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赤壁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封建社会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楚国大夫屈原为国力谏,被楚怀 王放逐,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东汉贾谊才高八斗,却因谗被贬,英年 早逝;诗仙李白自比管仲,却被唐明皇逐出长安,发出“行路难”的 悲叹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牧的赤壁,看看作者有怎样的境遇, 又有怎样的感慨。【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杜牧,背诵并默写全诗。2、了解以小见大和咏古抒怀的写法。3、结合背景体会诗人寄寓的情感。【作者简介】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代文 学家、诗人,宰相杜佑之孙。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因有感于时 局,其诗文多为讽喻之作。他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尤以七绝最为出
2、色,如过华清宫江南春山行泊秦淮赤壁等,语 言精练,情思含蓄;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还注 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背景链接】1赤壁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 用武之地。在这首诗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 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 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文体知识】咏史诗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 时事。咏史诗发端于秦汉时期,而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成熟与 繁荣期。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如陶渊明的咏 荆轲、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西塞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五首赤壁 26 诗词 赤壁 教学 设计 年级 语文 上册 统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