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知识清单:27、行路难(其一).docx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知识清单:27、行路难(其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知识清单:27、行路难(其一).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7行路难(其一)【原文呈现】金樽(zii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zhO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画线句是中考高频考查句。【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 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 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遥想当年,姜太公磺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 受聘在商汤身边。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
2、在哪 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作家简介】 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礴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 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 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3)直接抒情。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意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 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 .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 子是:2 .行路难(其一)表现诗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诗句 是:3 .行路难中写出作者内心愁苦的语句是:4
3、.行路难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 是:5.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 心和希望:【答案】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3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4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阅读理解1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答:2 .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答:一3 .后世认为,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影响很大, 但李白的诗作却
4、能“出于蓝而胜于蓝”,请结合下面例句作简要分析。【例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鲍照拟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答:4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答:一5 .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 简要分析。答:6 .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句。答:7 .诗中的“顾” “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答:8 .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句的理解。答9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 况下引用它
5、?为什么?答:1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L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12 .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答:。13 .本诗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情感起伏变化一波三折。下面是同学整理的情感变化 图,请结合诗意,将空白处补充完整。答:14 .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唱出的最强音,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说说为什么人们在 身处逆境,失意苦闷时常常引用它来自我励志?答:15 .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答:16 .选出下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
6、的一项()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的悲苦情绪形成反差。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 “ 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政治 理想。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17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B.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C. “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D.这首诗
7、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作者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18 .下面横线处填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行路难是 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以七言为主的 诗,表现出诗人的 。A.唐代乐府壮志豪情B.唐代格律淡泊旷达C.宋代格律淡泊旷达D.宋代乐府壮志豪情19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B.“欲渡”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 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 D.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20,下列分
8、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 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 箸” “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 “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 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 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2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
9、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 “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答案】1 .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2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摆下了。因为精神苦闷,所 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 中茫然。3 .示例:李诗虽从鲍诗脱胎而来,但李诗加入了 “停杯投箸”的形象刻画和“四顾 心茫然”的心理描摩,更能生动地展现诗人苦闷的精神世界。4 .
10、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 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 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 事业。5 .“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 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 想感情。6 .诗人用“长风破浪” “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 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 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7 . “顾”意思是:看。“济
11、”意思是:渡过。8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 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9 .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 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10 .这两句话充满对现实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 怀。11 .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 叹或感慨、迷茫。12 .积极、乐
12、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 句。13 .惆怅希冀14 .因为这两句诗体现出一种奋发振作、一往无前 的精神,以及相信理想终会实现 的乐观与自信。(意思对即可)15 .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 诗人形象。16 . D (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说法错误)17 . B 18.A(选A得2分,选B或D得1分,选C不得分。)19. C (【解析】本题的考查诗歌的写作技法、内容、意境、思想感情等多个方面能 力。因而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对知识的掌握要全面而准确,解答这类选择题应从以下 几个方面着手: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
13、。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 低。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即备选项的表 述结论,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如 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ABD正确;C有误,“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渴望重新得到重用而 不是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故选:Co )20. C 21. C0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译文】巴山楚水一带荒
14、远凄凉,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 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 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 驶过,枯败的病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发。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杯 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赏析】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 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凄凉地”和“弃置身”写 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诗人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
15、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 惘的心情。前一句借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已逝的伤痛之情;后一 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久,又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 迁的感叹。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 现出他豁达的胸襟。本意是以“沉舟” “病树”比喻自己,是诗人抒发遭遇贬谪的感慨,但其中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一个普遍意义。后人用此诗 句,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尾联是点睛之笔,点明酬赠之意,表现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和坚韧不拔的意 志。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之
16、上品!【主题】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写法】(1)颔联用典故。“闻笛赋”表达深沉的怀旧之情。“烂柯人”说明自己贬谪时间 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2)颈联以“沉舟” “病树”自比(比喻),生动地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客观揭示了新陈代谢万象更新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豁达的胸怀。后人常引用这两句 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 去。(3)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悲愤),后四句(高昂乐 观),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17、。【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 是:,。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 因 世 事 变 迁 而 怅 惘 的 心 情 的 诗 句7 ,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 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4 .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的是:,O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 平的诗句是:【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 2.怀旧空吟闻笛赋,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今
18、日听君歌一曲, 5.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阅读理解病树前头万木春。 到乡翻似烂柯人。 病树前头万木春。 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十三年弃置身。1 .这是一首酬答赠言诗,是刘禹锡和(填姓名)扬州相会时所作。2 .阅读诗歌,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一致。这首诗歌情感丰富,富于变化。首联尽述诗人被放逐凄凉之地的 ;颔联则借 典故表达孤身归来、物是人非的而颈联格调却发生了质的转变,我们感受 到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诗歌的尾联,诗人在感激好友之际,也表达了共勉 之意。整首诗沉郁中见豪迈,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 的人
19、生态度,后人常用来揭示的哲理。4 .诗中写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一联是。这一联的意思是:。5 .本诗借“”和“”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 己怀才不遇、屡遭贬谪及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感叹之情。6 .诗的尾联其实是点睛之笔,不能忽略。“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 人的气概。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答:8 .诗歌第一、二联起什么作用?答:_9 .诗人用“闻笛赋” “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答:10 .诗歌第三联(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1 .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
20、所表达的感情。答:1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答:一13 .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答:14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 义。答:一15 .白居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称赞它“神妙”。这一联景、情、理结合,将思 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请你任选角度赏析此联。答:_16 .请简要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答:.17 .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体现“酬 和诗”的特点。答:18 .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通过鲜明生
21、动的形象来表现哲理。请找出这首诗歌中用具体 形象阐述道理的句子,并简要分析。答:19 .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题中的“乐天”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字。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酒宴上白居 易写了 一首诗对刘禹锡被贬遭遇表示了深切同情与关怀,诗人就写了这首诗来答谢。 B.首联两句尽写自己被贬遭遇之情,但诗人并不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 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自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来表达,使诗 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C. “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 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故贴切、感情深沉。D.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颔联,意
22、思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 展的,末来肯定比现在好。它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20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 “弃置身”则点明被 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B.颔联用“闻笛赋” “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 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C.颈联诗人以“千帆” “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 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
23、之意。全诗感 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21 .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 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B.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 贬谪请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C.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 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D.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2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凄凉” “弃置”二词,饱含诗人的心酸和愤懑之情。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语文 古诗词 知识 清单 27 行路 其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