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文学风格、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文学风格、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文学风格、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目录第一节文学风格第二节文学流派 第三节文学思潮第一节文学风格一、文学风格与意义二、文学风格的形成及主要类型三、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文学风格与意义(一)文学风格当下的理论界比较趋向于多角度地审视各种风格理论。1 .风格是作家独特的言语形式2 .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显现3 ,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显现的独特性1 .风格是作家独特的言语形式“Style”(风格)一词的最初语义是“雕刻刀”。进一步引申,它喻指“以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特殊 方式”。古典时代的理论家对“风格”的理解正是从言语形式、修辞学角度进行的。亚里士多德说:“语言 的准确性,是优
2、良的风格的基础。”一部作品,没有言语形式作为最直接的媒介物,作家的个性与思想即使 再独特,也是无以依存的。读者对于一个作家风格的把握首先也是面对作家的言语形式的。可见,言语既是风格的基础,又是风格的基本表达形式【选择】。所以,虽然将风格仅仅理解为言语 形式,令人觉得没有将风格的实质问题从内部深入探究清楚,但是,语言之于风格的重要性,是任何时候都 不可忽视的基础问题。认为风格是作家独特的言语形式,这是有其合理因素的。2 .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显现语言是作家风格的物质载体。但是,语言主要还是风格的外部表现。风格的形成还有它必然的内在依据。 刘勰非常简洁地表述了语言背后的这个内在依据。他在文心雕龙体
3、性篇中明确提出“气以实志,志以 定言”。这就是说,语言之于风格虽然重要,但是决定作品言语文辞的内在依据仍然是作家的精神气质、审 美情志和创作个性。所以刘勰接着说:“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文心雕龙体性)刘勰把作家的“情 性”视为了风格的内在依据。从作家精神气质、审美情志、创作个性来审视文学的风格,是风格理论上的一场革命。它不仅实现了风 格研究由外而内的理论转变,更将风格的核心要素简洁清晰地揭示了出来。必须认识到,虽然影响作品风格的因素十分复杂,但是,各种因素中创作个性是风格的核心要素。“区 格即人”这一著名的命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被解读为经典表述的。布封在1753年的一次演说中指出: 只有写
4、得好的作品才是能够传世的:作品里面所包含的知识之多这些东西都是身外物,风格却是人的本 身。作品能够传世的不是“身外物”,而是作家的艺术人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3 .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显现的独特性风格不仅仅存在主体的问题,内容的问题,它还必须面对对象,面对形式,能够将创作个性与对象和形 式深切相符,才是成熟的风格。人们常常用“沉郁顿挫”来形容杜甫的艺术风格。其中的“顿挫” 一语正是针对杜甫对于格律要求非常 严格的“新体诗”形式的掌握与运用而言的。杜甫在诗体形式上的独特锻炼与其独特诗风形成的关系,早已 成为人们的共识。元稹对于杜甫的努力有深切体味:“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
5、专。”(元稹唐 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杜甫的创作历程正是威克纳格所要求的主观服从客观的体现,正是“使 自己的气质服从于对象”的体现。总之,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是两个既不相同而又密切联系着的概念。研究文学思潮还应当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在各种不同的文学思潮中往往有一种文学思潮是占主导地位 的,一般被称为“文艺主潮”。像欧洲16至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和批判 现实主义,都是该时期的文艺主潮。除了主潮外,每一个历史时期又有文艺支流,甚至是逆流,它们在同一 文学思潮影响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文艺倾向。如18世纪的欧洲1,除了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外,同时存在的 还有感伤主义
6、等较小的文学思潮。【例题名解】文学思潮正确答案文学思潮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受特定社会思潮、哲学思想影响而流行的,能体现较为一致 的艺术风格,影响相当一部分作家文学活动的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潮流。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8。二、主要文学思潮介绍(一)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四)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一)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流行于17世纪的欧洲【选择】,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它 形成、繁荣于法国,之后扩展到整个欧洲I。在理论和创作上它视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典范,因此被称为“古 典主义“。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古典主义作品多
