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讷河市拉哈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x
《黑龙江省讷河市拉哈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讷河市拉哈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讷河市拉哈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 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 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 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 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
2、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 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 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 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 说确凿,“杨柳” 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 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 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
3、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 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 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 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 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 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J开篇即写自己登楼 晚眺,见到兼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
4、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 “愁二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J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分)树上的冰花是怎样形成的吗?B.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一一我能抽支烟吗?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D. “顺一一山一一倒一一”林子里穿出我们伐木工连小伙子们的喊声。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尽管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B.尽管从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中,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C.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D.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
5、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 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B.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 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C.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 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D.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
6、就已经幻化 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古人最初测日影的工具是什么呢?据猜测,他们应该很早就注意到了自己的影子,O后来,古人发明了 “表”作为测日影的工具。“表”是一根直 立于平地的柱子,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如新石器时代就有 相当一部分房屋的方位十分准确;其次是可以用来定节气,古人通过观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夏至中午时,表影最短;冬至日中时,表影最长; 春分和秋分日中时,表影为中等长度。21 .找出下面文字中五处语病,先写出病句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
7、分)在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大队长孟凡升参加一次集训时,驾机升空不到两分钟,突然发现飞机发动机转速异常、温度下降。他迅速反应到发动机有重大问题。在生死考验的瞬 间,他立即与指挥员报告。收到指令,他果断操纵飞机寻找场地,在确认飞机无法迫降后, 才请示跳伞。为了避开村庄,直到允许跳伞的最后时刻之际,他才跳伞。伞刚打开,人 就着地了。孟凡升多次在短短的48秒内主动放弃跳伞机会,有效避免了更大损失。48秒, 生死关头见素质,更见精神!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一粒深埋地下的种子,必须以生命的奔跑历经寒冬,冲破厚厚的土层,才能将生命的绿意 伸向蓝天。一滴小水珠,必须以生
8、命的奔跑流入小溪,奔向江河,汇入大海,才会永不枯竭,才能成 就博大。一颗蚕蛹,必须以生命的奔跑经历各种艰难和痛苦,才能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编跄于万 紫千红的春天。生活就是这样,人生就是这样,每当太阳升起时,就应该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生命不息, 奔跑不止。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限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语文试题答案解析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与 原文不符,文中是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B.虽误把柳称作杨柳错误,从文中看杨柳就是 柳树。D.
