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枣庄市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年级第一学期12月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0. 5mm中性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 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0.5mm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
2、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 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 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 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 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
3、,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 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 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 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 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J 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 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
4、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 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 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 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希恩泽者,四方藩镇争以货赂结之。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进好采闾阎鄙细事闻于上,上亦欲知 外间事,遂委进以耳目。进每奏事,常屏左右问之,由是进得施其谗慝,干预政事。自将相大臣皆惮之。 初,胡柳之役,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帝每思之;入汴之日,匝谒见于马前,帝甚喜。匝涕泣言日:“臣之 所以得生全
5、者,皆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就陛下乞二州以报之。”帝许之。郭崇韬 日:“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土。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 下心。,帝谓崇韬日:“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为我屈意行之。,以俊为景州刺 史,德源为宪州刺史。时亲军有从帝百战未得刺史者,莫不愤叹。初,罗贯为礼部员外郎,性强直,为郭崇韬所知,用为河南令。为政不避权豪,伶宦请托,书积几案, 一不报,皆以示崇韬。崇韬奏之,由是伶宦切齿。河南尹张全义亦以贯高伉(高傲),恶之,遣婢诉于皇后, 后与伶宦共毁之,帝含怒未发。会帝自往寿安视坤陵役者,道路泥泞,桥多坏。帝问主者为
6、谁,宦官对属 河南。帝怒,下贯狱;狱吏榜掠,体无完肤,明日,传召杀之。崇韬谏日:“贯坐桥道不修,法不至死。” 帝怒日:“太后灵驾将发,天子朝夕往来,桥道不修,卿言无罪,是党也! ”崇韬日:“陛下以万乘之尊, 怒一县令,使天下谓陛下用法不平,臣之罪也。”帝日:“既公所爱,任公裁之。”拂衣起入宫,崇韬随 之,论奏不已;帝自阖殿门,崇韬不得入。贯竟死,暴尸府门,远近冤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日/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B.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日/理天
7、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C.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日/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D.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日/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伶人: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而在宫廷中授予官职的伶人又称为伶官。B.缙绅:即措绅,把笏板插在带间是旧时官宦的装束,后用为土大夫的代称。C.藩镇:唐代在边境及重地所设置的节度使,掌管当地军事大权,五代沿袭。D.万乘: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8、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唐庄宗喜欢音乐,宠幸伶人,有时自己也粉墨登场,与优伶在宫廷里嬉戏,来讨刘夫人欢心,他还给 自己取了 “李天下”的艺名。B.优伶出入皇宫,欺侮官员,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有的反向他们献媚,争相巴结;后唐庄宗重用景进,景 进乘机进谗,群臣都害怕他。C.后唐庄宗滥施封赏,他将刺史封给伶人周匝的恩人。郭崇韬劝谏说任命优伶为刺史,这是要失掉天下人 心的,但郭的意见没被采纳。D.罗贯性情刚直,处理政事从不回避权势之家,伶宦请求托办事情的书信,他一律不予上报,被权贵嫉恨, 遭到诋毁,因此下狱被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
