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密】21诗歌鉴赏类答题模式(训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原卷+解析).docx
《【考点解密】21诗歌鉴赏类答题模式(训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原卷+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解密】21诗歌鉴赏类答题模式(训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原卷+解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诗歌文本阅读(鉴赏类试题)A基础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次蒲类津骆宾王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注】汉班超曾在蒲类津打过仗,在西域立下不朽的功勋。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和北庭。兰山:兰皋山。李陵战败投敌之处。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说明此次战争进展的不顺利,未能旗开得胜,不能凯旋;归期遥遥,不能不令人哀愁。B.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山中之路依然向南延伸,黄河之水从北面流来。这两句寓情于景,情境交融
2、。C.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抒写的是征人眼中的景色,渲染出一种边塞战场特有的悲凄、肃杀气氛。D.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成楼”,写一场战斗过后的休整时间,灶火连成一片,营垒相接,声势浩大。2 .本首诗以其积极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历来被诗论家所称道。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在这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A. “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境呼 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B. “楼上”是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 写人如征鸿离散。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冥漠中,足见词人内心的孤
3、寂悲苦。C. “蚊绡掩泪”句,用“鲸人泣珠”的典故,一写拭泪巾帕之珍美, 二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巾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D.这首鹊踏枝深美闭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 含寂寞的悲凉。(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6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2)题。(9分)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减字木兰花 竞渡黄裳红旗高举,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注 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黄裳(1044 1 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
4、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土第一。(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观词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寓情,篆香形状回环如篆,恰如人的回肠百转。B.古人鸿雁传书,秦观词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字 字句句,触目成愁。C.黄裳词上片写竞渡,“飞出”写群舟竞发、急划而来的实况,反映 了参观者的真实感受。D.黄裳词采取白描手法,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场景,读 来有身临其境之感。(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两首词营造的意境有什么不同。(6分)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醉中感怀陆 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鸩行旧,
5、白发新从剑外生。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注鹦行:喻指朝官的行列。檀槽:指乐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 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8 .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颔联怀旧伤今,抚今 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C. “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与白 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 意思相同。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 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2)
6、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除夜对酒赠少章陈师道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注少章:秦靓,字少章,与诗人交往颇密。未空:事业、生活没有落空,即言“有了着落”。(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但诗人却“身何托”,首句抑郁不平之 情劈空而来。B.首联,诗人“身何托”和客人事业生活“未空”构成鲜明对比,极 写客人的踌躇满志。C.第四句的意思是:梦中,抱负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实现;而现 实中却一无
7、所有。D.颈联对仗工整,写愁催白发、酒助红颜,形象表达了诗人愁情之深、 内心之苦。(2)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关山月李明月出天山, 长风几万里, 汉下白登道由来征战地, 戍客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白苍茫云海间。吹度玉门关。胡窥青海湾。不见有人还。思归多苦颜。叹息未应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 刘邦于此。(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土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 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
