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大单元整体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大单元整体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大单元整体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一、单元学习目标:L识记积累:(1)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2)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2 .阅读:(1)学习略读,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粗知文章的大意。(2)阅读文章,写出对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感受和心得,陶冶情操。3 .写作:(怎样选材)(1)认识写作的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2)学习从生活中围绕中心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4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1)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学会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并学会与同学合作,提高 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2)懂得一些制作海报的基本知识,能够制作
2、手绘校园海报、公益海报等。(3)进一步懂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正做到体谅父母,关心父母,敬爱 老人。二、单元课时课型整体设计(共18课时)课时教材(丛书)篇目总字数 用时主题分工第1课时识记积累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2100字)驿路梨 花(2020字)最苦与最乐(H93字)5313/13识记重要字词 了解重要文学常识第2课时 教读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2100字)2100/5以小见大显精神 叙议结合巧表达第3课时 自主阅读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020字)我记忆 中的老舍先生(2960字)外祖父的白胡 须(3311字)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2120字)悼沈从文先生字(2000字)114
3、11/29小事件 大品格第4课时 阅读引领课驿路梨花(2020字)灯(1545字) 松树的风格(1573字)5138/13巧解象征悟精神第5课时 自主阅读课坦然走过乞丐(1510字)一件小事 (1010字)旁若无人(1830字)指路小 孩(874字)燃亮蜡烛而不只是诅咒黑暗(1903字)美丽的微笑与爱心(1056字)8183/21巧借略读知文意 思考辩论明公德第6课时 阅读引领课最苦与最乐(1193字)敬业与乐业 (1360字)多一些宽容(660字)3213/8论证严密思路清第7课时 自主阅读课幸福是灵魂的事(1465字)幸福的真 意(2540字)幸福的人(2480字)6485/16品隽永语言
4、 悟幸福真意第8课时陋室铭(81字)爱莲说(119字)200/博闻强识重积累(2)学生班内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引导,明确: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 人生最大的快乐。【评价设计】运用略读的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准确勾画出表达作者对苦与乐态度的句 子,明确作者观点。检测目标1的达成。3.学习活动二:细读课文,理清脉络,把握论证思路环节1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怎样进行阐述的?请细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环节2小组成员之间展示交流思考成果,智慧碰撞,求同存异。环节3小组汇报展示,教师点拨引导,明确:课文前半部分论证“负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口寸,主要运用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 作者首先列
5、举了对个人的责任:“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 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以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启迪读者认识什么 是“未尽责任”,进而叙述“未尽责任”将会有怎样痛苦。然后作者又由对个人说到了 “对 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有着应负的责任,接着例举这些责任未尽 到而产生的种种痛苦的状态,作者这样多方面、多角度摆事实来论证观点,把道理阐述得非 常清楚明白。课文的后半部分论证时,则主要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一方面,作者引用古语、俗语 和孔子、孟子、曾子的话充当理论论据,来论证什么是“最乐”;另一方面作者自己言辞恳 切地讲道理,向读者分析观点
6、的正确性,如“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绪佛的悲天悯 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 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这样先举例子,再引用名言,接着自述大道理,论述 层层深入,观点也更加鲜明深刻。【评价设计】学生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论证的严密。检测 目标2的达成。4学习活动三:阅读丛书,学练结合环节1略读敬业与乐业多一些宽容两篇文章,找出文中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环节2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怎样进行阐述的?请细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组内交流,最后汇报展示。【评价设计】学生运用略读的方法
7、,准确找出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论 证的严密。检测课时学习目标1、2的达成。5.课堂小结:在人生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厌弃痛苦,但他们本是一对挛生兄弟,永远伴随在 生活的舞台上。学习知识亦是如此,为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呕心沥血,因那高深莫测 的写作表达煞费苦心。这些,表面上看确实辛苦,然而在你超越自我之后,尽到责任之时, 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时阅读引领课教学设计单位实验学校审阅人课时课型年级学期单元丛书主备人第9课时阅读引领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七下第四册崇德修身阅读篇目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字数用时陋室铭1.托物言志;2.认识文体“
