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导学2017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道: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 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 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 发展与提升”已成为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 语文教学存在着思维训练缺失、思维训练简单、思维训练架空等问题。因此,在语 文学习中,要基于思维基本品质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基于聚合思维培养发散思维能 力,基于思维的独立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语言运用实践实现思维的发展与 提升。本单元的文本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说理语料及思维样态:中国人 失掉
2、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杂文,是一篇典型的针硬时弊的驳论文;怀疑与 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是学术随笔,文中严密地论述了作者的思考 与看法。这几篇文章都涉及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怀疑与学问强调做学问要有 不疑精神,其实就是批判性思维;谈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宣言,从题目就可 以看出是关于创造性思维的论题。反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也体现了思维 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本单元所选的议论性文章,或针硬时弊,阐释公理正义;或谈 论学术,探讨创造的意义,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因此,这几篇文章,组成了一个 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单元,可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这个单元的学习是培养和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契机
3、。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文化、人生的理解,为 进入高中的议论文学习打下基础。学习目标学习迁移:1 .在讨论过程中,做到观点明确,论据恰当,表述有条理2在写议论性的文字时,做到逻辑关系自恰具体 任务 及要 求准备相关材 料,具体要求 1.可以查阅资 料,充分做好 前期准备2.前期准备形 成书面文字 3.辩论过程 中,根据自己 的立场和角 色,在辩论中 至少用到两种 本单元学到的 论证方法负责辩论 赛一切组 织协调工 作,具体 要求1.写辩论 会组织流 程2.根据流 程,做好 辩论赛前 各项准备,保证 辩论赛顺 利进行3.负责辩 论赛后负责评 价,具体 要求1 .共
4、同合 作制定评 价规则2 .赛场评 价打分 3.核分1.赛刖 准备主 持词 并形成 文字 2赛场 中主持1.负责 赛前场 地布置2.道具 准备3.赛后 恢复场 地赛后搜集 各种文字 资料,整 理后打包 发给同学原则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并局效完成学习任务,保证任何人者怀做“吃瓜群众2.辩论赛量规Y素示范级合格级待改进内容论证充分有力,引述的资料翔 实,无知识性错误论证比较有说服 力,引述的资料正 确论证缺少说服力,引述的资料有错误表达声音清晰洪亮,语言流畅,富 有条理性,用词得当,语调抑语言比较流畅,条 理比较清断,能够语言不流畅,缺少 条理性,逻辑混乱扬顿挫,语速适中口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
5、有团队精神,论辩衔接流畅, 回答能够对对方观点进行有 力反击团队之间比较默 契,论辩时注意同 伴之间的衔接缺少团队精神,在 论辩上不够默契, 过于注重表现自我仪态表情、手势自然大方,不强词 夺理,尊重对手、观众,不进 行人身攻击表情比较自然,不 进行人身攻击强词夺理,情绪激 动语言上有人身攻 击理解意义:说理文章严谨的思维逻辑掌握知能:知识:1.什么是论点、论据2常见的论证方法及论证结构技能:1.能够分析材料和论点之间的联系2 .能够理出并概括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过程数学思路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使用议论的方式发表看法和观点。基于培 养学生有逻辑的言语建构能力及辩证、创造思维,本单元设计
6、意图如下:学生能够 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议论文所用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 握论证方法;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联系社会热点现象,选取话题,设计学生学习的核心任务,如开展“故 宫上新与文化自信”的辟论。通过对社会热点的评论,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兴 趣,使学生能够运用辩证的思维判断复杂概念及观点,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全面认识 事物,同时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和发展的深入了解与探索。然后围绕核心任务,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文本资源,学习鲁迅、顾颉刚等人的 批判精神,陶行知等人的创造精神,理解批判与创造的辩证关系。结合自己为辩论 做准备搜集的资源,整理材料,选取合