9、为我屈意行之。14 .课内文言文翻译。(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答案】10.C11. C 12. D13 .我已经答应过周匝,我感到很不好意思见到这三个人,你所讲的都很正确,但还应当看在我的面子上 委屈执行一下。14 . (1)(楚国)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楚怀王)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2) 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一个叫敬新磨的戏子突然上前打了他一耳光。
10、庄宗顿时脸色大变,众戏子因此都惊骇不已。敬新磨 慢条斯理地解释说:“治理天下的人只有一个,你还在那呼谁呢? ”庄宗随即转怒为喜,厚厚地封赏了敬 新磨。“新磨徐曰”中“新磨”是“日”的主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D。“理天下者只有一人”是完整的句子,主谓宾俱全,“人”后断开;“谁”是“呼”的前置宾语,不能断 开;“厚赐之”中“厚”是修饰“赐”的状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D。故选C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 “掌管当地军事大权”说法错误,藩镇是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 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故选Co【12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他一律不予上报”说法有误,原文为“为政不避权豪,伶宦请托,书积几案,一不报,“报”,不是上报的意思,而是回复的意思,“一不报”的意思是他一个也不给回复。故选Do【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许”,答应;“惭”,不好意思;“屈意”,委屈心意;“行”,执行。【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1)“挫”“削”,含被动,被挫败,被削割;“亡”,失去;“为”,被。(2) “山东”,古今异义,句中指靖山以东;“梨”,衡量;“量”,衡量;“语”,说,谈论。参考译文:庄宗自幼精通音律,因此伶人深得他的宠爱,常常陪侍
12、在他身边。庄宗有时就自己在脸上涂上一些粉 墨,和伶人一起在后宫庭院里嬉闹,以此来讨得刘夫人的欢心,他还为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曾 经因演戏的缘故,庄宗自己喊自己“李天下,李天下”,一个叫敬新磨的戏子突然上前打了他一耳光。庄宗 顿时脸色大变,众戏子因此都惊骇不已。敬新磨慢条斯理地解释说:“治理天下的人只有一个,你还在那 呼谁呢? ”庄宗随即转怒为喜,厚厚地封赏了敬新磨。优伶们常出入于皇宫,捉弄欺负士大夫,大臣们非 常愤恨,但又不敢对他们生气,反而有人依附或拜托他们求得后唐帝的恩泽,四面八方的藩镇官员们也争 相贿赂、巴结。害政害人最严重的,景进是第一个。景进喜欢采集一些民间小事说给后唐帝听,
13、后唐帝也 想知道一些外面的事情,于是把景进当作自己的耳目。景进每次去后唐帝那里报告事情,后唐帝都要让左 右的人们退下去后才问他,因此景进也乘机说别人一些坏话,干预政事。从将相大臣往下的官员们都害怕 他。当初在胡柳战役中,伶人周匝被梁人生擒,庄宗常常思念他。等到后唐军攻入汴梁的那一天,周匝在 马前谒见庄宗,庄宗非常高兴。周匝在庄宗面前哭诉道:“臣之所以能够得以保全到今天,全仰仗梁教坊 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鼎力相助,希望陛下能够封赏给他们两个州,用以回报他们对我的恩情。” 庄宗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郭崇韬在一旁劝说道:“陛下应当封赏那些与您共同夺取天下的人,这些人全 都是英豪忠勇之士。如今大功
14、刚刚告成,这些人中还没有一个得到封赏,现在却要首先任命一个伶人担任 刺史,恐怕陛下会从此失掉天下人的心。”庄宗对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了,这让我不好意思见到这 三人。你的话虽然刚正,但你还是为我委屈心意去做吧。”最终封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 当时亲军中有跟从后唐帝转战南北而没有封得刺史的人无不愤怒叹息。起初,罗贯任礼部员外郎,性情刚直,被郭崇韬赏识,任用他去当河南县令。他在任河南县令期间, 处理政事从不回避那些有权有势之家,伶人宦官们请求托办事情的书信堆满了桌子,他一个也不给回答, 把这些书信全部拿去让郭崇韬看,郭崇韬把这些事上奏给后唐帝,因此那些伶人宦官们对罗贯恨得咬牙切 齿。
15、河南尹张全义也认为罗贯很高傲,十分讨厌罗贯,派奴婢告诉皇后,皇后和伶人宦官们一起诋毁罗贯, 后唐帝听了虽然内心很生气,但还没有发作出来。正好这时后唐帝自前往寿安察看修筑坤陵的人们,这里 的道路泥泞,桥梁多数也毁坏。后唐帝就问主管这里的是谁,宦官们回答后唐帝说是河南县令罗贯。后唐 帝听了十分生气,下令把罗贯抓入监狱。监狱吏们用棍子打他,打得罗贯体无完肤。第二天,后唐帝下诏 要把罗贯杀死。郭崇韬上朝谏阻:“罗贯没有修好道路,自然犯了法,但也罪不致死。”庄宗愤怒地斥问 道:“太后的灵枢要发丧,我早晚都要来往,他偏偏不修道路,你说无罪,是不是他的同党? ”郭崇韬说: “陛下是天下之主,对一个小小的县令
16、发雷霆之威,使得士民百姓说陛下用法不公,也是我这宰相的错误。”庄宗说:“你欣赏喜爱罗贯,就交你去办吧! ”马上起身一甩衣袖就回宫了。郭崇韬非常为难,跟在皇帝 后头,不断解释。庄宗竟反手关住殿门,把他抛在外面没法进入。罗贯最终被刑杖打死,尸体陈列在县衙 门口。百姓们路过,无不为他感到冤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卢龙塞行送韦掌记钱起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万里飞沙咽鼓颦,三军杀气凝旌旅。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注】卢龙塞:燕山隘口,古代军事要塞。掌记:唐代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简称。陈琳: “