7、表现感情服从责任,个人服从国家的主题,拥护王权的政治倾向较为明显。(1)古典主义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布瓦洛指出,“首先必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 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吝啬、伪善等在古典主义作家眼里被认为是不 符合理性的。古典主义有严格的创作规范,悲剧作家尤其强调“三一律”,要求剧情只能表现同一天和同一 地点发生的同一件事。(2)古典主义的文学语言强调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3)古典主义在人物塑造方面要求性格类型化,追求“普遍人性”,这就容易发生性格单一、抽象的 现象,忽略环境对人物产生的影响。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
8、、莫里哀、拉封丹、布瓦洛等人。 布瓦洛的诗艺是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著作。(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作为一种基本的创作倾向,浪漫主义在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自觉兴起的文 学思潮,则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事情。它最先形成于德国,之后迅速发展成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思潮, 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它的兴起受到法国大革命后高涨的民主潮流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它的 精神气质深深地植根于以康德、黑格尔、谢林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古典哲学之中。从文学发展史来看,人们常常以“古典一一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发展关 系。韦勒克指出,“从较广的意义看,它是对新古典主义
9、的一种反抗”。这里揭示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 对立,如: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浪漫主义强调感性;古典主义强调创造物,浪漫主义强调自然物;古典主义 强调服从,浪漫主义强调自由;古典主义强调共性,浪漫主义强调个性;等等。这些都使浪漫主义文学有了 与古典主义截然不同的面貌。从总体上看,浪漫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想主义,虽然其中有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之分,其理 想或者指向未来,或者缅怀过去,但其灵魂是理想。(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和浪漫主义一样,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在文学活动发生的初期就存在了。但作为文学思潮,则是 19世纪初以取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态出现的。这时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社会
10、矛盾更加 激化。这时的哲学背景也不同于前一时代,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孔德的实证主义, 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的流行等,都深深地影响了作家的创作。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有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起初,现实主义作家和浪漫主义还难分界限。甚 至有些作家同浪漫主义作家一起反对新古典主义的种种戒律,在创作上沿用浪漫主义的题材和手法。不少曾 为现实主义开辟道路的作家甚至是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后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 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 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下,
11、现实主义作家主张冷静地观察和批评资本主义的弊病和矛盾,客观地描写社会生 活,从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关系中揭示社会的罪恶根源。这样,以如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 为特征的现实主义,就逐步代替了浪漫主义,成为主导的文学思潮。对现实生活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和 解剖;注重塑造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典型形象;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内在本质做出概括;采取写实手法,对现 某生活作精确细致的描写;追求结构的严谨和语言的朴素,等等,都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主流观念。(四)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阶段,各种激化的矛盾愈演愈烈,