7、适的论证方式及方法,完成辩论稿写作,为 辩论做准备,进而开展辩论会。通过完成“小小演说家”“论语讲坛”“名著人物评论”等学习任务,来评估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关注学生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方面得到的发 展,在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方面得到的提升。学习者分析从学生知识储备上说,学生在九年级第二单元已经学过一个单元的议论性文章,初步了解了这类文章的一些文体知识,能够区分观点与材料,知道常见的论证方法, 并开始尝试在写作中运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应做到观点明确,论据恰当,但在表述有条理上还存在困 难。在写作议论性的文字时,论证结构简单,论证方法单一。要做到逻辑关系清
8、晰, 论证过程严密,且丝丝入扣,还需要学习和练习。因此,在学本单元时,要帮助学 生清晰而准确地把握议论性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及作者阐述观点的过程和方法,引导 学生理解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社会、人生认识, 促使其积极思维,理性表达,提高理性思辨的能力。学习资源文本资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学问和智慧(罗家伦、 谈创造性思维(罗迦费因格、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 肇中)、画好人生的“九百个方格”(叶建军)、用好优秀 文化“集成块”(孟志斌)、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 化(封寿炎)、诗意地栖居(胡丰、人格在上梁衡)、修葺精神的屋宇(毕滋敏)、全国中学生辩论赛视频CNS
9、DC评估证据核心任务:开展“故宫上新与文化自信”辩论会。辩题:故宫“上新”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还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故宫是我们引以为做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不断玩出新花样:紫禁城 里过大年,元宵节灯会,网红文创产品有人觉得这样很好,接地气,贴近百姓 生活,有利于故宫文化的传播。也有人觉得这样做破坏了故宫原来的庄严之气、文 化之韵,是缺少文化自信的表现。对于上面的两种意见,你有什么看法?请搜集有 关资料,用驳论与立论相结合的方式,写一份辩论稿,开展辩论活动。撰写辩论词的量规Y素示范级合格级待改进论点中心论点“故宫上新是文化 自信/不自信的表现”清晰明确,分论点能够坏坏相扣有中心论点“故上 新
10、是文化自信/不 自信的表现”,能够 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分 论点论点不清楚,大而化 之,没有分论点论据与故宫“上新”相关的论据充 分,至少有两则事实论据,则道 理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 围绕论点进行论证与故宫“上新”相关 的论据比较充分,有 一则事实论据,一则 道理论据。比较有说 服力能够围绕论点进 行论证与故宫“上新”相关 的论据缺少说服力或 者存在错误语言表述严谨且生动,能够逻辑清晰 地表达观点表述较严密,能够逻 辑清晰地表达观点表述有漏洞,逻辑混乱辩论会量规示范级合格级待改进内容论证充分有力,引述的资料翔 实,无知识性错误论证比较有说服 力,引述的资料正 确论证缺少说服力,引述的资料有错
11、误表达声音清晰洪亮,语言流畅,富 有条理性,用词得当,语调抑 扬顿挫,语速适中语言比较流畅,条 理比较清晰,能够 口齿清晰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语言不流畅,缺少 条理性,逻辑混乱合作有团队精神,论辩衔接流畅,回答能够对对方观点进行有团队之间比较默 契,论辩时注意同缺少团队精神,在 论辩上不够默契,力反击伴之间的衔接过于注重表现自我仪态表情、手势自然大方,不强词 夺理,尊重对手、观众,不进 行人身攻击表情比较自然,不 进行人身攻击强词夺理,情绪激 动,语言上有人身 攻击其他评估证据:1.对名著中的人物进行全面的认识与辩证的评论,完成简单的论述小语段写作。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围绕观点且条理清楚。如:
12、(1)骆驼祥子思考题:“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人性也 如此。”请结合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在鲁滨孙身上,劳动者的本色和资产者的气质融为一体,他既是个劳动 者,同时又是一个资产者和殖民者。”请用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来印证这句话。(3)名著阅读学习小组在阅读西游记后,有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这样评价: “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热烈 的讨论。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 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2 .制作“论语讲坛”小讲义从论语公冶长四组中各选一则:(一)第
13、3、6、14、15、17、18、20 则;(二)第1、2、4、11、13、23、24则;(三)第5、12、16、21、22、27、28 则;(四)第7、8、9、10、19、25、26则。给这四组语录分别录制微视频,发到班 级微信群。录制视频前要准备好讲义,内容至少包括三个部分:(1)解字解句;(2) 我的理解感悟;(3)论语与名著(或论生活、历史故事),从句子中提炼个关键词, 形成一个观点,结合名著内容或生活实例,阐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3 .举办“小小演说家”活动,尝试为活动写议论文稿单元设计开展“故宫上新与文化自信”论题的辩论会。在活动开始之前,学生需要 掌握大量与论题有关的材料。学习驳论、
