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的历史1971年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
10、论的核心观点:以整体的视角来看 待人和社会。社会工作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美国人赫恩早期提出的全人或全貌 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高德斯坦提出统合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平卡斯和米 纳罕以系统的观点介绍整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方法,被看作是系统理论在社 会工作领域的正式运用。主要观点4个主要概念:结构、过程、行动、机能。结构指个人所面对并能够认知的外在环境,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助人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输入、流程、产出、反馈、生存或终止。行动系统分为中介系统(社会工作者和机构)、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动 系统(为实现目标所共同作出的努力)。系统维持在一定水平,必须做到3点:一从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工作者 中级 综合 能力 知识点 总结 第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