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3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 .汇报交流: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 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5 .小结学法,回顾学习过程教师相机板书,提炼学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品读诗句,体会情感。学习任务二:朗读古诗,感知景物1 .自主学习: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借助注释,说出诗词大意。想象画面,品读诗句。2 .交流汇报(1)解诗题,读诗题。(写诗的时间:六月二十七日;地点: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市西湖畔;心情:书酒醉时写下的作品。朗读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3 .划出节奏,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
2、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4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翻墨:指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跳珠:指跳动的水珠。诗中指雨点大,杂乱无序。学习任务三:想象画面,领略奇景。1 .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生自由说,师适当点拨)(1)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各方面 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2)诗句写的是盛夏时节西湖雨前、雨中及雨后之景。2,品读诗句,想象画面雨前:“黑云翻墨未遮山”,联系
3、生活实际,说说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乌云黑压压的,来势迅猛。)雨中:“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诗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白亮亮的雨点像珠子一般跳进船舱。)其中“白” “跳珠”“乱”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雨点大而猛。)生 活中见过这样的暴雨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倾盆大雨、狂风骤雨)雨后:“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时站在望湖楼上的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引导学 生通过想象,描述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的画面,以及雨后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的画面。 感受奇丽之景,体会诗人心境的舒畅。)3.小结:这首诗用寥寥数语便写出了西湖从阴到雨再到晴的变化过程,从中你感受到西湖夏季暴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古诗 第二 课时 单元 教学 设计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统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