17、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曹操记室令史,负责撰写章表文檄。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歌的题目和诗歌所用的意象可以看出此诗为送朋友去边塞征战的边塞诗。B.首联描写隆冬季节天气恶劣,体现了唐军在严酷的环境中无所畏惧的英勇精神。C.颔联描写万里飞沙的狂肆,三军杀气的凝落,渲染了唐军作战失利的凝重气氛。D.第八句体现了古代诗歌句式上的倒装特点,正常语序应为“封侯汉皇年莫比”。16 .颈联是如何塑造韦掌记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案】15. C 16.借用陈琳的典故,表现韦掌记具有斐然的文采;通过料敌如神、精于排兵布阵 的设想,肯定韦掌记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解析】【15题详解】本题
18、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 “渲染了唐军作战失利的凝重气氛”错误,颔联“万里飞沙咽鼓颦,三军杀气凝旌旅”,意思是边塞万 里飞沙走石,战鼓雄浑浊重,三军的杀气几乎要让旌旗凝滞。这里以万里飞沙、狂风呼啸、鼓角争鸣为背 景,表现了大唐三军将士气概豪迈、军容整肃、阵容威武之势。故选C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人物形象的能力。由题干可知,首先要理解颈联的意思,然后分析其中使用的技巧,展现人物什么特点。“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意思是“掌记你一如陈琳文采华美,料敌如神,设兵布阵,定当克 敌制胜,取城夺邑”。颈联前一句写“陈琳”,结合注释三“曾作曹操记室令史,负责撰
19、写章表文檄”可知,这“翩翩”应是说 陈琳的文采优秀,这是使用典故人物来写韦掌记,把韦掌记比作陈琳,夸赞其文采优秀;后一句“料敌”是说料敌如神,“张兵”是说精通排兵布阵,“夺酒泉”是战绩,这一句是设想韦掌记料 敌如神,巧于设兵,前往边塞一定能够杀敌取胜。由此可见,颈联通过用典、设想,表现对韦掌记的赞美、勉励和期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的“” 一句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 一 句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
20、虽然 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o(3)过秦论一文中“, 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 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一句“, ”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 远 .良将劲弩守耍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 亡身【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致” “至” “称” “指” “迩” “见” “弩” “利” “逸豫”等,要理解字义 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1、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敦煌艺术就其品类而言,包括壁画、彩塑、石窟建筑等,内容十分丰富,数量极其巨大。比如敦煌壁 画中的飞天,经过不断地交融发展、艺术创新,完全摆脱了印度石雕飞天原来的样式,以全新的面貌展现 于世人面前,美不胜收,与印度的石雕飞天已非。著名学者姜亮夫先生曾评:“敦煌千壁万塑,至今仍能, 无一躯一壁不是中国流传的最古的宝迹。一幅顾恺之的女史箴引得艺术界;数十躯杨惠之的塑像,使 人赞叹欣赏,。这样大的场面,这样多的种色,这样丰富的画派,安能不令世人惊赏!它是世界第一座壁画 塑像的宝库,是中国人骄傲的遗产,也是艺术界的宝典,史学上的第
22、一等活材料”敦煌文化在其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形成了极强的包容性。根据敦煌文化的创 新发展生动地表明,丝绸之路虽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创新之路,但也是一条简单的东西方之间的通 道。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同日而语B.同日而语C.等量齐观D.等量齐观懿范长存巍然独存懿范长存巍然独存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如痴如醉如沐春风不言自明不可名状不言自明不可名状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根据敦煌文化的创新发展生动地表明,丝绸之路虽然是一条简单的东西方之间的通道,但也是东西方文 化交流融汇的创新之路。B.敦煌文化的创新发展生
23、动地表明,丝绸之路虽然是一条简单的东西方之间的通道,但也是东西方文化交 流融汇的创新之路。C.根据敦煌文化的创新发展生动地表明,丝绸之路并非仅仅是一条简单的东西方之间的通道,还是东西方 文化交流融汇的创新之路。D.敦煌文化的创新发展生动地表明,丝绸之路并非仅仅是一条简单的东西方之间的通道,还是东西方文化 交流融汇的创新之路。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 B 19. D20 .分析排比构成:句子运用了 “是,是,也是”将三个意义相关,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 起来;表达效果:加强了句子的语势、增强了节奏感,有音律美;同时从几个角度表现敦煌艺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枣庄市 语文 上学 12 月月 考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