8、铭3.积累文言 词语;4,类比;5.语言风格。81爱莲说1.托物言志;2,认识文体“说”;3.积累文言 词语;4.衬托;5.语言风格。119一、单元学习目标:L识记积累:(1)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2)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2 .阅读:(1)学习略读,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粗知文章的大意。(2)阅读文章,写出对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感受和心得,陶冶情操。3 .写作:(怎样选材)(1)认识写作的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2)学习从生活中围绕中心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4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1)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学会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并学会与同
9、学合作,提高 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2)懂得一些制作海报的基本知识,能够制作手绘校园海报、公益海报等。(3)进一步懂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正做到体谅父母,关心父母,敬爱 老人。二、本课时学习目标: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三、本课时主题概括:巧借物象言心志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常言安居乐业,其实居亦有别,乐亦有别。古往今来,有人住轩敞华屋,楼阁台榭,丹 楹刻楠;也有人身居斗方之室,蓬门草户,茅茨土阶。有人乐谦逊的泥土情怀,有人乐无私 奉献的蜡烛精神。人生在世,若得斗方陋室,乐污泥莲花,又将如何自处呢?今天,让我们 一起赏读经典古文,品味蕴藏于文字背后的
10、哲理情韵、君子情趣。2 .学习活动一: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环节1朗读陋室铭,勾画出文中描写陋室的句子,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其“陋” 的?(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具体语句,思考批注。(2)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让学生明确:作者从环境之清幽宁静,交往人物 之道德高尚,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三个方面写了陋室其实不陋。环节2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请结合文意及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理 解。【备用】写作背景: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 方刁难他。策知县先叫
11、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 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将刘禹锡 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 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 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又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 连搬三次家。刘禹锡便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1)学生独立思考批注。(2)小组内交流,补充完善。(3)小组内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让学生明确:陋室铭通过对陋室 的描绘和歌颂,表达
12、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这种借助具体事物来表达自己 高洁志趣的方法就是托物言志。【评价设计】学生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准确抓住“物象”的特点,感受作者的高洁 志趣,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2.学习活动二:自主学习爱莲说,探究其托物言志的写法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之君子”,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莲花 的句子,结合语句,说一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莲花的语句,独立思考批注。(2)小组内交流补充。(3)小组内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让学生明确:作者赋予莲花丰富 的象征意味。“出淤泥而不染”一一君子身处污浊环
13、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一一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一一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一一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4)学生归纳总结: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评价设计】学生通过在反复朗读中,准确找出文中描写莲花的语句,结合具体语句, 埋解作者的志向和抱负。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4.课堂小结:播放网络视频一一电视剧封神榜主题曲让生命化作那朵莲花同学们,世人爱牡丹富贵,茂叔敬莲花高洁;刘禹锡借陋室明志,我们崇德修身做君子。 希望同学们
14、,无论是高居于山岗之上,还是低伏于幽谷之间,我们都不能丢失仰望星空的信 仰!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只问初心,无问西东!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时写作指导课教学设计单位实验学校审阅人课时课型年级学期单元丛书主备人第14课时写作指导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七下第四册崇德修身阅读篇目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字数用时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围绕中心选材;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结合; 详略得当。2100回忆鲁迅先生从生活中选材;选材真实、新颖。11820说和做围绕中心选典型材料;详略安排。1150阿长与山海经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3172一、单元学
15、习目标:1 .识记积累:(1)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2 2)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3 .阅读:(1)学习略读,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粗知文章的大意。(2)阅读文章,写出对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感受和心得,陶冶情操。4 .写作:(怎样选材)(1)认识写作的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2)学习从生活中围绕中心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5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1)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学会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并学会与同学合作,提高 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2)懂得一些制作海报的基本知识,能够制作手绘校园海报、公益海报等。(3)进一步懂得“孝”是中华
