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完整).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完整).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演唱新东北风2、听赏喜丰年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东北风,感受东北人过上好日子那热闹、洒脱、喜悦的情景。2、乐意听赏钢琴独奏曲喜丰年,感知东北农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通过东北风的学习,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教学难点弱起小节的学习和掌握。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二、感知部分1、欣赏:家在东北提问:(1)是哪个地区的歌曲?(东北地区)(2)你对东北有哪些了解?(学生们一起话东北,谈到东北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四季 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多
2、媒体播放歌曲,视听的结合,火爆的音乐场景,让学生体会感受东北农村 的风情,及东北音乐、歌舞具有的热情奔放的风格特点。在话东北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东北。三、学唱歌曲1、导入: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东北三省不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还有非常美丽的自然 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了一方的艺术形式:幽默的东北小品、火爆的 东北二人转,都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东北民歌新东北 风。2、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范唱。并提出问题:A、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B、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学生排,老师到各组适当的指导。4、演一演五、拓展聆听留客歌六、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
3、欣赏管弦乐曲小河淌水2、认识乐器英国管3、音乐活动节奏接龙活动教学目标1、乐意欣赏管弦乐曲小河淌水,在欣赏活动中,能初步感受乐器的大气、婉约和秀美; 能用柔美的声音哼唱音乐主题曲。2、认识英国管,能辨别其音色,辨听不同乐器或乐器组演奏的音乐主题。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初步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技法,并愉快地和同学进行节奏咬尾接龙游 戏。教学重点能够乐意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音乐活动一一节奏咬尾接龙1、通过图谱的形式,形象地向学生介绍节奏咬尾的游戏规则。2、师生共同游戏,节奏由易到难、节奏型不宜太长,慢节奏进行游戏。例:xxxlxxxlxxxl X X X X I X
4、X X X IX X | X X | 师生1生2生33、教师关注学生活动,及时调控、及时评价。三、听赏小河淌水1、主题欣赏。听音乐版的与管弦乐曲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奏和回环起伏、 清新优美的旋律。了解作品背景,熟悉主题。2、全曲欣赏。带问题欣赏:乐曲的整体感受?听到了哪些管弦乐器演奏?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等等3、重点欣赏。通过再听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号、中提琴、大提琴、贝司提琴等管弦乐器,重点认识英国管。英国管是双簧管的一种,双簧管音色柔和、清悠,富有歌唱性的特点,而英国管比双簧管大, 音色饱满、富有田园风味、鼻音更重、特色更强的特点。四、课堂小结第四课第一课时教
5、学内容1、演唱祖国印象2、音乐知识八六拍子3、练一练 唱旋律,标出强拍和次强拍教学目标1、能用柔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并在熟练 的过程中能边唱边用固定的节奏进行律动。2、认识八六拍子含义、读法及强弱规律。并能给旋律标上强拍与次强拍。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祖国印象,并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难点:唱好歌曲祖国印象中的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教学过程一、认识八六拍子1、演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复习八三拍子的含义,强弱规律。2、认识八六拍子的含义、读法及强弱规律。3、跺脚拍手律动,进一步掌握八六拍子的节奏特点。6/8 x x x x xxx| x x X
