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声声慢》课件(共31张)+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9课《声声慢》课件(共31张)+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声声慢》课件(共31张)+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9课声声慢课件(共31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李清照后期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感受词人作品中 的别样“愁”情。通过倾听配乐朗诵,感受诗歌节奏与感情基调,深 入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特定属性,学习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 诗歌情感的方法。找出词中重要意象,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 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的哀愁,感悟词人坚韧孤高的灵 魂。文化传承与理解品味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在学习优秀诗词中体悟、浸染, 提升文化品位。核心素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兴
2、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开朗活泼随堂检测(2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 ”这句寄寓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寄寓作者昔盛今衰的个人身世之感。想当年,在都城 开封,生活富足,夫妻成双,饮酒赏菊赋诗,何等畅游风雅,而今夫 死国亡,思之令人怆然。【解析】作者睹物思情,引发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答案】国家亡和丈夫之死。【解析】作者最伤心的莫过于丈夫死、国家亡。声声慢教学 设计课题声声慢【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李清照后期人生际遇对其词 作风格的影响,感受词人作品中的别样“愁”
3、情。通过倾听配乐朗诵, 感受诗歌节奏与感情基调,深入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思维发展与 提升掌握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特定属性,学习抓住诗歌意象去品 味诗歌情感的方法。找出词中重要意象,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 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李清照夫 亡家破、饱经忧患的哀愁,感悟词人坚韧孤高的灵魂。文化传承与 理解品味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在学习优秀诗词中体悟、浸染, 提升文化品位。【教学重点】1.渗透诗词诵读指导,借助联想、想象,将词人 选取的意象所构造的画面在脑海再现,实现与词人审美的认同。2. 掌握叠词的妙处。3.深入研读词作,探索词中意象的特点和组合方 式,体味词中的“
4、愁二【教学难点】1.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2.由词及人,突破 文本显性层面,进入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 深刻意蕴和词人坚韧孤高的灵魂。【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方法】听读法、合作探究法、梳理归纳法、知人论世法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熟读声声慢,回顾已学李清照词作如梦令及 词人生平事迹。一、情境导入观看水墨动画,回顾李清照生平事迹。齐读如梦令,概括字 里行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这首词的风格怎样?明确:开 朗活泼、无忧无虑、尽兴晚归的少女;风格清新明快。二、知人论世(一)词人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土,汉族, 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
5、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 第一才女”之称。善用白描,语言清丽。有漱玉词辑本。宋代王 灼:易安居土,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 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 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碧鸡漫志卷二这 段话很好的给我们介绍了李清照以及她的一生。李清照出生书香门 第,早期生活优裕,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 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 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词作内容,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后
6、期多悲叹身世,凄苦哀婉,深沉忧愤。创 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 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染病逝世,辗转南方逃亡避难中又丢失大 量珍爱的文物、古籍。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凄凉,词人尝尽颠 沛流离的苦痛,写下这首声声慢。三、解题声声慢,词牌名,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慢,就是慢词,其 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此调风格 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代表作品有李清照声声 慢-寻寻觅觅、辛弃疾声声慢-开元盛日等。四、整体感知吟哦讽诵1.范读正音,划分节奏:戚qi 乍zhd暖还huGn 寒 三杯两盏zhin憔悴cui 2.自由朗读,明
7、确朗读注意点: 字音准确,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情感忧愁3.集体朗读,思考:这 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明确: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 光景,状况。“这指代什么?(“乍暖还寒时候”、“晚来风急”、“雁 过也,却是就是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等情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五、阅读探究一一“愁”初读一一怎样入愁?明确:提
8、笔哭诉一一悲苦愁绝!(连用7组 叠词,强化感情基调。)寻寻觅觅 动作、神态:寻觅无果,若有所 失冷冷清清 环境:处境冷清,心境清冷凄凄惨惨戚戚 心情:悲 愁哀伤明确:1.叠词,一般指的是含有重叠字的词。形式分为六种: AA式(单字重叠)“青青”“悠悠”“呦呦”“明明”“暧暧”“依依 ABAB 式(两字重叠)“火红火红” ABB式(三字后重叠)“亮晶晶” AAB 式(三字前重叠)“咕咕叫 AABB式 “干干净净” A里(头)AB 式 “糊里糊涂”“呆头呆脑” 2.叠词的作用:(1)使描述对象形 象化。(2)使情感抒发丰富化。(3)使语言表达韵律化。3.叠词的 运用:(1)摹声音(2)着颜色(3)
