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插秧歌》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6.2《插秧歌》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插秧歌》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 2插秧歌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木末王安石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缥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克鳌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将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注缥:同堞、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一、二两句描写北山烟雾迷蒙、南涧流水清凉的景象,意境幽远冷寂。B.王诗三、四两句以“白雪”喻蚕丝,以黄云”喻成熟的稻麦,形象贴切。C.杨诗写一家四口齐心协力冒雨插秧,紧张忙碌,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D.两诗语言各具特色,王诗对仗工整,音韵
2、和谐,杨诗善用口语,明白晓畅。2 .两诗都写到农事活动,但蕴含的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 效)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泰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背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J【注】兜裁(mou):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渠:他。荷(shi)未匝:指 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前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照管:照料,照看。这里 是“提防”的意思。唱自由。17. B 18. (1)诗的颔联诗人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比喻新 鲜,冒雨插秧恰
3、如一场紧张的战斗写得生动活泼。(2) “雨从头上湿到胛”是言雨势之猛,朴 素自然、明白如话。(3)这两句描写的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和吃苦耐劳的形象 生动新鲜,让人如临其境。19. A20. A 21. C 22. B23.毫不掩饰一枝独秀 淋漓尽致 卓尔不群24.在中国绘画史上,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历代国画精品不在少数。25. D3 .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二句描绘出插秧时节全家老少分工配合、抢农时插秧的忙碌场景。B.三、四句写农人虽然穿戴雨具,却依然从头到胛被淋湿,可见农事艰辛。C.五、六句写农夫对歇息用餐的呼唤未做相应回答,再次表现抢插的紧张。
4、D.七、八句写农夫事事操心,不仅担心田未插完,更担心无人看管鹅鸭。4 .下列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生动地写出插秧时的齐心协力。B.用夸张手法把笠蓑夸大为盔甲,使人联想到战斗,突出抢农时的紧迫。C.本诗运用不少口语词汇,语言通俗而活泼,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D.本诗既有全景描写又有细节描写,点面结合,体现了构思的新奇巧妙。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鳌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苻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山中读诚斋诗宋王迈四海诚斋老,千年百卷诗
5、。不亲门下炙,却恨我生迟。嚼句有何味,班荆坐许时。大羹元淡泊,妙处少人知。注诚斋:杨万里号诚斋。亲炙:亲承教诲,指直接受到传授、教导。班荆:出 自陶渊明饮酒“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指朋友相遇,并坐谈心。大羹:不加 调料、原汁原味的肉汤。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诗在描写劳作场景时运用了大量动词,不断切换画面与场景,富于变化之美。B.杨诗与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感情基调相同,都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C.王诗颔联感叹出生过晚,对于未能成为杨万里的门生,亲承其教诲,深感遗憾。D.王诗颈联借“班荆”的典故,表明诗人读杨万里之诗时,品赏字句,陶醉其中。6 .王迈由衷感慨诚斋诗
6、有“大羹”之味,请据此简析插秧歌的“妙处”。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鳌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苻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霆败场圃,急炊大饼偿饥乏,闭博归来真了事,一竿晴日舞比邻。多博村酷劳苦辛。赋诗怜汝足精神。注释:【1】蔚:种植。【2】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7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杨诗“田夫”两句,写出了一家四口插秧时秩序井然,一丝不苟。B.杨诗“秧根”两句,写田里秧苗还未完全插好,要提防鹅鸭捣乱。C.苏诗“三夜
7、”两句,写连日阴雨后天晴,乡邻手举竹竿跳起舞来。D.苏诗闭縻”两句,写诗人抖擞起精神,赋诗迎接外孙收麦归来。8 .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与插秧歌最接近的一项是()A.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韦应物观田家)B.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张继山家)C.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王禹 佣畲田词五首其四)D.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范成 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9 .这两首诗都写了劳动场景,但运用的手法不同。请结合诗句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插秧歌杨万
8、里田夫把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鳌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符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10 .本诗的体裁是O11 .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可知农家是大小总动员,突出插秧繁忙、紧张。B. “抛,,”接,”拔,,“插,嗔切地展现了插秧时的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点明题目。C. “笠是兜鳌蓑是甲”句比喻新颖,化板滞为飞动,形成一股灵动的气势,耐人回 味。D.全诗描写农民在雨中插秧的劳动情景,典雅新奇的用语使农事的轻松之感跃然 纸上。12 .面对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为什么“不答”?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阅读
9、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插秧诗后梁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整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苻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J13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诗的“低头便见水中天”一句,既是对插秧劳动情景的真实再现,又富有佛家的哲理意味。B.两诗的动词“把、插、低头、退步”“抛、接、拔、插”都准确地刻画出插秧人专 注劳作的状态。C.后诗将“笠”和“蓑”比喻为“兜装”和“甲”,化静为动,使人联想到紧张激烈的战斗 场面。D.后诗写作角度灵活有变,先描
10、写场景后描述对话,绘就一幅多彩而富有生机的劳动图景。14 .请分析概括这两首诗的主旨。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未莒采采米莒,薄言采之。采采米莒,薄言有之。采采紫营,薄言掇之。采采米莒,薄言捋之。采采米莒,薄言祐之。采采米莒,薄言襁之。15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反映了妇女们集体采摘茉莒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 喜悦的心情。B.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 感。C.本诗综合运用诗经赋、比、兴手法,在极短的篇章里营造了极动人的境界和形 象。D.六个动词采、有、掇、捋、秸、襁是不断变化的,表现了越采越多直 到满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插秧歌 6.2 秧歌 同步 练习 2023 2024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