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怀念母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怀念母亲》.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怀念母亲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真挚、朦胧、 凄凉、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即生母和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 爱慕之情。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与体会,深刻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 即生母和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即生母和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 爱慕之情。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五、教学
2、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 的人。你们热爱自己的母亲吗?你们知道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有一位伟 大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教师板书课题)2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季羡林的资料。(教师加以引导和归纳)3 .教师小结:季羡林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佛学家。 他对祖国、对母亲有着深深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他在很多篇散文中都写到 过自己的母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怀念母亲就是其中的一篇。(教师板书 课题)4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加以引导)(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提出学习
3、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篇课 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3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教师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词语)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真挚朦胧凄凉思潮起伏可见一斑4 .学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加以引导和归纳)5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回忆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一位是作者 的亲生母亲,另一位是作者远离故土后怀念的祖国母亲。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生字和新词,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体会作者怀念两位母亲的哪些事?以及作 者对两位母亲的敬意和爱慕之情。6 .学
4、生再次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怀念两位母亲的哪些事?以及作者对两 位母亲的敬意和爱慕之情。(教师加以引导和归纳)7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怀 念之情。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的童年生活,感受他对两位母亲的深深 敬意和真挚爱慕之情。(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1 .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异国他乡时,有没有时刻忘记自 己的祖国母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全班交流)2 .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凄凉?他有没有感到 孤独?为什么?(小组讨论)3 .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怀念母亲的心情异常强烈,从哪些 句子可以看出来?
5、(全班交流)4 .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说“我一方面相信但另一方面 却相信,母亲和祖国都是安慰我的慈爱的天使”,你怎样理解作者在异国他乡思 念母亲的爱国之情?(小组讨论)5 .自由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思考:作者对生母和祖国母亲的怀念都是直接 的、实实在在的,但文章最后却说“我现在凄凉得很而且要永远凄凉下去”, 又是怎么回事?(全班交流)6 .自由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思考: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是一样的 吗?请举例说明。(全班交流)7 .自由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思考: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最后一部分为 什么又提到“日记”和“寻思”这两个词?(小组讨论)8 .自由朗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思考: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与对生母的 怀念之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全班交流)9 .自由朗读课文第十自然段,思考:作者说“我的祖国母亲是我永久的思慕”, 那么,“思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永久的思慕”?(小组讨论)10 .再读全文,尝试回答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1)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地方?他为什么称这些地方为“我的故乡”?(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样体会到的?(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你打算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