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艺术风格2 .品读吟诵诗词,理解诗词内容3 .学会作者的诗词写作手法,领悟诗词内涵4 .品味诗词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品味诗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对诗词的鉴赏方法的学习及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在这灿烂的文化里,有一颗璀璨的 明珠一一古诗文。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 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它虽然篇幅短小,却含义深刻。寥寥几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读起来琅
2、琅上口,听起来赏心悦目,令我们回味无穷。今天我们通过对几首古诗词的诵读学 习,来感受一下古代中华文化的魅力。二、新课教学(一)静女1 .简单介绍: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 密约。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但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2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静女是一首四言诗。诵读的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 共十二句。诵读时要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胸蹦。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怪/女美。 自牧/归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 .
3、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诗歌内容。静女是一首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写的是主人公喜爱一位温柔娴静又美丽无比 的女子。他早早地赶到了约会地点,却看不到心上人的倩影。等待中的他急得抓耳挠腮,不 住徘徊,抚弄着姑娘送给他的彤管,还有一束藁草,它们在主人公的心里都格外得美丽,表 现了男子热烈而纯朴的感情。4 .参考译文。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郊野采英送给我,英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英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5 .诗歌共分三章,诵读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语调或语速?第一章开篇两句要读出赴约时的兴奋得意之情,“
4、爱而不见,搔首蜘躅”应读出男子苦 等不来的焦急苦恼之情。语速稍微轻快一些。第二章前面两句要读出收到女子赠物的高兴之情,后两句则应表达出对心爱之人的赞美 之情。语速稍慢一些。第三章“洵美且异”要表现出对“英草”的喜爱之情,此时之喜悦尤甚于彼时得到彤管, 末句“美人之贻”则应当读出得意兴奋之情。语速稍快且语气加重一些。6 .说说“彤管”与“英”在诗中有什么象征作用。“彤管”与“英”指的是同一类的小草。“彤管有炜,说怪女美,“说怪”是男青年 对美草外在美的欣赏;接受黄草,感受到普通小草的“洵美且异”,是因为“美人之贻”。 郎情妾意全都在一株小草上表现出来了。所以,“彤管”“黄”显然指的是有爱意的草,
5、象 征着一种清丽脱俗的爱情。况且,初生黄草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还含有爱情将更进一步发 展的象征意义。7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反复、逆转的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先“俟我于城隅,又“爱而不见”。诗歌采用逆转的手法非常生动地写出了一位俏皮、 可爱的女子形象。“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反复使用了相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也 很相似,这种艺术手法叫“重章叠句”。通过反复的吟咏,能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有 助于淋漓尽致地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让有情人反复借“彤管”和“黄”来表达自己的爱慕 之情,写出了一个大胆勇敢地追寻自己幸福的女子形象。(二)涉江采芙蓉1 .写作背景: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
6、,往往要离乡背井,外出游学或 游宦。他们或游京师,上太学;或奔走权门,进谒州郡,请求举荐,以便获得一官半职。他 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自然要产生沉重的乡愁。外有游子,内有思妇。 因此,古诗十九首中部分作品反映了当时游子思乡、闺妇怨别的痛苦。涉江采芙蓉就 是这类诗作的代表。2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本诗采用二三节拍断句,但在朗读时可适当延长第三个字的发音时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第。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3 .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诗歌内容。这首诗的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
7、 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全诗字里行间流露着漂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无 奈。4 .参考译文。渡江之时采莲花,兰草泽中多芬芳。采来莲花要送谁?心上人儿在远方。回过头来望故乡,长路漫漫长又长。同心相隔在两地,衰老到死也忧伤。5 .如何理解“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诗的内容?作者所思之人在故乡,长路漫漫,这份深情却无法寄达。“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 很强,令人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张望。“漫 浩浩” 一词,读起来给人一种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6 . “芙蓉”在涉江采芙蓉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起首“涉江采芙蓉” 一句
8、,营造了美好、欢乐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 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7 .朗读这首诗,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句子,并分析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所思在远道”一一刻骨铭心的思念。“忧伤以终老”一一痛苦与惆怅的黯然情绪。8 .如何理解涉江采芙蓉“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的语言特色?“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的语言特色指的是用语浅显明白、朴素自然、凝练含蓄。涉江 采芙蓉的语言体现了这种特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语言自然质朴。涉江采 芙蓉如出水芙蓉,是优美的抒情之作,用语不粉饰、不堆砌、浅显明白,具有自然质朴之 美。诗中许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高一 语文 上册 第八 单元 古诗词 诵读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