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过关检测(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过秦论》过关检测(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秦论》过关检测(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1过秦论过关检测一、选择类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天下云集响应方正之不容也 秦孝公据靖函之固 履至尊而制六合 序八州而朝同列 举贤以自佐 下道齐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A./B./C./D./2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B.委命下吏C.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D.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遗策因利乘便 B.追亡逐北秦无亡矢遗链之费 C.赵奢之伦制其兵收天下之兵 D.秦孝公据靖函之固关中之固 4.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A.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B. “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而侦隶”是指下层百姓。C. “万乘”,古时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称天子为“万乘D. “七庙”,古代诸侯的宗庙。“七庙照。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庙制规定不同的等级有宗庙数量不同,以此区分亲疏贵贱。二、文言文阅读阅读贾谊的过秦论,完成下面小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字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
3、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土不 *A.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 从B.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 从3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斥秦的过失。过秦论 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B.古时天下分为九州,秦居“雍
4、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青州、兖州、冀 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C. “百家之言”指诸子百家的著作,秦朝称百姓为“黔首”,“亿丈之城”指华山,“不 测之渊”指黄河。D.七庙指宗庙,古代礼制规定诸侯可设立七座宗庙,“七庙照”就是国家灭亡的意 思,这里指秦王朝灭亡。3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嬴政继承前几代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登上皇帝的宝座控 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B.秦王嬴政对内实行愚民政策,将天下的兵器收集到咸阳销毁,熔化铸造成十二 个金人,以此来削弱天下的民众。C.秦始皇时王朝兴盛,天下无敌,而灭亡时却不堪
5、一击,两相对照,极力形容始 皇一朝的强盛,行文气势磅礴。D.选文部分,贾谊着重评论秦始皇,综论秦统一天下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仁义 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2 .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3) 一夫作难而七庙琪,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 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梭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镂也;谪戍之众,非抗于 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
6、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土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祭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靖函为宫;一夫作难而 七庙蕤,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篇)【乙】秦王怀贪负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 诈力而后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 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
7、淫骄之 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桓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 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 患,缩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 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縻,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 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 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最 有较之民,无离上之心,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节选自贾
8、谊过秦论中篇,有删改)【丙】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 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授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 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 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 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 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 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
9、 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 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拊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天下 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篇,有删改)3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 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B.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 /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C.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 /先诈力而后仁
10、义/以暴虐为天下始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 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34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乘,指一万辆兵车。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以“万乘”指天子、 帝王。B.振孤独穷困之土”中“振”是救助的意思,与“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振嗜思不同。C.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与孔雀东南飞)“六合正相应”中“六合”意义相 同。D. “修甲兵”中的“兵”是兵器的意思,与“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意思相同。3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秦与大国、秦与陈涉、陈涉
11、与山东诸国进行对比,指出双方实力悬殊,为抒 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了有力的铺垫。B.假设秦王够考虑古代的情况,比较商,周兴亡的往事,来控制治理国家,么后 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枫想C.秦朝吞并了流过诸侯以后,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守护 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缺所向无敌。D.因为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又选取了中等以下的辅佐之臣,所以虽 然有险固的工事,沃野千里的观众之地,也难免秦朝的败亡。3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繁大,