9、绘形体 (4)写动作 (5) 传感觉4、从声调上来看,寻寻觅觅(平平仄仄)冷冷清清(仄仄平 平)凄凄惨惨戚戚(平平仄仄平平),音调经历了升、降、升、降、 升的起伏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仿佛女主人公一边寻觅, 一边低声细雨,自泣自诉,具有一种徘徊低迷、婉转凄楚的音乐美, 契合诗歌的情感基调。(二)再读一一愁象如何?意象:寄托主观 情感的客观物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明确:1. 酒:并非酒淡,而是愁浓,“淡酒”反衬浓愁。2.风:渲染愁浓,写 出晚年凄凉惨
10、淡。3.雁:托物寄情。4.黄花:比喻词人憔悴的容颜, 暗示孤苦飘零的处境。5.窗:借代家室,孀居之愁。6.梧桐、细雨: 动静结合,衬托独居的孤清寂静。7.黄昏:暗示内心痛苦郁闷。注 意:1.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意象有着特定内涵。(酒一愁;秋风一渲染 愁情;雁一怀乡之思,音信之盼;黄花一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窗一 借代家乡、家室;梧桐一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雨一哀伤、愁绪 绵绵的象征。)2.作者心情不同,相同意象会传递不同情感。(战地 黄花分外香;长空雁叫霜晨月。)思考:词中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氛 围?它们怎样表现作者的愁绪?明确:冷清、凄苦、哀愁的氛围; 画面中的人物把愁象串连起来,直接抒情和借景抒
11、情,突显愁思之深。(三)三读为何生愁?李清照生平大事记:1127年:金灭北 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H29年:赵明 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1130年:在越州、台州、 黄岩、温州之间漂泊。H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 身,几欲丧命。H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 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51-1155年:没有子嗣,凄 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明确:人生际遇对词人作品的影响一一祸 不单行,孤苦飘零。(由亡国到丧夫,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 总结:国愁一一亡国之恨 家愁一一沦落之苦 情愁一一孀居之悲六、课堂小结这首词通
12、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词人因国破家亡、 沦落他乡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情,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刘永济在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写到“一个愁字不能了,故有十 四叠字,十四叠字不能了,故有全首。”诗人通过开篇十四叠字与八 大带有愁思的意象,表达了自己难以言说的国破家亡之愁、生离死别 之愁、孀居生活之愁。七、随堂检测1 .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0 A .初秋B .深秋C .初春D .暮春【答案】B【解析】由 “雁过、满地黄花堆积”可知,是深秋。故选B。2 .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A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 息B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C .守着/窗儿,独
13、自/ 怎生/得黑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答案】D 【解析】应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景交融的艺术效 果。故答案选D。阅读李清照的词,回答问题。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 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 而思绪又涌上心头,表现了相思之情的无法排遣。【解析】主要写 词人的相思之情。19.阅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回答下面的问 题。 (1 )“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答案】国家
14、亡和丈夫之死。【解析】作者最伤心的莫过于丈夫死、国家亡。(2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 ”这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答案】寄寓作者昔盛今衰的个人身世之感。想当年,在都城开封,生活富足,夫妻成双,饮酒赏菊赋诗,何等畅游风雅,而今 夫死国亡,思之令人怆然。【解析】作者睹物思情,引发对过去生 活的怀念。七、板书设计 声声慢 李清照一、知人论世 3. 何愁 号:易安居士 婉约词派代表 国愁一一亡国之恨 前期:悠闲生活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家愁一一沦落之苦 后期:悲叹身世 凄苦哀婉,深沉忧愤情愁一一孀居之悲 二、 词眼一一愁 1.入愁 2.愁象【背景补充】宋代王灼: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
15、文叔之女,建康守赵 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 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 晚节流荡无归。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碧 鸡漫志卷二这段话很好的给我们介绍了李清照以及她的一生。“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李清照是李格非的女儿,李格 非又是何人呢?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 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 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一说宰相王珪长女),很有文学修养。所以,我 们可以知道李清照出自书香门第,少年时期生活优裕,随父亲生活于 汴京,汴京是北宋的首都,是当时的
16、繁华都市。优雅的生活环境、浓 厚的文学氛围、加上李清照本人的聪慧,使李清照开始在词坛崭露头 角,正如王灼所说的“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她 在少年时期创作的如梦令被大家广为传诵。如梦令(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 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写的是诗人在溪中亭边游玩,沉醉在日暮景色之中,忘记 了回家的路,划船误入一片藕花之中,惊动了藕花中的水鸟。表达的 是诗人的游赏之乐。如梦令(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 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写得是诗人在酒醒之后,醉意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声慢 声声 课件 31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