14、立论的方法,领会区分、发现、联系、分 析、思考、判断等逻辑思维方法,掌握观点与材料之间应有联系等方面的知识。 一、搜集关于故宫“上新”的资料及评论工具一:材料储备表故宫“上新”的措施及活 动(至少5条)故宫“上新”的止面评(至少5条)故宫“上新”的负面评论(至少5条)二、结合阅读资源,用结构图呈现搜集的故宫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工具二: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以下5种1 .证明与被证明:材料证明观点。例如创造宣言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 继续创造。”接下来用“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的 材料来证明中心论点。2 .材料是
15、引发观点的引子。例如谈创造性思维中,文章开篇用图形材料及 问题,来引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创造性思维。怀疑与学问 开头引用“学者先要会疑”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是为了引出 “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这个观点。3 .材料是观点评议的对象。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中通过用“从探察物 体而得到知识”的“格物致知”观点来分析评议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从而得出王 阳明的这种探察不是作者所提倡的“格物致知”精神。4 .材料加强观点的感染力。例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描 写圆明园“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 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
16、披上绸缎”充分表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为后文 论述这个“奇迹”的消失增强了感染力。5 .对材料的叙述中隐含着观点。例如谈骨气中“嗟来之食”的故事。不食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 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 “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 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 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故事的叙述中隐含着作者“不食 嗟来之食,赞扬中国人民有骨气”的观点。三、梳理论证结构,完成辩词框架学生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创造宣言,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在 积累了一定的论证结
17、构及方法后,整理人们对故宫近年来一系列改革的评论,选取 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运用立论和驳论的方式,完成自己的辩词框架。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证结构图:创造宣言论证结构图:我的辩词框架:四、围绕辩题的正反方,分小组,商讨确定辩论具体内容的写作支架:阅读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把握论证结构,体会论述的严 谨性。如:怀疑与学问可以用替换法,寻找信息、提取概括、对比分析,把握作 者观点,分析议论文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1 .换标题:用课文中的其他短语或短句替换标题“怀疑与学问”,你会选用哪 一个?目的是要求学生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要寻找中心论点,就必须通篇阅读,必 须熟悉文章传递的信息,
18、才能做出判断。替换活动是一个重要思维训练,旨在让学 生学会分析对比,进而做出判断。分析是在训练“论证”,是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2 .换句子:把“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 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换成两个句子,并尝试放在文章中,形成对文章 内容和层次的清晰认识。目的是明确这个句子的承上启下作用,使文章论述的层次 更深入。3 .移换段落:能不能把课文第6自然段放到第3自然段前面?在替换中深人理解论证结构,可把第6自然段移至第3自然段前,进一步尝试用 段落替换的学习活动来学习本文的递进结构。如果把这篇文章开头两段话放到结尾去,应该怎么处理?(体会总分、分总
19、结 构)4 .换词语:“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 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必须步骤,基本条件,“必须”和“基本”这两 个词能否互换?(体会递进的逻辑关系)5,换例子:读读文章中有关戴震事例的句子,想一想为了更好地论证论点,戴震的例子应该怎么写最好?(体会论证的严密)撰写辩论词的量规Y素示范级合格级待改进论点中心论点清晰明确,分论点能 够环环相扣有中心论点,能够 围绕中心论点提出 分论点论点不清楚,大而 化之,没有分论点论据与故宫“上新”相关的论据 充分,至少有两则事实论 据,则道理论据,有很强的 说服力,能够围绕论点进行 论证与故宫“上新”相 关的论据比较充 分,有一则事实论 据,一则道理论 据。比较有说服力 能够围绕论点进行 论证与故宫“上新”相 关的论据缺少说服 力或者存在错误语言表述严谨且生动,能够逻辑 清晰地表达观点表述较严密,能够 逻辑清晰地表达观 点表述有漏洞,逻辑 混乱五、举行辩论会1.辩论会分工及任务要求学生分工及任务要求(具体人数根据班级人数分定)辩论赛参赛选手组织协调者评委主持人场地档案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