6、 x x x x xI脚拍手 脚拍手脚拍腿 脚拍腿4、练一练,唱唱下面的旋律,标出强拍与次强拍。6/85 /6 5 5 | 5 4 | 5 7 2 6 5 | 3 -30 |5、对比已学过的拍子,并归纳。二、学唱歌曲祖国印象(一)导入新歌教学1、展示中国地图,请学生谈谈对祖国的印象。2、引出歌词,师生齐声吟诵歌词。(二)学唱新歌1、听范唱,感受旋律走向。2、师弹旋律,学生随琴声用手势划一划旋律的走向。3、观察旋律,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那几个乐句比较相同。4、学生用“la”模唱旋律。5、跟唱旋律,突破难点,把握时值。6、听范唱,小声哼唱歌词,反复唱。(三)歌曲处理演唱时要唱稳节拍,唱足时值。在高
7、音区的“啊”字声音不能散,要集中、通透,且不能弱 下来,情绪饱满。结束句速度可以放慢,最后的“里”字停留在高音区,力度为渐弱,感觉把祖 国印在我们心里的这种歌声送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赏合唱曲 我和我的祖国2、练一练 节奏听记、读谱唱歌教学目标1、乐意听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并 在唱一唱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八六拍子的节拍感,享受合唱的乐趣。2、能积极参与“练一练”活动,练习中逐步掌握本课呈现的读谱唱歌和节奏听记能力,提 升音乐素养。教学重点乐意听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8、教学过程一、听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1、听(出示课件,有歌曲的歌词)同学们,我们祖国名字叫一一中国,祖国日日夜夜与我们在一起,就像身边的父母陪伴我们 成长,我们和父母的亲情能割舍和忘记吗?那我们和祖国的情感能割舍吗?听完我和我的祖国 你就明白了。歌曲带给我们太多的情感的撞击,它有着怎样的情绪和情感呢?歌曲的旋律优美、热情奔放。歌词表达了歌者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观察歌曲的拍号,是6/8和9/8拍的混合拍。三拍子的歌曲具有很强抒情性,特别是到了旋 律的后半部分,对祖国的这一份炽热的情感更为浓烈。教师总结:能有今天的安定、美好的生活,是靠千千万万的英雄先烈付出献血甚至生命得来 的。所以祖国的定义不应该只
9、是这一片广袤的土地,更应该包括中华民族无数的子孙。2、跟唱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学生哼唱。二、练一练(一)节奏听记填空。E 2/4 X X X I X X I |2、 2/4 X X X X I X X X |3、 3/4 X X X I X X X X I |4、3/4 立 X X | X X |每条节奏先拍三遍后再填写。(二)读谱唱歌。陕北民歌崖畔上开花1、听歌曲,感受旋律线。2、师范唱两遍,让学生有了初步印象。3、随琴读谱唱歌。三、课堂小结第五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演唱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学目标1、学生能仔细的聆听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活泼、明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真 善美的小世界。2、欣赏有
10、关迪斯尼的图片及故事,感受迪斯尼故事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并激发对自由美 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教学重点用活泼、明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欢乐的情感。教学难点准确唱好二声部合唱,品味合唱的韵律。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了解迪斯尼1、情境导入。2、观看迪斯尼图片简介,感受迪斯尼故事中的真善美。介绍迪斯尼乐园。了解白雪公主的故事,感受真善美。二、新歌教学1、听范唱(出示歌谱课件),谈感受。2、介绍弱起小节。3、节奏来读歌词。师示范。学生齐读。突破难点句的节奏。完整的读。4、“啦”哼唱。5、跟着琴声演唱歌词。再次进行难点句的重点训练。教师范唱(启发有感情的演唱)。全班齐唱。分组唱或个别演唱。三、教师小结
11、师:同学们,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就要说再见了,你们在迪斯尼乐园里过得开心吗?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迪士尼的神奇魅力,感受了真善美的小世界,还参加了一回巡游表演,这 节课就要结束了,但老师相信这神奇的魅力依然可以延续,祝愿同学们梦想成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学目标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喜悦的心情,热情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2、学生能了解印度尼西亚一些相关的文化及“叫卖歌”的艺术形式。教学重点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教学难点1、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2、尝试用歌曲典型节奏型编创歌词并进行歌曲表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教师在教室中卖报纸,(你们思考,我用什么形式来
