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就英法联军 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 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将课文分成两部分。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 作者的观点及写作方法。二、复习旧课从标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 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明确:(1)本文的 体裁是书信;(2)沟通的双方是雨果和巴特勒上尉;(3)沟通的话题 是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看法;(4)公开信标题的形式。三、合作 探究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英 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
2、,使世人看清其为掠夺 者的丑陋面目。2.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 举出。明确:“两个强盗”闯进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 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3.对两 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明确: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 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 到历史制裁。4.请你说说结尾两段话有什么含义。明确:作者结尾 两段话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偷 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5.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 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
3、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明确:作者这样说,使用对比、 反语等手法给予英法联军以辛辣的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 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 明的野蛮行径,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 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方法指导:反语 又称“倒反”“反说” “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 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 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手法。6.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 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
4、 话的含义?明确:侵略其他国家的殖民者不能以被侵略国家的过错 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一一人民, 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联军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 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雨果是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 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他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公开抗议和指斥政府犯 下的罪行。7.“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 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 了一个什么事实?明确: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 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8.作者说:“我希望有朝 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
5、归还给被掠夺的中 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明确:作者从其正直 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 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四、 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蕴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 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明 确:不好。“世界”不能改为“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 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 类文化成果的热爱。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 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提“巴特农神庙”?明确: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789079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