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docx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熔点小沸点代-116.2-117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L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2 .一支读数为37. 7 C的水银体温计,没有将液柱甩回去就先后用于测甲、乙两人的体温,若甲、乙两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 9、38.2 ,则甲的测量结果是 C,乙的测量结果是 C.3 .如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在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跳料外罩一凝结的水滴4 .火箭升空时,为了防止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
2、的剧烈摩擦使火箭熔化,所以火箭必须由熔点(选填“高”或“低”)的材料制成,运载火箭的燃料为液氢和液氧,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采用降温、的方法使其液化.5 .为了适应环境,植物分布有一定规律.北方生长大量的针叶林,针叶林叶子细小可减小,减慢水分蒸发,以活应干燥的环境;南方生长大量的阔叶林,阔叶林叶子宽大,可(选填“加快”或“减慢”)水 分蒸发,蒸发时会(选填“吸热”或“放热”),以适应高温的环境.6 .寒冷的冬季,住宅的玻璃窗上常会出现“冰花”,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选填“内侧”或“外侧”).7 .唐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得自然科学
3、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在60 以上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膏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酸代替水或酒精(乙醋和酒精的熔点与沸点如表所示),这是因为 乙醛具有较(选填“高”或“低”)的.上7 A.用温度计测量酒精灯火焰的温度B.用寒暑表测量沸水的温度8 .小明分别进行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时,发现碘锤玻璃泡内都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经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 C,碘的沸点为184. 25 C,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400 C.根据这些资料,你认为实 验(选填“甲” “乙”或“甲和乙”)能说明碘的升华,简要说明理由:一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2个选项符合题
4、意,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9 .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读数10 .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下列现象成因与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相同的是A.冰雪消融R盟 C.湿衣服变干.嘴里呼出“白气”D.雪人直接变小11 .飞机播撒“干冰”(固态的CO)可实施人工增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是干冰直接变成的小水珠B.干冰播撤到空气中后会汽化吸热C.播撒干冰主要作用是增加水蒸气D.撒出的干冰升华能使周围气温降低12.如图所示是坎儿井的结构,坎儿井的使用可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透.暗渠即地下主体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一般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
5、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气温低510 -C.以下关于坎儿井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地下主体水道流动时,增大了水流动时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B.井内的水温比外界高,减少了水的蒸发C,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空气流动造成的水蒸发D.由于井内温度低,水在流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汽化13 .如图所示,电冰箱利用制冷剂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制冷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下列有关电冰箱工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放热 吸热 吸热 放热A.制冷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 B.制冷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 c.制;令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 D.制冷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凝华、14 .
6、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则甲、乙、丙物态依次为M沽执 .W 叫执 M(甲物态)一7乙物态)空当一(内物态:吸热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液态、固态C.气态、固态、液态D.液态、气态、固态15 .在室温为25 C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下列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16 .小明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量温度,并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如图甲所示的凝固图像.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 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
7、乙所示,则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A.变多 B.变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17 .(多选)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18.(多选)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物态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固态时为晶体,熔化过程从第15 min开始B.该物质在第6 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吸热但温度不变C.该物质在第11 min时处于液态,吸热,
8、温度正在升高D.在100 C时,该物质处于液态三、实蛇探究题(共26分)19. (6分)小强发现,妈妈用湿拖把拖过的瓷砖地面很快就干了,而瓷砖是不吸水的.为了探究水消失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小强将同样的两杯水分别倒在凉爽的室内和阳台上的一块瓷砖上(破 的大小相同),分别记录地面变干的时间.地上的水干了,属于汽化现象,这一过程的进行可能受(填一个)因素的影响.上述实验过程运用了(填实验探究方法).(填选项前的字母).(2)在干旱地区的农村,缺水现象比较普遍.张爷爷有一块玉米地,玉米苗有一尺多高,为抗旱、节水、保墉,在下列措施中,应向张爷爷推荐的有A.早、晚气温较低时浇水B.中
9、午风和日丽时浇水C.把水均匀泼洒在玉米地里D.在玉米根部的附近浇水E.在植株间的空地处覆盖秸秆、树叶20. (8分)小芳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小明为节省时间,用电磁炉代替酒精灯、不锈钢锅代替烧杯来进行实验,绘出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根据图乙可知,蔡的熔点是.(2)图乙中,蔡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该过程蔡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3)小明在实验中发现紫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21. (12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物质 形态 及其 变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