12、直至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对于文明和秩序的摧毁无情地打破了人们 的幻想,传统的价值观念崩溃了。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出现了形形色色、不可胜数的派别,如象征主义、表 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黑色幽默、未来派、意象派,等等。晚近以来, 不同派别的更替时间越来越短,新派别的诞生也越来越快。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逐渐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同现代西方 种种反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有密切关系,包括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 直觉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等。从西方文学的
13、发展来说,现代 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也是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衰落以后文学创作寻求出路的表现。在现 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不同于浪漫主义,它往往对以往长期成为盲点的心理功能予以高 度重视,“意象派”以呈现内心意象为目的,“印象派”以捕捉瞬间印象为宗旨,“意识流”主张按照主观 意识的流程来结构作品,“新感觉派”主张通过刹那间的感觉来认识事物,等等;强调重视人内心的非理性 意识,如生理本能、原始冲动、神秘体验、潜意识、梦幻等现代主义文学反对客观地反映外部世界。不同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认为试
14、图在文学作品中恢 复被视为外部世界运行规律的逻辑和秩序的做法是荒谬的,在它看来,那样做恰恰是对于外部世界的歪曲和 篡改,因为世界本来就是混乱无序、荒诞不经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逻辑和秩序;现代主义文学主张表现在 个人的神秘体验和深层意识中窥伺到的现实,他们通过神秘体验和深层意识所把握到的东西,则是上帝和神 的启示,这就是说,在现代主义文学看来,上帝和神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现代主义文学普遍带有鲜明的哲理意味,倾向于从某种哲理出发来建构作品,直接为表达既定观念服务。 所以,从传统观念看,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有机性往往较为欠缺。情节支离、场面破碎、人物怪诞等现象比 比皆是。这都与作家过分关注哲理性主题有关
15、。现代主义文学不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显示主题,而是以观念支 配着人物行动,表现哲理成为创作的核心。在艺术手法上,现代主义文学极尽标新立异之能事。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把艺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视为最 高的艺术追求,力图借此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打破艺术门类的划分,不拘一格地借鉴其他艺术样式的手法, 大量采用象征、隐喻、寓意、暗示、比拟、夸张、变形、反讽等手法,运用意识流动、内心独白、时空侄U错、 跳跃叙述等方法。诸如此类的刻意创新为文学创作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往往将文学创作视为一种随心所 欲、放任无度的游戏。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看,反传统都是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最主要特征。总结:逻辑上,文学思潮是高于创作方法
16、的一个理论形态。创作方法层面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更为突出的是作家个人具体的创作技巧手 法。而文学思潮意义上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则更强调这些概念所以产生的深层历 史原因,以及历史倾向性影响下的作家的思想方法、审美原则、审美观念。【例题单选】古典主义思潮流行于()。A. 17世纪的欧洲B. 17世纪的亚洲C. 19世纪的欧洲D. 19世纪的亚洲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0。第六章一、文学风格与意义3点形成一一自发论.决定论、教习论二、形成及主要类型多样性形成僚因* 三.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统一性总结:一.文学流派的概念第二节文学流求/:/