8、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B.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 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 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 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 出的代价。(2)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6分)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9分)初夏江村高启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凫
9、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注 高启(1336 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 回到青丘乡间隐居时。纬车:缄车,抽茧出丝的工具。(1)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 情状;写水鸟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表现出动物的生气 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B.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视觉 与听觉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C.这首诗一、二句交代行踪,写诗人穿着轻便的衣服,拖着轻软的鞋, 步行于江村,暗示了农村
10、生活一定是别有一番景象。五、六句写农家劳 动的生动画面。D. “渡头正见横渔艇”一句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中“野渡无人 舟自横”的诗意。(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21诗歌文本阅读(鉴赏类试题)A基础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次蒲类津 骆宾王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或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注】汉班超曾在蒲类津打过仗,在西域立下不朽的功勋。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和北庭。 兰山:兰皋山。李陵战败投敌之处。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11、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说明此次战争进展的不顺利,未能旗开得胜,不能凯旋; 归期遥遥,不能不令人哀愁。B.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山中之路依然向南延伸,黄河之水从北面流来。这两句寓 情于景,情境交融。C.“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抒写的是征人眼中的景色,渲染出一种边塞战场特有的悲 凄、肃杀气氛。D.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成楼”,写一场战斗过后的休整时间,灶火连成一片,营垒相接, 声势浩大。2.本首诗以其积极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历来被诗论家所称道。结合全诗作简要 的分析。【答案】1. D2.直抒胸臆。开头两句写因战事不顺,产生的愁苦情怀,不仅是思归念家的情愫,更是 对国家边
12、塞境况的忧虑。比兴手法。三四两句,既是写景状物,又以此比兴。写山路条条,通往京城,和黄河源头 水流千里,最终流向中国腹地,表明征人们始终心系国家的忠诚。借景抒情。五至八句,写边境战场凄寒肃杀的景色和烽烟直逼戍楼的紧急场景,表达了边 关将士们严阵以待、奋起迎战的决心。用典。最后四句,借班超在西域克敌制胜立下功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崇尚勇武、建功立 业的渴望;借李陵战败投敌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鼓励和宁死不屈的气概,同时 也对郭待封这类人的讽刺。【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 “战斗过后的休整时间”错误,这两句写行军路上,灶火连成一片,营垒相接的浩大声势。 故选D。
13、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起首两句“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说明此次战争进展的不顺利,未能旗开得胜,不能凯 旋;归期遥遥,不能不令人哀愁。这里的“愁”直接抒发情感,不仅仅是个人的思亲念友恋乡, 更主要是战争的发展形势无法令人乐观。敏感而富有侠气的诗人,不能不为国家和民族而担 忧哀愁。接着三四两句“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并不完全是状物写景,而兼有比兴之意,内涵极其 丰富复杂。自南来的山路还条条连着中原土地,通往京城。而离家万里的征人,眼望着归路 不能归,却还要像北去的流水一样不断向前开拔;另一方面黄河源头的水流千里,据说还潜 行地下,但终归流向了中国的
14、腹地。征人们的心也如同这流水一般,不论奔赴哪里,始终系 念着祖国家园,这是天性使然。这是使用比兴手法。然后看五到八句,“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抒写的是征人眼中的景色,渲染出一种边塞 战场特有的悲凄、肃杀气氛。“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这里利用细节描写给人身临其境 之感。行军的路上,灶火连成一片,营垒相接,声势浩大。这里没有直接写人的活动,但千 军万马已跃然纸上。传递战报的烽烟直逼戍楼,一个上字,战火之紧急不言而喻。这两句 借景抒情,描绘出蒲类津宿营的真实状况,抒发边关将士的决心。最后四句,“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写交战前夜诗人的情感。汉班超曾在蒲类津打过仗, 在西域立下不朽的功勋。诗人
15、渴望能出现班超式的英勇人物,克敌制胜,赢得功名利禄。结 尾”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是借汉李陵战败投敌之事表示宁死不屈的气概。按旧唐书 薛仁贵传记载,将军郭待封尝为都城镇守,但为耻居薛仁贵之下,不听从薛仁贵指挥,以 致贻误战机,一败涂地。这首诗也有影射此事之意。这是用典抒情。在这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D.满
