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年度(上)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L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注意保证答题卡的整洁。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材料一: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礼治” 的社会。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 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礼的内容在 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饰羊。子日:赐 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 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
3、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 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 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 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 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 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 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
4、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 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2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声或五音。成语“五音不全”可谦指自己唱歌时走音、跑调。B.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后,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 州。现在这些州名大多存在,但地域多有改变。C.汉朝最早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等四郡,共为四十郡。郡是 比县高一级的行政区域名。D.周朝实行封建制,所谓“诸侯有国,大
5、夫有家”。到了汉朝,“国”也存在,是诸侯王的封地,大小 相当于“郡”,所以“郡国”并称。23 .中国古代,交朋友总是有很多说法。下面叙述朋友交往说法正确的是()A.竹马之交一一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B.患难之交一一比喻可以同生死的朋友。C.布衣之交一一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D.贫贱之交一一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11分)2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以美女衬英雄;再用“,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2)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意象抒发时光易逝、人生感伤的两句是“,(3)
6、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O(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a, O(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的两句是:“,(6)白居易琵琶行中,” 一句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 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四、写作(60分)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 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身边的大多数家庭也可 能早已衣食
7、无忧,而饱暖生淫逸的事例却时有耳闻。班级计划举行“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 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 本是从瞿从示。瞿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 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曾子易箫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
8、的习惯。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 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 会,由于本能或无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 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 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 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 了。这
9、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 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材料二:礼治蕴含礼制、礼仪、礼义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和具体举措,在涵养人方面功不可没,构成 一种层层递进的“立人”的实践过程。安土重迁的乡民,由于见识和受教育机会有限,开启教化的过程基 本通过礼制进行。以礼制俗,倚重礼制来约束和规范,免得人的行为举止失范与失序。如此讲,并非意味 着农家人粗鄙。在生活境况比较差特别是缺乏仓实知礼节的那种从容时,遵礼守制能够抑制人性中负面 气质的释放,保障人的道德伦理不至于虚空。其所蕴含的逻辑,与传统王
10、朝治理从“重德化”到“明礼 制”的治乱史观的转变相契合。与强制性的礼制、律令相比,礼仪在人生的修养方式上相对柔和。通过锲而不舍地学礼习礼,借仪式 与节度融入人的感情,从而亲亲尊尊,内化人格而复性于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论语颜渊),在严谨的仪式操练中习得,举止合体,熏陶气质。此时的礼,不仅是维系社会秩 序的外在规范,也是变化气质、端正人心的修身养性之功。如蔡元培所言:“礼仪能造就习惯,而习惯是 人的第二天性。”就礼意(义)而言,其为制礼的意旨,礼之所以为礼的精义,也可作上述“化”的理解。换句话讲, 创设礼制与礼仪最终是“化人”,使人能深明礼义即“明事理”。有了明事理的
11、境界,乡民们哪怕物质条 件再艰苦,处事也会将心比心、有怜悯心,呈现出人的精神气度。明事理不只关联着零零杂杂的村民日 常,同时还有着“人生的意义”的关照。如农民谈论的“抱着金元宝,若没命一切皆空”的理儿,何尝不 是一种哲学性命题。在广袤的乡间,这种深明礼义,恰恰说明了千百年来的乡村缘何能够低成本自治。(摘编自张海荣、张建梅向里用力:转型期乡村文化治理的根本途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礼和法都是行为规范,但是二者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靠国家权力,礼靠传统。B.乡土社会注重传统,是因为乡土社会流动性小,而且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也更实用。C “克己复礼”说明人主动服从
12、礼,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外力约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D.创设礼制与礼仪是为了 “化人”,使人能深明礼义,所以礼义比礼制和礼仪更重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既证明古代礼有残忍的一面,也表明孔子比子贡更看重礼。B.在安土重迁 乡村,遵礼守制能够抑制人性中负面气质的释放,从而避免人的行为举止失范与失序。C.礼治能在乡土社会长期存在,是因为乡土社会没有变化,而在变迁很快的社会中,法治会应运而生。D.从小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和严谨仪式操练,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彬彬有礼、温润如玉的君子。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礼治范畴的一项是()A.孟母
13、为儿三迁B.古代贵族用陶俑殉葬C.曾子临终易席D.当代长辈过年发红包4 .请结合两则材料,简析“礼治”的基本内容。5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方法。(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鸡毛汪曾祺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盖新校舍,出几个钱,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了。文嫂也是这里的住 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样子。联大主事的以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 她商量,把两间草房拆了,就近给她盖一间,质料比原来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给她盖个鸡窝。宿舍旁住着这样一
14、户人家,学生们没觉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这些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 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老 实,没文化,却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给学生洗衣物、缝被窝维 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两棵半大的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 在两绳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大太阳的天气,常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 净)缝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为避嫌疑,她从不送衣物到学生宿舍里去,让女儿隔着窗户喊:“张 先生,取衣服! ” “李先生,
15、取被窝!”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青草里有虫儿种种活食,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 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集市去卖。蛋大,红润好看,卖得也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 兰草提着一小块肉。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她觉得这女婿人好。他跑贵州、重庆,每趟回来看老 丈母,会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文嫂生活在大学环境里,她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却隐约知道,这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 的,尽管先生们现在并没有赚大钱、做大事、好像还越来越穷。有个先生叫金昌焕,经济系的,算是例外。他独占宿舍北边一个凹字形单元。他怪
16、异处有三点:一是 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铁丝上,领 带、鞋袜、墨水瓶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东西的下面。再穷的学生也得买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 钱。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这些通 告、启事总有空白处。他每天晚上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处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纸质大小、颜 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也不顾文告是否过期。他每晚都开夜班,这伤神,需要补一 补,就如期买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用过鼎罐,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 茶炉上炖熟,密封在一个有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广州市 实验 外语学校 2022 2023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