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表格式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表格式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单元1.有关光的思考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及要求光课题L有关光的思考课时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3.3声音与光的传播。56年级 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人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观察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发光物体,认识到有些物体是自己发光的,而有些物体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从而知道光源和非 光源。科学思维以观察“黑暗中的苹果”实验为证据,说明
2、没有光进入眼睛,我们看不到任何物体。探究实践通过实验交流、分析,概括出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态度责任感知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光对人 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钟)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1)交流:组织全班讨论。(2)小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而声音隔着一些物体还是能听到的。3.问题三: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能说明光是沿直
3、线传播的?(1)讨论:学生举例说明。(预设:广场上的灯、车灯、阳光、大雾天 的灯)(2)展示:课件出示一些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片。四、 课外拓 展:更多 思考(预 设3分 钟)1 .博证:你能找到更多的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证据吗?请你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2 .思考:如果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怎样呢?拓展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同 时思考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障碍物会怎样是对下一课做 铺垫。五、练一 练一、判断题1 .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在水中不是直线传播的。()2 .光和声音的传播方式一样。()3 .激光笔发射的光对眼睛有害,一定要避免直视。()4 .阳光穿
4、过树林照到地上,呈现出的是曲线。()5 .萤火虫发出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答案:1. X 2. X 3. V 4. X 5. X在线练习:http:/edu. ainiu360. com二、选择题1 光在空气中是以()传播的。A.曲线 B.直线C.折线 D.以上都不对2 .光在空气中以每秒()的速度传播。A.30公里B. 3000公里C. 30万公里D. 300万公里3 .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一侧。A.对光B.背光C.侧光D。以上都不对4 .下面对物体影子产生原理分析正确的是()。A.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 的背光区就有一个暗影,这就是影子。B.光传播时遇到透
5、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 背光区就有一个暗影,这就是影子。C.光传播时遇到黑色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 背光区就有一个暗影,这就是影子。D.以上都不对5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是()。A.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笔直的光B.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C.通过弯曲的吸管看不到光D.以上都不对答案:LB 2. B 3. B 4. A 5. B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 的好习惯。七、板书 设计2.光是怎样传播的猜测实验验证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八、课堂 反思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单元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核心概念
6、学习内容及要求光课题3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3. 3声音与光的传播。56年级知道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从一些生活现象中,了解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知道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光遇到不同物体时所产生的不同现象;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
7、规律来分析、解释日食和 月食现象。探究实践在光照射不同物体的实验中,能推测光传播路径的变化,能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能用对比的方式观察 激光笔照射烟雾的不同现象。态度责任通过对日食和月食现象的分析,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能够根据 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在火柴、激光笔的使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探究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教学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
8、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教师演示实验用的水槽、线香、激光笔、喷雾器等。学生:1.每组提供手电筒、玻璃片、透明塑料片、半透明塑料片、不透明塑料片、卡纸、杯子;2.课堂作业本 中的记录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继续 认识光。3.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 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 课状态。.一、聚焦:复习 回顾、聚 焦问题(预设3 分钟)材料准备:手电筒、打孔的卡纸、屏1说说生活中有关光直线传播的例子,出示一组阳光照进树林 和夜晚光束射向天空的图片,揭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9、”。提问:“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吗? ”2.回顾:在上节课验证光直线传播的实验中,如果我们把第二 张卡纸向左或右移动5厘米后,会看到什么现象?引出疑问:“为什么光不能传播下去了? ”3,揭题: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从生活现象和经历的实验中 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探究主 题,激发学生继续研究光的 传播的兴趣。二、探索:观材料准备:手电筒、卡纸(一)光照射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品的探索材料准备:手电筒、透明塑料片、透明玻璃片、半透明塑料通过光照射不同物体的实验 探究,感受光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阻碍时发生的变化,这察光照射 不同的物 体(预设 25分钟)是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光 照射烟雾和水雾的实
10、验,再 次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对于学生实脸中合理的解 释,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 励。片、不透明塑料片、卡纸、杯子等1 .提问:如果我们把上节课实验中中间的卡纸换成其它物品, 光的传播还会遇到阻碍吗?2 .出示小组实验材料。3 .猜测:光能通过这些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品吗?4 .提示:课件出示实验活动过程和要求。实验过程:(1)用透明的塑料片、玻璃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 度等。(2)分别用若干张半透明的塑料片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 射的亮度等。(3)用不透明的塑料片、卡纸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 亮度等。实验要求:(1)关闭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2)重点观
11、察能否看清前方杯子的细节。(3)相同条件:光源亮度、光源到挡光物的距离等。5 .探究: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6 .交流:光能通过透明的物体;能部分通过半透明的物体;不 能通过不透明的物体。(板书)(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材料准备:水槽、线香、激光笔、喷雾器等1 .提问:用激光笔从透明的水槽一端照射过去,会看到什么现 象?如果在水槽里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研讨:对 光传播的 进一步思 考(预设 12分钟)再次用激光笔照射,会看到什么现象?2 .猜想:引导学生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3 .提示: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对比观察两次实验现象。(2)烟雾的量不宜太多,能看到光束即可。