16、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正做到体谅父母,关心父母,敬爱 老人。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写作的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2)学习从生活中围绕中心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三、本课时主题概括:巧选材料妙绘人物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J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 来制作,亭台楼阁需要用材料来建造。同样,佳作美文须用材料来构成。材料的质量与作文 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选取好的材料r才能满足表现主题的需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选材工2 .学生活动一:认识写作的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环节1:(1)回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文章,思考:这篇文章用
17、了哪些材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这些材料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吗?表篇目事件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待人宽:(1)给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间接材料)(2)我和叶老一起修润课本(直接材料)(3)恭送客人(间接材料+直接材料)(4)给我复信(直接材料)律己严:(1)写话重风格(直接材料)(2)文风重简洁(直接材料)(3)写作求完美(直接材料)(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3)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引导,让学生明确:直接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历,包括各类人、事、景、物等。作者对这类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运用于写作时得心应手,更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间接材料,来自他人叙述、书报杂志、影视节目、博客空间等。这类材料广而杂,有利
18、于丰富写作素材-。同学们,不管是直接材料还是间接材料,都是写作所需要的。俗话说,生活是写作的源 泉。我们必须从生活中选材,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精心剪裁,认真修润,才能成就一篇佳 作美文。【评价设计】学生回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梳理文中所叙事例,能够辨识“直接材 料”和“间接材料”,检测目标1的达成。3 .学生活动二:学习从生活中围绕中心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环节L (从生活中选材)(1)回顾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使之更好的为文章表情达意服务呢?表二:篇目事件1、鲁迅的笑;2、鲁迅走路的姿态;3、到鲁迅家做客(夜谈沉思、饮食习惯);4、鲁迅开玩笑;5、我受鲁迅的影响变得乐观;6
19、、读青年来信;回忆鲁迅先生7、不在意校样;8、许先生的忙碌;9、看电影;10、翻书休息;11、夜里工作;12、吃鱼丸;13、包书;14、病中工作。(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3)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让学生明确:要从生活中选材,首先,要善于观察,细致深入了解,并随时记录。其次,要用心感悟,发掘人、事、景、物蕴含的深意,获得启迪。再次,要学会筛选,选取印象清晰、感受深刻,触动心灵的片段写进文章。环节2:(围绕中心选材)(1)回顾说和做和阿长与山海经这两篇文章,思考:文中材料与中心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相应的详略安排是否合适。表三:篇目中心事件说和做文章通过叙述闻一多先生作 为学者“做了再说,
20、做了不 说”和作为革命家“说了就 做”,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 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作为学者:1、写作唐诗杂论(详写)2、写作楚辞校补3、写作古典新义作为革命家:1、起稿政治传单(详写)2、群众大会言说3、参加游行示威阿长与山 海经阿长不无愚昧、可笑之处, 但她对“我”的无私关怀, 让“我”永远怀念。阿长名字的由来阿长喜欢切切察察阿长睡觉摆“大”字阿长正月初一早晨让“我”吃福橘阿长讲“长毛”的故事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详写)(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3)学生交流展示,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确: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和中心关系密切、能充分表达主旨的材料,要多选
21、,详写;和中心有些关系、但并不十分密切的材料,要少选,略写; 和中心没有关系的材料,应该坚决舍弃,不选。环节3:(材料要真实、新颖)(1)结合表二,体会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所选材料真实、新颖的特点。(2)学生发表见解,互相补充,教师适时点拨,最终明确:选材要真实,选取自己熟悉的真实的材料(亲耳所闻的,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深 切感悟的等),这样在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抒发真情实感。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当然许多材料不是新的,但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来点化、引申,用来表现新的主题,也能出奇 制胜,让人耳目一新。总结选材的方法:直接间接,素材积累多元化
22、苦练审题,确定中心精准化巧选材料,取舍加工典型化全文写作,修改提升个性化环节4:尝试选材。完成教材写作实践一。【评价设计】学生通过回顾课本学习过的篇目,以点带面,梳理归纳,学会选材的方法 和技巧并尝试围绕一个中心选取材料,检测目标2的达成。5.课堂小结素材毕竟只是作文的原始材料,要成为“题材。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很好 地“为中心服务”。主题和题材是作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没有中心,材料就没有生 命力;没有材料,中心就无所依附。所以,我们写作不仅要重视立意,还要重视素材的积累 和题材的选择。“夫立言之要在有物”,是否“言之有物”正是评定作文档次的重要标准。相 信大家谨记我们的选材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大单元整体设计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整体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