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红树林.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红树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红树林.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红树林大雁塔小学地处的古迹大雁塔西侧,毗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创办于1960 年。整个校园细心设计规划,形成了一个绿化、美化、净化、文化的优雅 育人环境。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教工135名,学生3000多名。学校于 1978年分别经省、市、区政府批准定为省、市、区三级重点小学和对外 开放学校。1991年被确定为国家训练科研“八五”电化训练试验学校。1998年分别被国家训练部和陕西省教委确定为首批“全国现代化训练技 术试验学校“,“陕西省现代化技术试验学校”。学校屡次获得多种省、市、 区级的先进、优秀等称号。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
2、生 在阅读实践中稳固精读的方法。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 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生殖,红树林的精神。文章语言美丽生动,堪 称写景佳作,所以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积存。教学建议1 .在语言文字方面,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忙、引导学生多积存。2 .远观和近赏红树林局部,在朗读时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在朗读 时可作适当的引导和示范,当学生消失不同的感悟方式时,教师要敬重学 生的独特感受。3 .课后可安排一篇习作,写一种你了解的植物,有对这种植物的介 绍,并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教学目标:1 .熟悉并正确、标准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词。2 .理解课文
3、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缘由,能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力 量。4 .培育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育民骄傲感。5 .体会红树林悄悄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 法。教学重点1 . 了解红树林的壮丽、漂亮、奇怪,体会红树林对大自然不求索取, 悄悄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2 .能连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课文 的力量。3 .在阅读实践中稳固精读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和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1 .有这样的一个人,他喜爱森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
4、,给他留下了 很多绿色的梦,但令他从没想到的是:在大海里也有着梦幻般的森林。今 日,就让我们走进他,走进他为之沉醉和震撼的海底奇观一一红树林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认为红树林是什么样子的?(鼓舞学生大胆地想象,培育学生想象力量。然后沟通课前查阅的资 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地轻声读课文,可以同桌合作,可以小组合作,留意生字的读音,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2 .红树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 .默读课文,想一想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4 .依据课文内容,把文章分成三大局部。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 .在的心目中,红树林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
5、,是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那么,你喜爱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2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 .学生自读自悟做批注。(这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体悟的过程,学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做批注,谈理解,为下文的合作沟通做一个铺垫。)4 .合作沟通学习。(1)说说自己喜爱红树林的缘由。(2)文章的哪个局部或者哪个自然段使你有着这样的感受?抓住重 点的句段,精读理解。(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扫瞄之 后,可以选择重要的局部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远观红树林:涨潮时,红树林在海水中动态的美;退潮时,红树林的 芳馨和婀娜、绚丽多姿。近赏红树林:世外桃园。纵横交叉、盘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红树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