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目标1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认识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 本目的。2 .时空观念:从时空角度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3 .历史解释:通过解读史料,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4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户籍简、手实、户籍文书、户帖、黄册等实物史料,了解中国古代户 籍制度的演变历程,树立实证精神;5 .家国情怀:结合中国地理环境、古代治国理念、经济变迁、深刻认谡社会救济对国家治理的积极意义,培养家国情怀。重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中国
2、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课前准备、1 .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2 .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阅读教材导语部分: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有5个小岛。洪武初年,在湖心旧 洲岛上修建了 9间库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到明朝后期,库房已 达到667间,遍布5个小岛,收贮黄册153万多本。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 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 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 学习
3、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新课讲授】【师】引用商君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得出结论 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那么历代王朝都采取了什么户籍管理制度?同学们阅读教 材学习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师】什么是户籍?1 .概念:户籍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 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师】战国到秦汉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户籍制度?2 .战国秦汉时期(1)战国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以五家 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
4、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 宦籍、商贾的市籍等。(3)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籍上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状貌等内容。政府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 调查。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地主豪强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师】户籍制度的出现有何意义?户籍的出现标志着政治社会的大变革,即统治者掌握人民的方式从血缘族群转为地著。人民 因居地而著籍,户籍便取代过往的族群而成为统治者动员人力的主要依据。中国社会血缘性 质特别浓厚,即使长期的地著化,仍然保留不少血缘遗习。但从行政的角度来看,秦汉以下政府掌握民力主要依赖户籍制度,而不是族群。
5、自此,编户 齐民成为政府新的社会基础。【师】同学们阅读历史纵横的框目,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籍制度。3 .魏晋隋唐时期(1)两晋南朝西晋统一后,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 “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 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师】同学们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连年战争、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产生大量流民。为了区分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和外来流
6、民,东晋时期分别用黄籍和白籍登记户籍加以区分。【师】我们看隋朝是如何解决这户籍一难题的?(2)隋唐时期隋统一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 为“括户”。4 .宋元时期(1)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到宋神宗熙宁五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 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相应上升。【师】思考: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税(2)元朝:
7、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 世代相袭,不得变动。5 .明清时期【师】同学们阅读史料分析明朝的户籍制度。材料:“人民之丁产事业,官府必有册;土田之鳞次栉比,乡里必有图。按图以稽荒熟,为 某人见业则不可隐;按册以稽某家某户占田若干、坐落某处,则税不可逋。”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提示: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1)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1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户籍册编 成后,抄成4份,县府、布政司各存一份,一份呈户部。洪武四年首次修造“黄册”,此后10年一修,到崇祯十五年共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六 单元 基层 治理 社会保障 17 中国古代 户籍制度 社会 教案 新人 选择性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787915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