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技术要求.docx
《工程地质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技术要求.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张家湾铁矿地下采选联合工程嗣室群及管道井工程地质勘察方案编制单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编制日期:2022年9月26日足。洪涝、干旱、风沙、冰雹、霜冻等灾害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气 候普通规律是:春季少雨多风,日照时间长,回暖快,蒸发量大,气 候干燥,常有干旱现象;夏季以偏南风为主,温暖湿润,气旋北移, 高温多雨,易发生洪涝;秋季南北风交替,降水适中,气候较凉爽; 冬季以偏北风为主,西伯利亚寒潮频临南侵,受高压控制,降水少, 寒冷干燥。鞍山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炎热湿润。根据鞍山气象台近80年的资料统计,历年最低气温为1 月份,平均气温为-11.3,最低
2、达-30.4C;最高气温为7-8月份,平 均气温为23.7,最高为38.4o年平均气温为8.4o降水量分布 不均,多集中在6-9月份,以7月最多,年降水量为495-995mm,多 年平均降水量为715.2mm, 一次最长降水时间为10天,其降水量为 260.7mmo最大风速25.8m/s,平均风速3.6m/s。最大积雪深度27.0cm, 最大冻土深度118.0cm,最多冻结日数159天。该区地表水系不发育,发源于金家岭水库的金家岭小河从矿区顶 部自南而北流过,经胡家庙、判甲炉汇入南沙河。该条溪流水流不大, 水深仅0.2m士,平水期流量仅0.16 l/s,其水量受金家岭水库调控。2.2 场地地形
3、、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单元属低山,大部份场地地表堆积废尾矿, 地表标高在80 142m之间。2.3 地层岩性厂区主要地层分布概况(由上向下):第四系地层为主要为新近回填废矿渣,最大厚度约30-50m,基岩为太古代(匕2)二长花岗岩、 鞍山群樱桃园组绿泥片岩、千枚岩等。2.4 构造根据与勘察区相邻的张家湾铁矿床地质勘探总结报告,有三 条走向北东的压扭性断裂构造(F 3、F4、F5)可能通过地下胴室区。断裂构造异常F3走向约230 ,倾向南东,倾角为60-70之 间,宽约5-25m之间。断裂构造异常F4走向约230 ,局部有小角度变化,倾向南东, 倾角为60-70之间,宽约10-25m之间。断裂
4、构造异常F5走向约230 ,局部有小角度变化,倾向北西, 倾角为60-70之间,宽约10-20m之间。2.5 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附近无地表河流。勘察场地上部为风化裂隙含水带,下 部为构造裂隙含水带。第四系地层为强透水层;断层破碎带、基岩裂 隙带为强透水性;除破碎带、裂隙带以外,下部岩石较完整,为弱透 水层,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发源于金家岭的小河流经碉室区东侧的沟谷,上部地层为强富 水的第四系砂砾卵石层,但厚度不大,下部地层为厚大的相对隔水的 辽河群千枚岩、弱富水的鞍山群阳起石片岩和石英阳起石片岩。在沟谷内通过的F3、F4、F5断层均为压扭性断裂,通过的地层 主要为相对隔水和弱富水的地层,根
5、据鞍山地区地质勘探资料,上述 地层中通过的断层破碎带基本上不透水或者透水极其微弱,说明地表 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不密切。3勘察工作量布置和方法3.1勘察工作:量布置工作量表:表2项 目内容单工作量备注地形测绘地形测量位1200001/2000钻探勘探工作量m2 m钻孔K1: 475总计3272m钻孔K2: 555钻孔K3: 530钻孔K4: 560钻孑L K5: 552钻孔K6: 600物理测试物探线12717条剖面232个物理测井m孔6测试用容: 放射性、井 温、电阻率、 波速氨气检测17水文提水试验次22水质分析次17岩石 室内试验天然密度件19粘聚力组22内磨擦角组22饱和单轴抗压组30
6、天然单轴抗压组26抗拉强度组21弹性模量组7泊松比组7勘探工作量表表3钻孔编号XY设计深度孔口高程孔底高程K14550594.296510719.124475m128.388m-346.612mk24550532.45510870.65555m130.84m-424.16 mk34550493.901510747.34530m129.678m-400.322 mK44550564.16510757.66560m130m-430 mk54550604.18510882.29552m129.608m-422.392 mk64550766.063510927.817600m130.728m-469.