17、 二、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方式一、文学思潮的界定*第三节文学思潮/: Z 二、主要文学思潮介绍俐黑格尔也强调作者对题材.、体裁的适应问题,他耍求风格应当体现出对题材、体裁的独特处理。也正是 在黑格尔的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以“沉郁顿挫”来概括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既体现了作家的主体与内容因 素,也体现了对象与形式因素。吕莫尔认为,风格是“一种逐渐形成习惯的对于题材的内在要求的适应”。 如果作者只表现个性而不顾对象,这不是独创性,而是作风。应当认识到: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 所表现出的独特性是风格有机性的必要保障。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风格是文学作品中作家独特的言语形式;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显现
18、,是文 学作品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所显现的独特性【名解】。()文学风格的意义首先,从创作角度看,文学风格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选择】。古今中外出现过的作家难以计数,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作家的任何时 期的任何作品都能够呈现出独特的文学风格。事实上,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文学风格涉及的因素是动态的。再天才的诗人,他的作品风格也有一个逐 渐清晰的过程。风格不是天生的,它是在作家一定量的认真创作之后,才终见形成的。理论上,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风格是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因此,注重作品风格,是一个作家创作中 的重要课题,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学创作中的重要课题。从这个角度看,风格是
19、优秀作家努力追求的一 个目标。风格是创作独创性的必然结果。风格是确保文学艺术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风格总是以艺术的独创 精神为其精髓的。风格意味着对传统的超越,对他人的超越。一种风格的出现,往往代表着文学上升到一个 新的阶段。文学创作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文学风格的独特性要求作家对创新之于文学创作的意义要有充分的认 识。一个不能对现实有独特分析理解的作家,一个不能对现实做出独特反映的作家,一个不能开拓现实新视 角的作家,一个不能对艺术形式有突破的作家,都很难说是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文学家。如果说杜甫诗风的形 成与他在新体诗形式上的锻炼密切相关的话,李白“豪放飘逸”诗风的形成则得益于他对古体诗各种
20、形式的 大胆突破。可以说,风格能够促使艺术家不断加深自己的人格修养和艺术修养,繁荣艺术创作。其次,从鉴赏的角度看,文学风格也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风格是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必然 诉求。欣赏者的艺术趣味是多种多样,而又经常变化的。风格与艺术魅力往往是相联系的。一部没有风格的 作品,可能因其内容的某种因素轰动一时,但是往往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没有让人反复咀嚼、回味的艺 术价值,不久之后就可能在读者心中消失。风格有助于文学审美作用的实现与发挥。对不同作家风格的品味能使读者的精神领域充实和丰富起来, 伟大作家的人格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品的独特格调,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吸引力,它吸引着读者
21、 去阅读、咀嚼、回味。因此,一个时代文学风格的多样化,又是一个时代的文学能够吸引人和能够充分发挥 审美教育作用的重要因素。再次,从评论的角度看,对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也必须研究其风格。风格研究是作家作品研究领域的重耍课题。风格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一个作家的创作道路有深入细 致的了解,对他的创作特色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而且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不同作家在文学发展历史上的审 美价值,从而正确地总结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风格也是当代作家论的重要内容。文学活动不仅仅有历史价值,还存在极大的现实意义,对作家作品进 行当下的审美批评也必然面对风格批评。理论界对于那些流于形式、一味模仿、满足低俗、无病呻吟的作品
22、, 有责任从积极的创作角度提出风格化的要求。二、文学风格的形成及主要类型(一)文学风格的形成【选择】历史上,针对风格形成的理论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发论:认为文学家的风格的形成是与生俱来的,是不自觉不期然而形成的,正如一个人的器质、 禀赋、天才等是先天规定了的。尽管不能说人天生就具有某种文学风格,但是造就这种风格的心理的、行为 的、神经的活动“图式”是早已具备了的,作家后天的发展只不过是对这种“图式”的充实罢了。自发论的观点以为,天才的文学家稀少,大文豪都不是用什么教育模式复制出来的,种种现象都说明: 风格是“天生”的。古希腊时期的气质类型说、巴普洛夫的神经活动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均
