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寓言四则之穿井得一人学案班级 课时 课型【认定目标】1 .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吕氏春秋的有关文 学常识。2 .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培养学 生发散思维的能力。3 .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预习检测】读准下列划横线的字的字音。吕不玉()溉汲()【共同探究】1.翻译下列文言文词语和句子。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星外。之:而:溉汲:汲:居:译文:及其家穿井,全人曰:“吾穿井卷一人。及:其:告:得:译文:有闻而传之者.日:“丁氏穿井聋一人。”闻:传:之:得:译文: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道:之:闻:之:于:译文: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及日:“得一人之使, 非僵一人壬井
2、中也J令:之:于:对:得:之:使:得:于:译文: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闻:之:译文:2.再读课文,填写下表,理清思路。人物言论(做法)本意心理丁氏闻之者/国人/宋君3.合作探究,溯本追源(1)本是一件小事,却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到 底是谁知过呢?请小组合作探究本源。(2)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你觉得怎样消除 “穿井得一人”的现象再次发生?4.穿井得一人有什么写作特色?【归纳整理】本文通过写丁氏趣说“穿井得一人”,引得闻之 者“传之”,继而“国人道之”,最后“闻之于宋君”, 才查明真相,制止谣传。“谣言止于智者这则寓言 告诉我们:不要轻信谣言,不要以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 寓言 四则 年级 语文 上册 统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