12、卖会更吸引人呢?)唱歌,那么你所知道 的卖东西的歌曲还有哪些?卖汤圆*,对,这是在我们国家的商贩们的叫卖歌,这就是我们要了解 的一种歌曲体裁叫卖歌,这三首歌都属于叫卖歌。叫卖歌曲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也是人 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有的沿街叫卖,有的摆摊坐卖,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听至九 有谁能模仿一下各种各样的叫卖声呢?例如:卖汤圆,冰糖葫芦,磨剪子来,锵菜刀;)我们来听 听,各种各样的叫卖声.那么你知道国外的商贩是怎样叫卖的么?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印度尼西亚, 学习那个国家的一首叫卖歌曲木瓜恰恰恰。2、小结:印度尼西亚不仅风景秀美,并且特产也相当多,尤其是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可真 是琳琅满
13、目,市场上到处都有叫卖水果的吆喝声。大家看到这些水果了吗?印尼的人民在收获了 水果之后,都是放到大集市上去卖的,他们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就开始大声介绍自己的水果 有多么棒,希望大家都去买。你们来看看你认识哪些水果?3、现在让我们来听听那些人是怎么样叫卖这些好看又美味的水果的。(第一遍听全曲)、完 整的感受木瓜恰恰恰,随乐在XX X处模仿老师拍手。4、我们模仿他们来向大家介绍这些美味的水果好吗?二、新课教学1、(节奏练习)x x x . jlx x x x x -木瓜、芒 果、 香蕉、番石 榴(示范朗读,学生跟读)2、复习弱起小节。师:让我们用同样的节奏来介绍第2句歌词里的水果:菠萝、榴 莲、
14、都古 和橘 子每个学生单独模仿,再集体模仿。特别注意附点节奏的练习。切分节奏,单独练一个,依次增加难度共6个,学生念一念切分节 奏,强调中间音(课件展 示)3、按节奏读全曲歌词。唱谱.学生分句领唱,后齐唱(课件:出示大歌谱)自己填词,同位俩自主学习歌词唱法.生一句,师一句.后齐唱4、歌曲处理(处理后用图片课件演唱)印尼人民收获了这么多的水果,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自豪、高兴)你体会到他们高兴和 自豪的心情了吗?什么地方最能体现他们高兴的心情?(恰恰恰)(卖瓜人热情招呼大家卖水果,激动的心情吆喝叫卖,音调要高)三、情景创编与表演1、分组进行歌词创编。2、分组表演。3、情境表演。四、总结:今天同学
15、们收获真不小,不仅了解了印度尼西亚,还学会了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更创作 出了简单的叫卖歌,希望你们课后继续讨论,努力创作出更好的叫卖歌,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听赏 管弦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2、练一练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管弦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2、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在活动中说出匈牙利舞曲在速度、力度上的特点和三部曲式的音 乐结构。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2、在活动中说出匈牙利舞曲在速度、力度上的特点,以及热烈奔放的情绪。教学难点能在听赏活动中根据音乐特点自主创编动作参与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看乐曲的演奏录像。2、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
16、欣赏音乐)。师:关于这首乐曲,你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呢?出示问题并提出:最后老师还想听听你们能不能唱出一段乐曲的主题呢?二、分段欣赏(一)聆听第一部分。1、听第一部分主题A。(1)提问它是什么情绪?(2)师生交流,旋律热烈、奔放。(速度快,力度强)。(3)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在旋律上还有什么特点?(4)出示主题A,并分析。师范奏主题生看谱。师范奏(放慢速度)生拍手打节拍,用哼唱。生用唱名演唱。出示没有附点的旋律,学生视唱并唱标准速度.1=A2/43 6|1 6|5 67|6-|4 - 56|3-|2117 7 - 3|6- II体会两种旋律的示同,师边打庙N边对面1(指明添了附点,音乐有
17、一种向前推动的感觉)。再次视唱,表现热烈,奔放的情绪。2、听第二主题(感受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1)聆听比较两段旋律情绪,为什么更加热烈奔放了?(音区高,重音记号、切分节奏)(2)再次聆听乐曲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看老师手势。(教师随音乐拍手,速度慢时只用点手心的方式随音乐拍点手)(3)交流,教师动作变化与音乐的关系。(二)欣赏第二部分1、记忆主题(通过听音乐排序的游戏引导学生记忆主题)。教师弹奏四乐句,生排序。生视唱曲谱。2/4i555|54 15 5|i5 55|54 32|1 1|3 4 |3 2|33 44|5i 5|3 4 |3 2|54 32|li 1 II听乐队演奏,分析音乐在速