12、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37 .贾谊在过秦论下篇中为什么说秦“亡,不亦宜乎”?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甲】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 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 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梭棘矜,非钻于 钩戟长钱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 也。然而成
13、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紫大,比权量力,则不 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 六合为家,靖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 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篇)【乙】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 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
14、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篇,有删改)【丙】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 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且穆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 关梁不固,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 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 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15、?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生 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 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天下 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篇,有删改)3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 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B.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 /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C.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
16、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39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而倔起阡陌之中”与“越陌度阡”(短歌行)两句中的“阡陌”意思不同,前一个指田 间小路,后一个比喻门路、途径。“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与“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鸿门宴)两句中的“山 东”意思一样,都是靖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然秦以区区之地”与“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的“区区”意思相同。七庙,同“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庙。指
17、天子或诸侯供奉 祭祀祖先的场所,是王室国家的代称,只不过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秦离战国而王天下”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的“王”读音、用 法皆相同。“群臣之不信”与“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信意思相同, 都是诚信可靠的意思。A.B.C.D.4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秦与六国、秦与陈涉、陈涉与山东诸国进行对比,指出双方实力悬殊,为抒 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了有力的铺垫。B.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比较商、周兴亡的往事,来控制治理国家,那 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C.秦朝吞并了六国诸侯
18、以后,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守护 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却所向无敌。D.因为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又选取了中等以下的辅佐之臣,所以虽 然有险固的工事,沃野千里的关中之地,也难免秦朝的败亡。4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42 .贾谊在过秦论下篇中为什么说秦“亡,不亦宜乎”?请简要概括。三、情景默写4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的过秦论中,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后,以致“, ”, 使北部边境的百姓免受匈奴侵扰之苦。(
19、2)贾谊认为,起初,秦国以很小的地盘而“”,最后却因为一个人发动叛乱而 导致彻底灭亡,根本原因就是“:(3)贾谊认为,推翻秦王朝的力量其实并不强大,陈胜吴广起义军连武器都没有,只 不过是“, ”,装备极为低劣。4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中“,两句表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然派良将精兵驻守 要害之地,控制天下。(2)过秦论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人们主动担着粮食追随陈 胜起义大军的句子是:“,(3)过秦论中“, ”两句表明秦始皇的暴力统治不但震慑了北方的少 数民族,也震慑了国内的勇士。(4)过秦论中交代陈胜起义时装备简陋的句子是:“, (5)过秦论中描写秦始皇焚
20、书坑儒的句子是:, (6)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掉诸侯国统一天下的过程,过 秦论中“,”与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7)过秦论中论述秦灭亡原因的句子是:“。”四、微写作45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 字短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极有 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震四海”的气势。读起来铿锵有力,且句式变化 多端,不显单调。用排比的形式来议论说理,可使语言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受到文章无可辩驳的气势,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请以“位置”为话题,写一段文字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运用排
21、比手法。200字左右。参考答案:1. D2. A3. D4. D5. C 6.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 器盘问过往行人。7. A 8. A 9. C 10. D11. C 12. A 13. B 14. (1)过去秦朝的种种禁令,恰好帮助贤者为创业扫除了 艰难。(2)良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摆开锋利的兵器盘诘查问。 15.秦朝兴之因:历代君王重视武力,蓄积国势。秦朝亡之因:秦朝残暴专横的统治;天下豪杰合力讨伐。16. 贾谊 欧阳修 17. 登上 用破瓮做 担负,担着 推其根 本 18.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
22、万辆的国势,统理八州,使六国诸侯 都来朝见,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 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然而攻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19.A 20. D 21. B 22. D 23.这两篇文章都是叙写了前朝由兴盛及衰亡的历史事实,通过对比 推究原因,指出过错所在,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又都依托前朝亡国的历史教训,以鉴往知 来,借古讽今,劝谏当朝统治者居安思危,避免重蹈覆辙。24. ADG 25. B 26. C 27. (1)所以不用奖赏而民众就能勤勉,不用刑罚而威 权就能推行,这就是道德的威严。(2)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兵器,用来铸成
23、十二个金人,来削弱天下百姓。28 .符合“狂妄之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废王道、焚百家、愚黔首、黑名城、杀豪杰、弱天 下,致使秦朝迅速灭亡,这些都与“狂妄之威”的做法和结果相符合。29 . B 30. D 31. C 32. (1)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2)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 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3)一个普通百姓带头起义,却使秦朝宗庙被毁坏,皇帝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 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33. B 34. C 35. D 36.然而他们不敢竭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秦论 过关 检测 答案 2023 2024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