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docx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9课永遇乐京北亭怀古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 .通读诗词,有感情诵读诗词,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2 .品读语言,感受诗词意境,体会作者苏轼在词中体现的思想感情。3 .背诵诗词,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积累提高语文素养。2.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注释复述出全词的内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体会用典的妙处,从而提升对于古典诗词的鉴 赏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 治者屈辱
2、求和,昏聘无能的愤慨。重点难点1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体会用典的妙处,从而提升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2 .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生于乱世,他是胸怀 抗金复国大志的铁血男儿,没能在疆场上实现自己的抱负,却在词的世界里留下了不朽的身影,他的词以 其澎湃的爱国激情和豪迈奔放的气概独立高标。被后人誉为“词坛飞将军”,与苏轼并称“苏辛”。学 习这两首辛词,一要了解辛词豪放的风格,二要体会词中蕴涵的爱国激情。新课XIN KE ZHU DU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于
3、北宋败亡后的13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他的祖父虽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受其祖父影响,辛弃疾21岁时聚集了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 投奔南宋王朝。南归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 管理治安、财政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 40年,有近20年的时间被 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不论出仕或赋闲,他从不放弃自己伐金 复国的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赍志而殁。本课所 选的两首词虽作于他的早年、晚年不同时期,但其中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
4、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 情。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1205),这之前,辛弃疾在福建安抚使任上,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他 先居上饶,后徙铅山,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 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此时词人已66岁高龄。他本以为此时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 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宰相韩偏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 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北固亭,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宣泄在这首 词中。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 生力主
5、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风格 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作品 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辛派词: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 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 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部编版高一 语文 上册 永遇乐京 口北 怀古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