12、(3)激光笔发出的光不能照射人的眼睛。4 .演示:教师和学生配合演示,其他学生观察。5,交流:汇报实验发现,鼓励学生猜测可能的解释。6 .拓展:如果让激光笔的光柱穿过水雾,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呢?教师演示激光笔光柱穿过水雾的实验。材料准备:日食和月食的视频资料1 .提问: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影子的产生需 要什么条件?2 .小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 播,就形成了影子。3 .提问:你能用光的传播方式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吗?4 .学生交流,观看视频资料。5 .研讨: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如何?处于月影中的人 为什么会看到日食
13、?处于地影中的人为什么会看到月食?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画日食、月食的示意图。日食和月食并不常见,通过 视频、板画等直观的方式, 有助于学生理解日食和月食 的成因,从而突破本课的教 学难点。思考光在透明、半 透明物体的传播过程中,传 播方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为下节课作好铺垫。6 .小结: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 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同时光的传播方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将在 下节课继续研究。一、判断题L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所有的物体都在发光。()2.当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被物体全部吸收掉。()3,光能穿过任何物体。()4 .光在传播过程中会穿透所有
14、障碍物。()5 .在手电筒照射下,一块长方体橡皮的影子,一直是长方形的。() 答案:1. X 2. X 3. X 4. X 5. X二、选择题四、练一练1 .小明喜欢玩手影游戏,常常给家人表演。手影游戏利用的科学原理是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沿着直线传播D.以上都不对2 .夜视仪可以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化成(),让我们看到。A.直射B.电子信号C.反射D,光线3 .为什么我们能在幕前听到幕后人的说话,却看不到他本人()A.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光不能通过不透明物体,并且声音是以波的形式 传播,所以我们能在幕前听到幕后人的说话,却看不到他本人。B.因为声音太大了C.因为声音太小了。D.不
15、确定4,一天下午,某同学测得一株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2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可能是()。A.2 米 B. 2. 5 米 C. 1.5 米 D. 0.2 米5.如图,小刚同学在研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他将玻璃换成 ()时,仍然可以看清杯子的细节。A.一张很薄的铝箔纸B. 一块干净的木板C. 一块干净的冰D.一张网 答案:l.C 2.D 3. A 4.B 5.C五、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 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透明通过光半透明部分通过不透明不通过七、课堂 反思教学准备教师:1 .教学课件;2.有窗帘的教室(本课的活动最好能用窗帘
16、遮挡光线,以保证实验效果)、夜视仪、班级 记录单等。学生:1.手电筒、镜子、黑色的箱子或黑纸筒和纸杯、红苹果、黑布;2.记录单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 认识光。1 .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 距离O2 .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 课状态。.一、激发 兴趣,揭 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L欣赏:生活中各种不同光的图片(太阳光、月光、萤火虫、 烛光)。2 .思考:这几幅图中都有什么?(光)3 .讨论:我们对光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什么?记录在班级记 录单上。4 .揭课:有关光的思考(板书
17、课题)5 .提示: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 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聚焦学生的原有认知, 了解学生对光的原有认知水 平。同时通过“还想知道哪 些”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学 习欲望,为本单元的后续学 习做好铺垫。材料准备:手电筒、镜子等1.思考:光从哪里来?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呢?通过讨论物体是自己发光还 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引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单元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光课题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课时1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 及要求3. 3声音与光的传播。56年级知道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
18、变。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和铅笔垂直、倾斜放入水中的变化,知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 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认识到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思维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探究实践在观察活动中,能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态度责任在观察、研讨等活动中,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
19、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教学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班级记录表等。学生:方形透明玻璃杯、激光笔、铅笔、方形透明鱼缸、金鱼、科学作业本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继续 认识光。4.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 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 课状态。.一一、焦:复习 引入(预 设5分
20、 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方形透明玻璃杯、水、激光笔1 .教师打开激光笔对着黑板,提问: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2 .提问:光在水中是怎样传播的?(出示教学课件)3,把水倒入玻璃杯中(不倒满)。如果光从空气射进水中,光 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吗?(板书课题)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能够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力 思考核心问题。探索:观 察实验(预设20 分钟)(一)实验1: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现象。材料准备:激光笔、水、方形透明玻璃杯1 .思考:为了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让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 进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2 .探究: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实验。3 .交流:大家看到什么现
21、象了?具体在哪个位置发生的?有没有 其他发现?4 .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接触面发生了弯折,光从空气学生利用对比实验来探究光 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或半透 明的物体时,传播路线是否 会发生变化。从实验现象中 发现光具有的折射现象,理 解光的折射原理,尝试解释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垂直射入水中,没有发生弯折。(二)实验2:观察铅笔放入水中的现象。材料准备:铅笔、水、方形透明玻璃杯1 .思考:如果我们把铅笔垂直和倾斜方式依次插入水中,会看到 什么现象呢?2 .探究: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观察实验,并及时记 录观察到的现象。3 .交流: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具体在哪个位置发生的?有没有 其他发
22、现?(预设:倾斜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向上“弯折” 了,而垂直插 入水中的铅笔没有发生这个现象。)4 .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就 是光的折射。而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继续沿直线传播, 不会产生折射现象。(三)实验3:使鱼缸里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材料准备:金鱼、水、方形透明鱼缸1 .思考:鱼缸里只有一条鱼,有时候却能看到两条鱼。怎样才能 看到两条鱼呢?请同学们自己尝试变换观察角度,并把看到的 现象记录下来。2 .探究:学生分组观察实验。3 .交流:怎样调整观察角度,才能看到两条鱼呢?4 .小结:在鱼缸两面玻璃的交界处,可以看到两条鱼。研材料准备:教学课件、科学作业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五 年级 科学 上册 第一 单元 表格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