7、272 m根据地层岩性变化情况钻孔数量、钻孔深度需调整时应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商议确定。3.2 工作方法3.2.1 采集资料采集场地及周边的区域地质资料,详细调查场地的水文地质特征 和工程地质及不良地质发育情况。3.2.2 地层划分按岩性和工程地质岩组分层,对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有重要意义 的岩层或者岩组,单独划分。3.2.3 钻探(1)根据拟建建造物的布置情况及行业规范共布置钻孔6个, 孔深3272米摆布。(2)钻孔结束时进行抽水试验及波速测井。(3)结合钻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及室内岩、土、水试验,验证 异常,获取水文参数和所需的定量指标。4钻探施工技术要求(1)钻孔终孔直径不小于75mm,并彻
8、底满足岩石力学研究等单位对孔内各种试验的孔径要求,孔位必须按给定的位置施工,不得 随意更改,有特殊情况确需变更改孔位时,必须经地质负责人允许, 重大修改需经甲方决定。(2)开孔及终孔时均需有测量人员,对孔位进行测量和矫正。(3)岩芯采取率为:破碎带、软弱夹层中不应少于50%;在土 层及基岩中不少于75%;岩芯必须顺序存放,装箱保存好;测定岩石 质量指标RQD值;钻孔偏斜率应控制在1.5%之内;如果连续5m采 取率达不到要求,要查明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严格控制钻进回次 长度和回次采取率。(4)每一个钻孔都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并准确的记录在钻 探日报上,观测的内容包括:孔内水位、水温、冲洗液消
9、耗量、漏 水位置,涌水的水头和流量、井内坍塌掉块位置和钻具蓦地降落起 止位置等,其中水位、水温每回次测量一次,其它项目及时进行记 录。(5)每孔的岩芯必须洗净编号,按顺序放入木箱内,不得颠倒 位置和打乱顺序,编号不发生遗漏。每回次的岩芯之间用隔板分开, 隔板上应写明回次区间,进尺长度、岩芯长度、岩芯起止编号、采芯 日期及班次等,要求字迹清晰,数字准确。(6)岩芯按顺序摆放岩芯箱内并标记,岩芯用数码相机拍照。5水文地质工作技术要求5.1 水文地质试验方法5.1.1 抽(提)水试验对钻孔的要求钻孔孔径不得小于73mm (75mm或者91mm),如果地下 水量较大时应考虑加大孔径,以便使用较大的提水
10、筒;(2)在含水层松散易坍塌地段应下滤管;(3)钻孔必需采用清水钻进,在局部坍塌掉块部位可以少量使 用;(4)提水之前应进行洗孔,冲洗钻孔内的沉积物及泥浆;(5)当穿过整个含水层,需分别取得各层资料时,应进行分层 (段)止水,再进行提水试验。(6)主要含水层或者试验段应采用清水钻进。遇特殊情况需改 用 泥浆时,可采用低固相优质泥浆,事后要采取有效的洗孔措施;(7)钻孔孔径视钻孔目的确定,抽(提)水试验孔径以满足设 计的抽(提)水水量和安装抽(提)水设备为原则;(8)抽(提)水试验钻孔采用直孔钻进,要求弯曲度每百米不 超过2;(9)钻孔应取芯钻进,并进行岩心描述。岩芯采取率:岩石大 于70%,破
11、碎带大于60%,黏土大于70%,砂和砂砾层50%o当采 用水文物探测井,能正确划分地层和确定含(隔)水层位置及厚度时, 可适当减少取芯;(10)钻孔分层(段)隔离止水时,必需通过提水或者水文测 井等方法,检查止水效果,并作正式记录。不合格时必需重新止水;(11)水文地质孔必须做好简易水文地址观测,安装孔口装置和 长期观测测量标志,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并应做到坚固耐用、观 测方便,遇有损坏或者阻塞,要及时进行处理。5.1.2 提水试验5.1.2.1 提水试验的设备(1)提水筒:筒的直径根据孔径而定,比孔径小12级,筒长 23m。(2)提绳:钢丝绳、麻绳。(3)升降设备:钻机的升降机。(4)测钟
12、:测量水位用。(5)量水容器:由于本地区提水量较小,普通用提水筒兼作量 水容器。5.1.2.2 提水试验的技术要求1 .提水试验钱必须按要求洗孔;2 .提水试验前需测定静止水位、水温及孔深;3 .根据孔内水柱高度,设计提水时稳定降深的次数和深度;4 .做提水试验时,力求单位时间内提水次数均匀,提出水量大 致相等,以使水位、水量相对稳定;5 .试验过程中,禁止提出的水就地排放造成回渗或者倒灌;注 意 观测地面塌陷、沉降现象。6 .应进行23次降深;提升提水桶的次数应根据孔内涌水量的 大小而定;水大多提,水小少提,原则是提水后孔内水位应保持在动 水位深度附近。动水位波动值不超过水位降低值的1%,当
13、降深小于 10m时,水位波动不应超过5cm;涌水量波动值不超过5%,当涌水 量很小时,可以适当放宽;7 .提水的观测时间,普通开始时间隔5、10、15min观测厂3 次计算提出一筒水降深相应的水位恢复时间范围;以后每隔相应水位 恢复时间范围观测一次,直至水位稳定并测出准确的水位恢复时间, 同时测量提出的水量;8 .水位稳定的延续时间普通为68h。如果水位、水量不稳定, 提水时间应适当延长;9 .提水试验结束后,应即将观测恢复水位,并做好记录。其观 测时间间隔与提水试验相同直到接近静止水位;10 .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提水试验记录表,试验孔岩心鉴定表, 涌水量计算单等;5.1.2.3 提水试验的