23、在一定程 度上为自发论提供了理论依据。(2)决定论:认为文学家的风格的形成完全是由于时代、社会、民族、文学发展的实际状况等后天因 耋对文学家陶冶锻炼的结果。不仅作家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是由外部客观条件决定的,就是作家的审 美情趣、文学观念、艺术知觉也是由后天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决定论认为,作家的个性完全由后天社会环境状况决定,甚至连最基本的“男性性格特征”、“女性性 格特征”,也很少是生物遗传的结果,而是由婴孩出生以后的社会观念、人事关系造成的。在决定论看来,一个人的容貌也不尽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所受到的教养以及密切接 触的伴侣、亲人的交往有密切的关系,人是一架受动的机器,是
24、一块待涂抹的“白板”。行为主义心理学为 决定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3)教习论:认为风格可以通过教育、练习的方法获得。风格是作家在持久不懈的艺术创造实践中逐 渐形成的,它具有很强的艺术实践性,它既和作家先天因素的不懈追求有关,也和作家后天所遇的历史条件 诸因素有关。如果说风格是天生的,何以风格又是多变的呢?如果说风格完全由后天环境决定,何以同一环 境中又走出风格各异的作家呢?教习论认为,人是人自己通过实践将自己创造出来的,风格也是如此。小结类别特征理论依据自发论先天气质类型说、巴普洛夫的神经活动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决定论后天行为主义心理学教习论先天+后天实践可以看出,以上三种理论都不同程
25、度地揭示了风格形成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都有一定的道理,对于人们 进一步认识风格的形成均有启发作用。虽然人们一直认识到,对文学风格形成的问题,很难进行实证个案的 推演,即便允许实证个案的推演,也很难具有普适性,但是,这不是说人们不能对形成风格的主要因素有一 个大致的共识。当代理论界,主要从客观、主观两个方面来讨论影响风格形成的因素。客观因素主素包括: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社会习俗、学术思想、文艺风尚、民族文化传 统、读者的审美需求与欣赏习惯,等等;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作家的生活经历、人生态度、艺术修养、心理气质、审美情趣,等等。应当说,当代理论针对形成文学风格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的探究是比
26、较丰富的,这些探究都揭示了文 学风格形成的许多重要问题。与当代的研究相比,古代理论家的研究往往以简约清晰的特点获得其难以替代的理论价值。刘勰针对风 格形成的讨论,一直被认为是凝练经典的。他说,不同的作家,“才有庸儒(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 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铢,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谄,文苑波诡者矣”(文心雕龙体性)。意思是说,文坛上的文章风格,为什么就像云气的变幻一样,多彩多姿,各异其趣呢?那是因为作家的 才能有平庸的,有杰出的;气质有刚强的,有柔婉的;学识有浅薄的,有渊博的;习染有雅正的,有浮靡的。 作家主观方面的才、气,和客观方面的学、习,都是性情所形成、习俗所陶冶的结果。刘勰既看到了
27、先天情性所锯的一面,又肯定了后天的陶染,认为“才”、“气”与“学”、“习”必须 有机统一为作家的创作个性才能进一步形成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刘勰进一步认为:“故辞理庸儒,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 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文心雕龙体性)作品文辞情理的平庸或突出,离不开 作家的才能;作品风格和趣味的刚健或柔婉,不会和作者的气质有差别;作品用事述义或浅或深,也不会和 作家的学识相反;文章体制的雅正或浮靡,很少会和作家的习染相反;作家凭着自己的创作个性写作,作品 正像他们的面貌一样,各异其趣。刘勰将“才”、“气”、“学”、“习”之于风格形成的重要性论
28、述得精当而深刻。“才”、“气”与 “学”、“习”必须有机统一为作家的创作个性,才能进一步在作品中形成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总括来说,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作家只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他的创作才能有自己的 独特性。换句话说,作家只有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独特的个性气质、人生态度、社 会理想、审美意识和艺术才能等精神特点,才能有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独特发现和独特创造、独特表现,才 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文学风格的主要类型【选择】古今中外的理论家都曾经尝试着对文学风格进行分类,并企图说明各种类型的风格的审美特征。作为初 学者,应当了解其中一些较有影响的类型划分。西方一一
29、“三分法”代表具体划分安提西尼崇高、平庸和低下黑格尔严峻的风格、理想的风格和愉快的风格威克纳格智力的风格、想象的风格和情感的风格我国古代代表具体划分刘勰文心雕 龙体性1 .八体:一日典雅,二日远奥,三日精约,四日显附,五日繁缗,六日壮丽, 七日新奇,八日轻靡。2,还进一步揭示了八体的系统关系一一“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 与轻乖”,力图建构一个风格系统。皎然诗式19种诗歌风格:高、逸、贞、忠、节、志、气、情、思、德、诫、闲、达、悲、 怨、意、力、静、远。司空图二十四诗 品【选择】把诗歌风格分为24类:雄浑、冲淡、纤稼、沉著、高古、典雅、洗练、劲健、 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
