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天理人欲童心说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研读》.docx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天理人欲童心说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研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天理人欲童心说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研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童心说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丑:厌恶、憎恨。B.非内含以章美也 章美:文章华美。C.矮人何辩也 矮人:见识少,没有鉴别力,惯于随声附和的人。D.药医假病,方难定执 定执:固定不变。丽B项,章美:美好。|b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B.龙洞山农叙西厢C.以假事与假人道D.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解析|b项,叙:同“序”,作序。|b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B.决定目之为经矣 C.便失却真人D.则政事无根柢 瓯D项,根柢:根本。A项,古义,文
2、章体裁;今义,人体发育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B项,古义,必然, 一定;今义,对如何行动作出主张。C项,古义,还未失去童心,而保持本真之心的人;今义,真实的非 虚构的人物。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夫童心者,真心也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D.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解正A、B、C三项是判断句,D项是介词结构后置。Hd二、阅读能力培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 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 真
3、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子、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也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 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 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 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 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 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
4、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 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 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 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 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 何辩也?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 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
5、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 而非文者。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不复有初矣初:人的最初的纯朴的状态。B.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遽:马上。C.则文辞不能达达:畅达。D.非笃实生辉光也 笃实:诚实。画B项,遽:突然。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况仆之不得已乎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以童心既障.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而君幸于赵王 解析A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前者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后者为连 词,表示递进关系。C项,均
6、为介词,因为。D项,均为被动句的标志。 答案7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保持童心重要性的一项是()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A.B.C.D.画说的是童心因这样做而消失了。是说道理是通过多读书得到的。陈述的是“文人童心 不失”的事实。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一一童心,然后作者分别用一个判断句和两个假设句来阐明童心 的含义。B.作者用“方其始也”“其长也”和“其久也”三组结构基
7、本相同的句式,把理学对童心的侵害揭 露出来。C.作者认为:“护此童心”就是要保留个性,解放个性;“障其童心”则是摧残个性,扼杀个性。D.作者连用十七个“假”字,突出了对复古、模拟的假文学的鄙视和厌恶,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 烈的共鸣。画作者用的是两个判断句,不是一个。9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 心失。参考答案I童子,是人最初的本真状态;童心,是人心最初的本真状态。人心最初时的本真状态,如何会失却了呢?(2)天长日久,懂得的道理、所见所闻一天天
8、增多,那认识到的、感觉到的范围也一天天宽广,于是又知道有美名的好处,并且一定要张扬自己的美名,这样童心便丧失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柳敏字白泽,河东解县人。父懿,魏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汾州刺史。敏九岁而孤,事母以孝闻。性好学,涉猎经史,阴阳卜筮之术,靡不习焉。年未弱冠,起家员外散骑侍郎。累迁河东郡丞。 朝议以敏之本邑,故有此授。敏虽统御乡里,而处物平允,甚得时誉。及文帝克复河东见而器异之乃谓之日今日不喜得河东喜得卿也即拜丞相府参军事俄转户曹参军兼记室每有四方宾客恒令接之,爰及吉凶礼仪,亦令监综。又与苏绰等修撰新制,为朝廷政典。迁礼部郎中,封武城县子,加帅都督,领本乡兵。
9、俄进大都督。遭母忧,居丧旬日之间,鬓发半白。寻起 为吏部郎中。毁瘠过礼,杖而后起。文帝见而叹异之,特加縻赐。及尉迟迥伐蜀,以敏为行军司马。军中筹略,并以委之。益州平,进骡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迁尚书,赐姓宇文氏。六官建, 拜礼部中大夫。孝闵帝践昨,进爵为公,又除河东郡守,寻复征拜礼部。出为郢州刺史,甚得物情。及将还朝,夷 夏土人感其惠政,并赍酒肴及土产侯之于路。敏乃从他道而还。复拜礼部。后改礼部为司宗,仍以敏为之。敏操履方正,性又恭勤,每日将朝,必夙兴待旦。又久处台阁,明练故事,近仪或乖先典者,皆按据旧章,刊正取中。迁小宗伯,监修国史。转小司马,又监修律令。进位大将军,出为邮州刺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研读 高中语文 第七 单元 天理 人欲 童心 课后 训练 解析 新人 选修 中国文化 研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