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docx
《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要职业教化的特点是“职业性、好用性和服务性”。高职教化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合理设计病理学课程内容,强化病理学与专业课程的对接,制订授课安排要求,应用“导学”技巧,适应课程特点的有效教学法的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开展,加强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阐述职业技术院校中的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体会。 关键词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丁凤云(1963),女,江苏东台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病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病理学教学和探讨工作(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方向)。(江苏盐城22
2、4005)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431015(2022)29013402 为适应医疗体制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11016年起先招收医学高职专业学生,2022年升格为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性、好用性和服务性”是职业教化的内涵和特点。要体现职业教化的内涵和特点,就必需改革医学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转变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是推行职业教化改革的关键。几年来,我们不断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课改前我们首先在师生中进行了相关的调研,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职业教化的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3、,课程内容基本上是一般本科课程的压缩,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程呈现方式呆板,课程内容不能联系专业实际,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等。因此,我们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对课程和教学方法作修改,力求针对不同专业岗位的职业实力特点,构建以培育职业实力为重点的、科学的学问结构和实力指标体系。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依据是专业岗位实力培育要求和培育目标。依据毕业生将来岗位职业实力特点和各专业的培育目标,我们系统编写了各专业岗位实力培育要求和培育目标,并在教学实践中修改完善。本着理论学问以“必需、好用”为度,教学内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原则,我们对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精减,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我们把培育“好用型”卫生
4、技术人才作为办学宗旨和目标,在改革和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阅历,也取得了肯定的成果。2022年,我院顺当通过了教化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育工作评估。本文就我院的“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和老师的教学方法谈一些阅历和体会,并希望与同行共享,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更好的表现。 一、合理设计病理学课程内容,强化病理学与专业课程的对接 1.强化基础课程服务与临床岗位实际须要。病理学是主干医学基础课程,它探讨疾病的缘由、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更、病理临床联系,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相识和驾驭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疾病供应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病理学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
5、必要基础。为此,我们对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淡化学科意识。从三年制高职高专专业人才规格培育目标要求和临床岗位的实际须要动身,做到课程教学内容体现高职高专专业人才规格的特色。在内容编排上尽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加强与相关课程的协调和沟通,避开不必要的重复。 2.寓人文教化于专业基础病理教学中。医学技术手段对病人的康复特别重要,但是要使患者顺当康复,还须要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协作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以正确的观念和健康的心态战胜疾病,因此,医学已不再是单一的生物医学,而是集人文、社科、生物医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医护人员要具有爱岗、敬业、一心一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敬重患者、关爱生命的
6、人文精神,慎独精神,辩证思维的品质,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科学的看法和精神等素养,以及超群的实践动手技能。据多年的实践和探究,我们逐步形成了寓人文教化于专业基础病理教学中的教学特色,在疾病的缘由中强化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有助于学生较深化地相识疾病病因特点,形成完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 二、把好病理学授课安排制订关 1.课程标准是制订课程授课安排的依据。要规范课程授课安排,使课程授课安排与专业岗位培育目标相相适应。必需依据专业岗位培育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再依据课程标准制订课程授课安排。课程学期授课安排的制订要严格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执行。 2.课程授
7、课安排要体现课程间承前启后的联系。卫生职业教化兼顾了职业教化和医学教化的特点。整个医学教化是以各门课程的教学来体现的,而医学的各门课程又是亲密关联的整体,把握课程间的前后联系非常重要。病理学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生理学等课程亲密联系,又是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的,是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间的桥梁学科,因此把握好课程间承前启后的联系在病理学的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在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授课安排的过程中必需留意把握这种联系。 三、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病理学的桥梁作用 1.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指导学生课前回顾复习相关基础医学学问。如学习肝、肺淤血前,要指导学生回顾肝、肺的正常血液循环和组织结构;病理学“缺
8、氧”章节中“血氧指标”的改变是推断每一型缺氧的重要特征;“微循环功能障碍”是休克发生的中心环节和本质;心衰发生的机制与心肌正常的兴奋收缩过程亲密相关等。在讲授以上章节内容时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复习前期基础课程学问,课堂上讲解这些章节内容时学生就能很自然地理解新课的学问点。 2.以相关的基础学问为切入点渐渐导入新课。老师每次授课,不要急于讲授新内容,要用提问等方式,复习与本节课程相关的基础学问。由于学生已经在课前预习过,相对比较熟识,爱好较高,较简单导人新课内容。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运用已学学问启发学生自行推导、阐明发病机制,说明病理改变,同时还要运用刚刚学过的病理学学问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
9、与体征。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培育了学生的自学实力,使老师教得敏捷,学生学得扎实。 3.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课后复习。老师在每次授课完毕后,除要求学生预习外,还要引导学生用病理学学问来说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小病例。老师可以将自己搜集的小病例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用学过的病理学学问进行分析、探讨。在不断应用病理学学问说明、分析病例的过程中,巩固病理学学问和基础医学学问,为以后学习临床专业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4.备课中要加强学问的前后联系。老师在备课中要注意学问的前后联系,深化临床搜集病例资料,积累临床学问和阅历,查阅资料,了解最新医学动态和最新学问。在教学中注意学问的反复性和连续性,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 职业技术 院校 病理学 课程 教学改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