30、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 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事实上,中西方美学中,对文学风格的划分最有影响的是两分说,其中以“刚柔说”影响最大。明确以 阳刚、阴柔来界说艺术风格的是姚鼐,但是,其发端可以追溯到曹丕的典论论文,他说:“文以气为 主,气之清浊有体。”至清代,姚鼐从美学的高度将风格划分为阳刚和阴柔这两种基本形式。他在复鲁絮非书中说:“闻 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将姚鼐所论和西方美学理论中的美感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会发现,西方美学理论中的“壮美”与“优美” 的范畴和“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范畴基本上是一致的。至清代,姚
31、鼐从美学的高度将风格划分为阳刚和阴柔这两种基本形式。他在复鲁絮非书中说:“闻 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 a温契司脱的文学批评原理一书也认为,风格的最高标准一是雄伟,二是优美,并认为雄伟为上乘, 优美次之。东西方风格研究中的这种惊人的相似,充分说明了 “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壮美”和“优 美”这种划分是有着深刻的内在依据和规律性的。运用现代美学理论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到这两种类型的风格在表现对象与美感 特征上都有巨大的区别。表现对象美感特征阳刚是自然界中力量和体积巨大而奇特、怪异的事物,社会生活中艰苦卓绝,为求以
32、悲壮感之美真理而不t昔赴汤蹈火的斗争。动态美。为基础阴柔自然界中小巧轻盈、清丽秀雅的事物,社会生活中美好、安宁、和谐的场景和以愉快感之美人际关系。相对静止的美。为基础两分法虽然简单,却有很大的包容性,文学史上很多具体的风格,大体上都可以归入到“阳刚”和“阴 柔”两大风格模式中。应当看到,人们对风格的区分,是相对的。姚鼐自己也认为两者不可绝对,他更提倡 刚柔相济。他明确地说:“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 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刚者至于债强而拂戾,柔者至于 颓废而闲幽,则必无与于文者矣。”(海愚诗钞序)在他看来
33、,阳刚和阴柔都是美,但应相济互补,否 则会发生偏执,走向极端。针对文学风格的分类问题,我们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风格类型”实际上是风格审美形态的类 型,具体作家的风格总是各呈异彩,各有千秋的,“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姚鼐复鲁絮非书)。 试图对所有的文学风格的审美形态进行分类,既无必要更没有可能。正因如此,我们说阳刚和阴柔的两分法 在所有分类中的概括性极大,它是风格审美形态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对风格进行积极的分类研究,目的是能够揭示不同风格类型的审美价值,能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风格进 行具体的研究。不同类型的风格的审美价值是读者们普遍关注的。阳刚的风格给人以悲壮、豪迈之感,阴柔 的风格给人
34、以愉悦、清丽之感,飘逸疏野的风格可以令人感到奔放与自由,沉着含蓄的风格可以启人蕴藉与 深思,等等。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等著作就是探索不同风格审美价值的经典之作。【例题单选】司空图的作品把诗歌风格分为24类的是()。A.二十四诗品B.典论C.文心雕龙D.诗式正确答案Ar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H7。三、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关于文学风格的多样性文学风格的多样性是文学发展的总趋势。风格多样性在质上强调风格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在量上强调风 格的丰富性和无限性。作家作品风格的多样性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1 ,风格多样性的表现一一2点首先,不同的作家,风格各异。比如,李白以豪放飘逸著称,杜甫以沉郁
35、顿挫名世,普希金崇高恢弘, 乔伊斯幽深细密,等等。即便是风格趋于一致的作家,各自深层的创作个性仍然是独特新颖的。胡应麟曾对前代诗人诗作都具有“清丽”诗风的情况作过如下分辨:“靖节清而远,康乐清而丽,曲江 清而澹,浩然清而旷,常建清而僻,王维清而秀,储光羲清而适,韦应物清而润,柳子厚清而峭,徐昌谷清 而朗,高子业清而婉。”(诗薮)即他们的诗都有“清丽”的一面,但是却各具特色。其次,同一位作家,其风格也是发展变化的。陶渊明有淡泊明志、静穆悠远的一面,也有猛志常在、金 刚怒目的一面;苏轼有“惊涛拍岸”之豪放一面,也有“相顾无言”之婉约一面。杜甫的诗作,总体看是沉 郁顿挫的诗风,但是,在具体的诗作中,
36、也有清丽之作、质朴之作、壮美之作。针对杜甫,胡应麟分析得非 常好。他说:杜诗“正而能变,变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得众调”,“精粗巨细,巧拙新陈, 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诗薮)。可见,风格的多样性不但取决于作家的独创性,也取决于作家创作个性的丰富性。这正是伟大作家艺术 上高度成熟的标志。2 .形成风格多样性的基本原因【简答】(1)一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为文学风格的多样性提供了现实基础。屠隆在与王元美先生中说“今 夫天有扬沙走石,则有和风惠日;今夫地有危峰峭壁,则有平原旷野。借使天一于扬沙走石,地一于危 峰峭壁,江海一于浊浪崩云,人物一于戈矛叱咤,好奇不太过乎?将习见者厌矣。