18、度、力度上最大的特点?(速度时快时慢、力度是强时弱,指 明这就是匈牙利舞曲的特点)交流四句旋律是反复出现的,并出示歌谱视唱。2、师为第二部分主题填词演唱,并随音乐舞蹈。教师范唱、填词。(啦啦啦啦,我们一起唱歌,啦啦啦啦,我们一起跳舞。啦啦啦啦,我想请你跳个舞,啦啦 啦啦,我们一起跳个舞)学生演唱。师示范舞蹈,提问:舞蹈的动作和音乐有密切关系,谁能发现?(舞蹈动作的节奏和音乐 的节奏相吻合)师生共舞。三、整体欣赏1、完整欣赏乐曲要求:打着节奏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跳着舞感受音乐的第二部分,思考音乐有几部分?2、再次完整聆曲出示4张卡片(两张红,两张黄),师告知音乐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举红色卡片、第二
19、部分 举黄色卡片,选择第三部分卡片颜色并排出每个部分顺序。3、交流(三部分卡片顺序及哪两部分相似)四、练一练1、听一听,唱一唱。2、合唱练习。五、课堂小结第六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演唱走绛州2、练一练读谱唱歌教学目标1、能够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演唱走绛州,并背唱这首歌曲。2、能听琴划拍视唱拣棉花,并能逐步唱准弱起小节和切分音。重点、难点学会唱走绛州,表现其轻快、诙谐的情绪特点。教学过程一、走进西部1、歌声引进西部。2、影片简介西部。课件展示黄河、黄土高坡以及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介绍西部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了解它们与当地的音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西部放歌1、听黄河船夫曲(1)聆听(2)跟唱
20、(3)表演师:拉船的人就叫纤夫,你们带的毛巾可以派上用场了吗?怎么做才像是在一根绳上拉船 呢?2、读谱唱歌拣棉花(1)教师弹琴,学生视谱慢速划拍唱谱。(2)分组练习弱起小节和切分节奏。(3)师生接龙视唱。(4)学生随琴模仿视唱。(5)加词演唱。3、唱走绛州(1)过渡语船靠岸了,船夫们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 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的歌!(2)听听走绛州师: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民歌,它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生:师: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些什么?生:一根扁担软溜溜,担上扁担到绛州(3)说说“走绛州”师:对,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绛州“,“绛州”在哪里?为
21、什么要“走绛州”而不是“坐车 到绛州”?生:师:“绛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明、清时期,这里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 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拿钱到超市去买。可那时候高原上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 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绛州去。于是就有了 “担上扁担走绛州”的说法。(4)学学挑担子师:你会挑扁担吗?能学学吗?(请12名学生学学挑担子的模样。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如:左肩挑右肩挑、换肩 等等。)师:在教室里拿什么东西可以替代扁担来模仿挑担的动作?(生拿出自己带的长手巾模仿。)(5)随乐律动学生随音乐走绛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6)学唱曲谱课件出示歌谱,学生随琴轻唱曲谱,并及
22、时解决难点。A这一句音比较高,不能喊叫,引导学生感受扁担一颤一颤的轻快的形象。B切分节奏(引导学生想像切分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唱出它的重音)(7)学唱歌词A随琴唱词。B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虚词衬词,并说说它们的作用。(8)情感处理师:挑夫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他们却能苦中作乐。请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让他们肩 上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脚步变得更加轻快呢?生:(9)扮一扮挑夫的模样师:你们看看挑夫的打扮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生:头上系着毛巾。擦汗、挡风沙。师:我们也来学学。(10)表演老师和全班同学系着头巾,挑着担子,边唱边表演走绛州。三、采风归来1 .拓展延伸师:黄土高原的确是一片神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文艺出版社 年级 上册 音乐 教案 完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