16、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鞋。秋日送别骆宾王寂寥心事晚,摇落岁时秋。共此伤年发,相看惜去留。当歌应破涕,哀命返穷愁。别后能相忆,东陵有故侯。【注】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求陵侯。秦破,为布农,贫,种瓜于长 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实写秋天的寥落,点染了离愁别绪,使全诗笼罩在伤感的氛 围之中。B.第三、四句用“伤”字和“惜”字直接抒发诗人的离愁别绪,同时感慨年华老去,青春不再。C. “破涕”表明诗人送别友人,虽然心中充满不舍,满怀悲戚,但仍然告诫自己要保持乐观 的态度。D.诗歌对仗工整
17、,语句平淡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把离别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沉, 耐人咀嚼。4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3 . C4 .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的惆怅;年华逝去、处境困顿的悲慨。【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C.“但仍然告诫自己要保持乐观的态度”错误。“当歌应破涕”中,“应”为“应该”之意,结合后 句“哀命返穷愁”分析,诗人虽然认为对酒当歌之时应该不再悲伤,但是由于自己处境困顿, 怎么也无法摆脱这种愁绪。故选C。4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诗是骆宾王闲居齐鲁后期所作,诗人寄迹他乡,生活艰难,再加上在这萧瑟的秋季与友人 分离,怎能不
18、心生伤痛呢?诗人用“伤年发”抒发年华老去的忧伤;“相看惜去留、别时留恋 万分,不忍离别,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哀命返穷愁”中的“穷”,点明处境困顿, 结合背景可知诗人抒发了处境困顿的悲慨;“别后能相忆”则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与自己内心 的悲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晚度天山有怀京邑骆宾王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注】此诗作于诗人出塞第二年。漂梗:即泛梗,指生活动荡不定。典出战国策赵 策。瓜:指瓜时,即瓜熟之时。典出左传庄公八年;后代称任取期满,等待移交之 时为
19、瓜时。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应该写于作者离开京城前往边塞登上天山、对京城有所思之时。 B.首联用“忽”写出到达山顶时,见开阔之景而惊异、喜悦、思念,开宗明义,直指题目。 C.第三联写诗人行军途中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长期艰辛行军衣带变得松弛。D.尾联诗人觉得生活令人伤感,夜闻胡笳之时悲哀之情难抑,泪水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流。6 .典故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可能比原有内涵更丰富,请结合第五联简要分析。5 . C6 .漂梗指生活动荡不定,诗人借此写出其边塞生活的漂泊不定以及内心的不安。瓜时 指移交职务之时,诗人借此透露出自己渴盼任职期满、赶快踏上归
20、程的急切。【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 “长期艰辛行军”不全面,应为“长期艰辛行军和忧虑”。三联“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意为:行军途中常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为叹息、忧虑,我的衣带都变得松弛不少。 行军辛苦,忧思边人,以致形容枯槁。故选C。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运用典故表达情感的鉴赏能力。五联“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意为:旅途之中像木偶人一样漂泊不定,遥想离任满交接回 归的日子还长着呢。其中“漂梗,典出战国策赵策,指生活动荡不定。诗人此处用典不仅写出自己因从军西 域而过着漂泊不定的军旅生活,而且包含内心的不安,一个“徒”字表达出诗人的无奈。“瓜” 指瓜
21、时,即瓜熟之时。典出左传庄公八年;后代称任取期满,等待移交之时为瓜时。“归 期”写出诗人对回家的渴望;“未及瓜”颇有等不及瓜熟移交职务之意,此处用典表达了诗人 渴望任职期满、赶快踏上归程的急切。此句用典巧妙,让人觉得漂泊之人的凄凉境遇古今都是一样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晚度天山有怀京邑与各宾王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寒,弱水浸流沙。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注上苑,上林苑,汉代官苑名,此处指唐代皇宫。瓜,瓜时,瓜熟之时,出自左传庄 公八年,借指任职期满。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2、.三、四句想象丰富。眼前之景让诗人想起了京城美景,紧扣了第二句中的“想物华工8 .五、六句写行军途中,诗人感慨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诗人叹息衣带都跟着自己遭罪。 C.七、八句描写了塞外悲壮、凄凉的景象,形象地回答了五、六句中的“叹”“怜”二字。D.九、十句巧妙用典,诗人写人在旅途,漂泊不定,想到离任满交接回归的日子还很长。 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的含意和所蕴含的情感。【答案】7. B8.含意:这种生活令人心思断绝,每当夜里听到那悲凉的胡笳之音,就禁不住潸然泪下。 情感:边地环境艰苦、凄凉,行军旅途艰辛,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思念之情;生活漂泊 不定,不知归期是何时,抒发了
23、诗人的伤感之情。【解析】7.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诗人叹息衣带都跟着自己遭罪”错误,应是“诗人因为叹息、忧虑,衣带都变得松弛了”。 故选B。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歌大意,理解“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的含意;然后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宁 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所蕴含的情感;最后概括,分点作答。“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意为:这种生活令人心思断绝,每当夜里听到那悲凉的胡笳之音, 禁不住潸然泪下。诗人在历数自己一路转徙的生活之后,悲哀、伤感之情终于不可抑制,随 着泪水喷涌而出。那般痛彻心扉的悲怆之情随着胡笳之音萦绕在读者心头,余韵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解密 【考点解密】21 诗歌鉴赏类答题模式训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原卷+解析 考点 解密 21 诗歌 鉴赏 答题 模式 训练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新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