37、文章大观,奇正、离合、 瑰丽、尔雅、险壮、温夷,何所不有? ”可见,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为文学风格的多样性提供了客观基础。 虽然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多姿多彩,不能直接形成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但是它却是文学风格多样性的外在 原因。(2)二是处于不同国家、民族、阶层、团体、年龄的读者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呼唤多样的文学风格。 读者的兴趣与爱好是多元的,社会对精神产品的消费要求也是多样的。不仅不同的读者会有多种要求,即使 是同一个读者也会有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古今中外不同的风格类型,正适应了各种不同审美群体的不同审 美需求。审美需要的多元化和审美趣味的多样化,既对文学风格的多样化提出了高要求,也为作家各展
38、所长 提供了广阔天地。(3)三是作家多样性的创作个性,决定了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千姿百态的,即使是 同一个作家,其创作个性也不是凝固不变的。一个有追求的作家是不满足于单一风格的,无论与别人相比, 还是与自己相比,都会力图体现新的面貌。如楚辞中的“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辨,绮靡以伤情;远游、 天问,康诡而慧惠巧;招魂招隐、大招,耀艳而深华。”(刘勰文心雕龙辨 骚)这说明屈原及其创作群体的创作个性是多样化的。前文我们在分析杜甫的创作时,也揭示了这一点。文学史的大量创作事实告诉我们,越是伟大的作家,其创作个性的丰富性潜力越大。苏轼批评那种创作 个性单一凝固的现象为“荒瘠斥卤之
39、地”上的“黄茅白苇”(苏轼答张文潜书)。【例题简答】简述文学风格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正确答案(1) 一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为文学风格的多样性提供了现实基础。(2)处于不同国家、民族、阶层、团体、年龄的读者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呼唤多样的文学风格。 (3)作家多样性的创作个性,决定了文学风格的多样性。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0。(二)关于文学风格的统一性尽管文学风格能够积极地呈现出其多样性的一面,但是,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到,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不是 绝对的,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与文学风格的统一性是相互关联的。个别中总是包含着一般的东西。多种多样 的风格中也必然会同时体现出某种共同性的东西,这就是文学风格相对的统
40、一性。文学风格的统一性既包括 某一作家个体风格的统一性,也包括不同作家形成的群体风格的统一性。茅盾曾这样评论鲁迅的小说创作:“金刚怒目的狂人日记不同于谈言微中的端午节,含泪微笑 的在酒楼上亦有别于沉痛控诉的祝福。风波借大时代中农村日常生活的片段,指出了教育农民 问题之极端重要,在幽默的笔墨后面跳跃着作者的深思忧虑和热情期待。涓生的手记则如万丈深渊,表 面澄静、寂寞,百无聊赖,但透过此表面,则龙蛇变幻,跃然可见。”但是无论具体作品的风貌格调有何不 同,“一眼看去,便有他的个人风格迎面扑来”,这便是“洗练、峭拔而又幽默”的统一特征。这就说明,在成熟的作家作品中,一方面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另一方面
41、又必然包含着一种统一的基 调,有一种主导的风格。这是作家创作个性中相对稳定的因素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作家作品风格的统一性。同时,由于作家群体创作共性的存在,作家创作个性中往往也渗透了群体的这种统一性。个人风格中也 体现出时代、民族、地域、流派等的群体风格。关于流派风格的问题将在下一节中具体展开,这里着重谈谈 时代、民族、地域等方面的情况。1 .时代方面时代风格是时代精神在文学作品风貌上的反映。一定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 时代精神,造成丹纳说的“精神气候”。当体现这种时代精神的审美要求反映到文学创作中来,就会使同一 时代的作家风格带有某种共同的时代特征,形成一定的时代风格。如
42、古人论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 时期四种风格,从中就可以看出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对风格的影响。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云:“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 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 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他所举的不同时代诗人的写景名句,如,王湾的次北固山所表现的开阔博 大,进取向上,于良史冬日野望寄李赞府所表现的动荡不安、萧条意气,温庭筠商山早行所表现的 对日常生活狭小天地的兴致,正表现了 “盛、中、晚界限斩然”的不同时代的风格。2 .民族方面民族风格是民族特点在文学作品风貌上的反映。每个民族都有
