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版).docx
《第8.1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1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对诗歌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培养 阅读诗歌和鉴赏诗歌能力。1 .把握文体特点;2 .鉴员诗歌思象;3 .了解李白飘逸的诗风。1 .把握诗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人文情怀, 提高审美能力。预习导学1、解题: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所梦内容;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所 定。2、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
2、、隐士等人的气质。 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人的九百多首诗篇,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 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 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 痛苦和愤懑。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 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 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
3、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 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 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抑郁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D.迷花倚石忽已暝 .儿已薄禄相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深水荡漾清猿啼B.失向来之烟霞 C.古来万事东流水D.使我不得开心颜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8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C.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D.月照花林皆似霰6.下面六句分编为四组,全部
4、能表现诗人丰富想象力的一组是()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我欲因之梦吴越霓为衣兮风为马惟觉时之枕席使我不得开心颜A.B.C.D.7 .名句默写(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像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 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天鸡的叫声。(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 子是“,”。(4)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 别中也有消
5、极情绪的流露:,o止匕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O一、课内精读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回答812题。8 .作者极写洞天之内晴空万里、日月双悬、仙人如麻、其乐融融的景象,其作用是()A.寻找虚无缥缈的仙境,表示厌恶世间生活。9 .表达诗人向往乐土,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C.增添梦境的神奇色彩,强调及时行乐。D.暗示人生如梦,变幻无常,瞬息即逝。10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表达诗人()A.希望骑白鹿去行乐,实现自己梦游名山
6、的愿望。11 幻想骑白鹿去访名山,逃避现实。C.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排挤,无可奈何,只好骑鹿访名山。D.向东鲁诸公表示决心:与当时恶势力誓不两立,决不妥协。10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以虚无缥缈的“瀛洲”引出在云霞中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B. “连天”从横向写天姥山的高峻,“向天横”则从纵向写出天姥山的巍然气势。C “一夜飞度”表现了李白的急切兴奋之情。“照”“送”二字,将月亮拟人化,明月与人如影随形, 人与自然和谐一体。D. “脚著谢公屐”,李白借写谢灵运之事来写自己,表示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世俗。11 .用原诗语句填空。(1)体现全诗
7、“诗眼的诗句是“,”。(2)全诗在梦境的最高点忽然急上急下,由幻想转到现实,请写出表现“好梦不常”的几句1* :,O,。(3) “我欲因之梦吴越”中的“之”字指代入梦的缘由,请写出具体的诗句:,;,O,O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12.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 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日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答:1 .解析:A.天台:面;C.殷:yin; D.判:shano答案:B2 .解析:B.魂:清澈;C.因:依据;D.中:名词作状语,从中间。答案:A3 .解析:A.以:而,用;B.而:表示修饰关系,译为“地” ;C.之:的;
8、D.已:已经。答案:A4 .解析:向来:古,刚才,先前;今,从来,一向。答案:B5 .解析:仙人就是以霓为衣,以风为马,没有运用比喻。答案:c6 .解析:是进入梦境的原因,为写实;表明心迹,属议论。答案:C7 .答案:(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2)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3)谢公宿处今尚在 深水荡漾清猿啼(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8 .答案:B9 .答案:D10 .解析:“横向” “纵向”换位。答案:B11 .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2)忽魂悸以魄动
9、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3)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 城12 .答案:不能。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已暗含寻仙的意思。诗人想寻仙,而瀛洲不可寻,这才转而寻天姥。有此两句,下面再写梦中所见仙府景象,才不会使人感到突然。题组B能力提升练题组(-)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 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
10、妙,为什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群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 去喜来,互相映衬。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 颖。(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第三联运用夺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 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塞下曲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
11、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 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 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用环境的荒 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卫国的情操。(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题组C培优拔尖练阅读李白古风(其十九首),回答1316题。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12、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13 .对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在想像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经过千里跋涉,终于见到明星仙女。B.二、三联描绘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玉女的纤纤素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 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C.第四、五联是诗人想像被邀请来到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礼,并一同遨游于太空。D.最后两联描写被胡兵占据的洛阳一带,人民惨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禄山及其部属却衣冠簪 缨,当了官员。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
13、古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相同的。B.诗中用卫叔卿的故事暗暗关合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不事权贵、傲岸不羁的性格。C.在这首古诗中,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两种世界的 对照表现出来的。D.作者借游仙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情调从悠扬到悲壮,风格从飘逸到沉郁。15 .与课文比较,这两首诗写的仙境有什么区别?答:16 .体会这首诗的意境,说说末四句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7 .解析:迢迢,远远的意思。句中没有“千里跋涉”之意。答案:A18 .解析: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是“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答案:B19 .答案:课文中
14、的“仙境”虽然热闹、欢乐,但诗人不在其中;而古风中的诗人则应邀与仙 同游。课文中的“仙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古风则表现了诗人出世的思想。20 .答案:末四句描写了现实生活景象,此处由幻想到现实,抒发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 残暴叛军的切齿痛恨,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三、 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在人类历史上,是夜空跨越时间与空间把人类紧密联系在一起。“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类文明曾因暗夜与星空孕育出最精彩的故事。然而在现代化城市,灯光驱逐了暗夜,月亮和星星也黯淡 了光芒。人们对夜幕降临的感知不再是仰望天上的明月繁星,而是灯火璀璨的摩天大
15、楼和 的霓虹广 告。人们往往对废气、废水和噪声等显性污染比较敏感,而对光污染危害却 。事实上,亮如白昼的 夜晚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对人类健康、文化美感及生态平衡造成了负面影响,危害。因此,在现代化城市中,有必要 划定“暗夜保护区”,该亮则亮、该暗则暗、合理分区、光暗 平衡。通过减少光污染的危害之对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船具有长远和现实的积极意 义。只有让静谧的归静谧、喧嚣的归喧嚣,才有望让人们欣赏皎洁月色、淡淡树影与闪烁星光。 zzwzwzv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 一18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
16、意。答: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20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流光溢彩:光像在流动,色彩像要溢出 来,一般用来形容车灯、霓虹等。此处用于形容城市中的霓虹灯,应填“流光溢彩”。浑然不觉:毫无察 觉的样子。此处指人们对光污染并不敏感,应填“浑然不觉” o不可小觑:不可小看。此处用于形容光污 染的危害很大,不可小看,应填“不可小觑”。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此处 指城市中暗夜保护区的划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明暗,应填“因地制宜”。答案:流光溢彩 浑然不觉 不可小觑 因地制宜21 .答案:减少光污染的危害,
17、对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现实和长远的积极意义。22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灯光驱逐了暗夜”,“驱逐”一词运用 拟人手法,赋予“灯光”以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亲切可感;“驱逐”往往是强势的一方对弱势一方 的动作,语境中现代城市的灯光无处不在,照亮了黑夜的每个角落,“驱逐”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灯光过亮 而使暗夜被迫消失的事实;联系后文“月亮和星星也黯淡了光芒。人们对夜幕降临的感知不再是仰望天上 的明月繁星,而是”可知,此句表达了作者对灯光污染带来的危害的批评态度。答案:“驱逐”将灯光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灯光过亮而使暗夜被迫消失的事实,(或:形象地写出 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1 梦游 天姥吟 留别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