14、资料整理1 .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提水试验记录表,试验孔岩心鉴定表, 涌水量计算单等;2 .提水试验涌水量及单位用水量的计算涌水量计算:Q=Qwwq=Q/SQ :动水位稳定延续时间内的流量总和(L);WT :动水位稳定延续时间(s);WQ:涌水量(L/s);q:单位涌水量(L/sm);S:降深(m)。若试验经过两次水位将深得提水,求得各降深的单位涌水量为qp q2,可用算术平均法求出试验孔的单位用水量,即:钻孔的单位涌水量:q=1/2 (q1+q2) (L/s- m)5.1.3 抽水试验5.1.3.1 抽水试验的设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使用柴油空压机(8个大气压)或者电 空压机(6个大气压)
15、抽水。电测法测量动水位高度,带三角堰口的 1.5ITI3水箱测量涌水量。5.1.3.2 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5.1.4 水前1)在正式抽水前应进行认真的洗孔,直至流出孔口的水彻底返 清水时为止;2)观测静止水位,水位呈单向变化时,连续4h内水位变化每小 时不大于2cm,或者水位升降与自然水位变化一致时,即可住手观测。 当水位静止艰难,累计观测时间大于72h,亦可住手观测;3)另试验抽水应作一次最大的水位降深,初步了解水位降低值 (S)与涌水量(Q)的关系,以便是正式抽水时合理选择水位的降 深。5.1.5 水1)抽水时应尽设备能力做最大降深,降深次数普通为23次,抽水点应做到合理分布,每次水位降深
16、间距不应小于3米。1、前言31.1 工程概况31.2 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31.3 勘察的依据82地质条件821气象水文82.2 场地地形、地貌72.3 地层岩性 72.4 构造102.5 水文地质条件 103勘察工作量布置和方法83.1 勘察工作量布置83.2 工作方法 94钻探施工技术要求 105水文地质工作技术要求 115.1 水文地质试验方法 115.2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165.3 水文地质试验参数计算公式 165.4 水化学分析176工程地质技术要求172)各点抽水的水位、流量的稳定时间不少于8小时。稳定的标准是:a水位稳定标准:当水位降深大于5米时,水位变化幅度不超过 水位降深
17、平均值的1%;当水位降深小于5米时,水位变化幅度不应 超过35cm ;b流量稳定标准:当单位涌水量qNO.O升1/秒米时,流量变化幅 度不大于3%,当单位涌水量qVO.01升/秒米时,流量变化幅度不大 于5%o3)抽水过程中动水位、流量应同时观测,开始每隔510分钟 观测一次,连续1小时后,每隔30分钟观测一次,直至抽水结束;4)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水温、气温,与动水位、流量观测相应, 精度05C ;5)在抽水过程中遇有大雨,对水位、涌水量观测产生影响时, 应暂停抽水,在住手抽水期间,应每2h观测一次水位;6)抽水试验应连续进行。如抽水中断,而中断前抽水已超过6 小时,且中断时间不超过1小时,则
18、中断前的抽水时间仍计入延续时 间内,否则一律作废;7)抽水试验结束前,在出水管口采取水质分析样,体积不少于2L;8)抽水试验结束后,应进行恢复水位的观测,观测时间开始一 般按5、5、5、10、10、10、15、15、15min的间隔观测,以后每隔 30rnin观测一次,直至水位稳定。5.1.3.3抽水试验资料整理1 .现场整理 1)绘制水位降深(S)、流量(Q)与时间的过程曲线此图应在抽水观测过程中绘制,以便及时发现抽水过程中的异 常,及时处理。同是可根据Q-t、S-t曲线变化趋势,合理判定稳定 延续时间的起点和确定稳定延续时间;2)绘制涌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Q=f (S)其目的在于了解含水
19、层的水力特征、钻孔出水能力,推算钻孔的 最大涌水量与单位涌水量,并检验抽水试验成果是否正确;3)绘制单位涌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q=f (S);4)绘制水位恢复曲线。2 .室内整理抽水试验结束后应将野外所得原始数据、草图进行详细检查与校 对,然后进行室内系统整理,其内容有:1)绘制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包括Q-t、S-t过程曲线、Q = f (S)、q = f (S)关系曲线,抽 水试验成果表、水质分析成果表、钻孔平面位置图、钻孔结构及地层 柱状图等;2)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包括影响半径(R)、渗透系数(K);3)抽水试验工作总结报告其内容主要包括试验目的与要求、试验方法及过程、试验所得的主要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地质 技术 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