43、各自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语言,不同 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审美要求。当这些特点反映到文学创作中来,就形成了这一民族的独 特风格。文学的民族风格涉及的因素很多,语言、地域、文化、题材、体裁、手法等都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民族 风格。但是,有必要认识到,构成民族风格的关键还是特定的民族精神和审美心理。果戈理就此有清晰的表 述:“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绘农妇穿的无袖长衫,而在于表现民族精神本身。即使诗人描写完全生疏的世 界,只要他用含有自己的民族要素的眼睛来看它,用整个民族的眼睛来看它,只要诗人这样感受和说话时, 能使他的同胞感觉到,似乎就是他们自己在感受和说话,那么,他在这时候也可能是民族
44、的。”3 .地域方面地域风格是某一地区的生活环境、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有过一则有趣的表述:“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这里明确了地域对于风格的影响。南北朝民歌,因地域不同,风格迥然不同,一为“骏马秋风冀北”,豪放爽朗,慷慨激昂;一为“杏花 春雨江南“,清新秀丽,柔婉含蓄。从文学创作的实际来看,许多作家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地域风格色彩,赵 树理的“山药蛋风格”,孙犁的“荷花淀风格”,老舍、刘绍棠、邓友梅的“京味儿”小说,贾平凹、陈忠 实的西部文学风味,都显示了文学风格的地域特点。
45、除此之外,阶级、年龄、性别等因素都可能因某种一致性而形成一定的作家群体风格,从而形成群体 风格的一致性。同时,一种文体自身的特点发展到相当的水平,产生迥异于其他文体的特殊美感效果,也就 会成为文体风格。通常说的悲剧风格、喜剧风格、杂文风格、抒情风格等,就属于文体风格。文体风格在 具体作家的作品中得到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表现,这也在文体层面造成群体风格的一种统一性。也应该看到,群体风格的统一性不一定是同一群体作家都具备的。例如,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精神 的作家作品才具有时代风格,能够把握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家才能体现民族风格。同时,群体风格在每个作家 作品中的体现也不是一样的,有内容和程度等方面的
46、差异。【例题判断】地域风格是某一地区的生活环境、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家作 品中的表现。r正确答案正确(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3。第二节文学流派一、文学流派的概念二、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方式一、文学流派的概念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如果说文学风格是个体的作家创作发展成熟的 标志,那么“文学流派”的产生,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文学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可以说, 风格成于个人,流派建于集体。一般认为,所谓“成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文学进入了自觉时代。在文学还是其他精神活动的附属物 时,是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流派的。就我国的文学史来说,真正
47、的文学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出现于魏晋 时代,而魏晋时代的中国文学正是自觉时代。二是指作家有了创作的自觉意识。即使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如果作家各自为战,也难以形成文学流派。 只有当一批作家的创作有了一定的自觉意识,才有可能形成文学流派。本节主要讨论文学流派的概念、文学 流派的形成及主耍类型等问题。所谓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一些文学观念、创作倾向、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相近或相同的作 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作家群体【名解】。从文学观念上看,它应当是独树一帜的;从创作倾向上看,它在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上,强调新颖性与 特征性的统一;从艺术追求上看,它应当已经拥有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和一批实绩 卓著的作家群;从美学风格上看,它应当显现出鲜明的流派风格。认识流派风格对于文学流派的重要性是理解文学流派含义的一个关键。首先,流派风格的统一性是文学流派得以存在的标志。同一流派的作家作品之间的共同因素可能涉及 观念、题材、体裁、创作方法、语言、地域等,但是,所有共同因素中,流派风格的统一性是最鲜明的标志。 进一步说,风格固然是形成流派的决定因素,但必须在众多作家各自的独创风格中表现出大体一致的共同倾 向,也就是说必须在风格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上,即在风格的多样性的统一上独树一帜,才能形成流派。换 句话说,流派风格中的统一性,是判断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