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有的人教学设计23.docx
《20 有的人教学设计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 有的人教学设计23.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 有的人教学目标:1、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络,2、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重点难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2、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3、体会诗歌的结构与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课时)一、导入新课04年2月5日晚8时35分,著名诗人臧克家老先生却因病离开了人间。(出示幻灯片3)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 的大诗人之一。 他早在3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 等,以鲜活的生活感 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新中国诞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的人便是他这类诗的代表作。这首诗
2、是臧克家为纪念鲁 迅逝世13周年而作。二、检查预习1、了解鲁迅,了解作者2、我的积累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现在我们播放朗诵带,请同学们在听的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播放视频文件)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齐读全诗。3、鲁迅简介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先回顾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鲁迅)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鲁迅先生的作品?4、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1、学习诗歌第一部分(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2)思考问题:这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 解它们的含义?第一个
3、“活”指肉体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活着;第一个“死” 指精神的死亡,第二个“死”躯体的死亡。2、比较学习诗歌第二、三部分(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思考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有什 么联系?互相照应,2、3、4节分别照应5、6、7节。(2)这首诗使用了一种很典型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看出是什么? 这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2、3、4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每 一节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5、6、7节 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 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的人的称颂。(3)这几节诗中有几个句子出自鲁迅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找出来并 说说出自鲁迅的哪一首诗?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有的人/俯下身 子给人民当牛马”自嘲“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野草题词作者借鲁迅的诗来表现鲁迅的高尚品质(出示幻灯片9、8,齐读)(4)这两种人最后的结局如何?A: (1) “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意。(2)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 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3) “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 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B: (1) “永远记住他”。(2)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 处被传颂,被延续。(3) “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 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三、再次品读诗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有的人教学设计23 有的 教学 设计 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