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 .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4 个词语。2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 自己喜欢的句子。3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的美,体会“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 泥道的喜爱之情。4 .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学习 重难点能运用多种访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父流理解的方法。学情分析进入中年级阶段,生字的认识和记忆已不是课堂的重点,这个
2、阶段应更加注重对词语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做出解释和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本课就要把理解词语摆在重要位置。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2 .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回顾课文,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朗读了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木课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课题 中的“金色巴掌”是指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这节课,让我们深入了解课文,感受了水泥道上梧桐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习任务一:细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一、朗读课文第1一2自然段,思考:课文一开始写秋风秋雨,有什么作用?明确:课文开头说:“一叶秋风,一夜秋雨。”既交代了时间和天气,又点明了秋风秋雨时间长,为下 文水泥道上铺满金色的梧
3、桐叶,埋下伏笔。二、朗读课文第38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1 .画出你认为表现水泥道很美的句子,并想想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出什么样的美丽。2 .理解“明朗”“熨帖” “凌乱”的意思,总结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三、引导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交流预设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1)这两句话写了雨过天晴后的天空和地面的水洼。(2)怎样理解句中“明朗”的意思呢?预设:“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因此“明朗的天空”就是“晴朗的天空”。生活中,雨过天晴 后的天空很蓝很亮,就像水洗过一样。这就是明朗的天空。联系上下文,“亮晶晶的水洼”,说明水洼映着
4、天空,天空是很亮的;“小小的蓝天”说明天空很蓝。 很亮、很蓝的天空就是明朗的天空。(3)小结:找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不错的好办法。交流预设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 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1)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个比喻句,把水泥道比作彩色的地毯,落叶成了地摊上 的图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水泥道”的色彩繁多、艳丽。比喻多么恰当啊!(2)末尾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明确:末尾的省略号表示落叶铺成的“地毯”很长很长,一直伸向远方。交流预设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
5、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 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1)这句话也是个比喻句,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生动象形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 外形和颜色。(2)怎样理解句中“熨帖”“凌乱”的意思呢?预设:可以查字典。通过查字典可知,“熨帖”意思是妥帖,“凌乱”意思是杂乱而无条理。“熨帖”可以结合上下文“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以及本段中的“平展”来理解,意思就 是与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这个词语把水泥道之美描绘得细致入微。“凌乱”的反义词是“规则”,可知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比较乱,不整齐”;再联系上文“排列得并 不规则”就更加能确定“凌乱”就是“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 铺满 金色 巴掌 水泥 第二 课时 单元 教学 设计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统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