9、借柳表达离人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古代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 柳是故乡的象征。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是按照柳具有的小同意象类型来 论述的,并非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其发展轨迹也不明显。3.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选项逻辑关系错误。文中有 即使此传说确凿故此据不足为证。【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文化服务产业占整个收入的52.1%,但材料中没有信息提示是文化服务产 业引领着其它产业在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互联网龙头企业本身就是三种合力里的“市场”这部分,不能理解成
10、其在三种合力帮助下。6. (1)文化企业发展不均衡;文化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单纯的文化与旅游的集 聚已难以立足。(每点1分)(2)抓住现在的有利调整机遇;为文创搭建更多对接资本的平 台;融合经济、社会、生态等一系列社会要素打造文化旅游产业。7. C (【解析】C项,应该是“按时间先后顺序”)8. 李白具有管、晏之术和匡扶天下的雄心大志,但又天真浪漫,无廊庙之才;他向往仕途, 又蔑视皇权;他有儒家积极人世的追求,又有浪迹山水,自由放纵的道家风骨,这一些自然 都会在诗歌中有所表现,从而使其诗歌表现的思想极其复杂。9. 对李白个人来说,政治抱负不能施展,导致精神苦闷,郁郁寡欢,是坏事;对国
11、家对历史 而言,李白的政治抱负不能施展,倒反让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诗人,留下了大批脍炙人口的 作品,是好事。(言之有理即可)10. 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注意动词“言”,“县” 指的是曲水县,作为后面句子的主语,排除C项、D项。“怒”的主语是“运使”,结合句意 分析,排除A项。句意:宇文之邵说:“曲水县下临长江上接高山,地势狭窄,百姓生活贫 困,种地的人没有多少,正赶上收成不好,外敌多次入侵,不可以再使老百姓困苦来谋求私 利。”转运使大怒。故选B。11. C【解析】本题考查
12、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 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 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由地方 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举荐”,而非“致仕”。致仕:交还官职, 即退休。故选C。12. D【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 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 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结合文本内容“疏奏不报。喟然曰:吾不 可仕矣。遂致仕
13、,以太子中允归,时年未四十”分析可知,说他“生性厌弃官场”错,是 不能施展才华后才辞官归隐的。故选D。13. (1)京城是中原百姓观察效仿的地方,风俗应当淳朴厚道,不要崇尚奸邪刻薄、浮夸奢 靡(的风气)。(2)我听说(有些人做官如果)自己志向不能实现(时),便把俸禄职位看得微不足道; 有违自己追求的道义(时),就把功名富贵看作尘土草芥。【解析】本题主耍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 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 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 “诸夏”可根据句意推测为“华夏 百姓”“中原
14、百姓”;“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视效”,观察效仿;“而”, 连词,表并列;“悔薄浮侈是尚”(宾语前置句);“愉”,奸邪;“尚”,崇尚、推崇。(2) “闻听说;顾看、视;锚铢 比喻极微小的数量;“道、追求的道义; “如”,像。14. B【解析】B项应是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充满生机。15.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 “以乐景写哀情”(或“反村”)的表现手法。(2分)田园风光怡人, 农家生活闲适,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 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2分);而对闲适、古朴的村居生活的描写,更让人感受到词人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
15、态。(2分)16.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羽扇纶巾;橘橹灰飞烟灭;(3)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17. A【解析】例句和A项中破折号都表示解释说明。B项,表示话题的转移。C项,表示意思的跃 进。D项,表示声音的延长。18. D【解析】前后句子是转折关系,用“然而”;“抵消更偏重于两者互相作用,而此处则侧重 社会惯性对个人努力的挤压,用“消解”。19. C【解析】前一处“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是“李鸿章没有 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的结果而非原因,“因为”改为“所以”。后一处“所有的业绩就已 经幻化为无形”与“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前后照应,与“官
16、员”无法实现内容上的照应, 相应调整语序。20. 最初的测影工具可能是人的身体;首先可以用来确定方位;不同节气日中时表影 长短自有变化。21. “在”调至“参加”前“反映”改为“意识” (3) “与”改为“向”删除“之际” “多次”调至“主动放弃”前。【解析】“在放在句首,造成句子没有主语;“反映”与其后的宾语不搭配,改为“意 识”就可以了介词“与”引进比较或动作的对象,改为“向”有“对” “朝”的意思,引 进动作对象“之际”与“时刻”重复,要删除;“多次”是修饰动作放弃的,应紧跟在“主动放弃前。22. 略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考中进士后,担任文州曲水县令。转运使把轻
17、嫌的价钱抬高, 让县衙强卖给百姓谋取利益。宇文之邵说:“曲水县下临长江上接高山,地势狭窄,百姓生 活贫困,种地的人没有多少,正赶上收成不好,外敌多次入侵,不可以再使老百姓困苦来谋 求私利。”转运使大怒。正值神宗即位要求百官进言,宇文之邵于是上疏说:“天下是一家。祖宗创建基业、保持成 就的方法都在。陛下正为先帝守丧,谄佞奸邪之辈隐藏着没有动作,此时正可以缅怀太祖、 太宗等五位先皇的功德,时常好像他们就在自己的身边一样。京城是中原百姓观察效仿的地 方,风俗应当淳朴厚道,不要崇尚奸诈刻薄、浮夸奢靡。公卿大夫是百姓的表率,应该用好 的名节勉励自己,可是他们却争先以势利混杂在一起。希望陛下用崇尚节义廉耻
18、的风气引导 他们,让他们懂得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方圆千里的郡县,有利的事情未必能兴办,有害的 事情未必能废除,是转运使、提点刑狱应当处理的事务。方圆百里的县城,有利的事情未必 能兴办,有害的事情未必能废除,这是郡守该处理的事务。先前的赦免命令,应该将百姓拖 欠公家的赋税一概免除,可是有关部门操之过急,督查得太过严苛,造成上面的恩泽不能遍 及底层百姓,所以穷苦的百姓就更加贫困。朝廷如果选择贤才担任三司的官职,稍微给郡县 长官些自主管理的权力,那么百姓的疾苦就消除了。在这之后再借鉴像众多专管各个部门的 官员来保证宗室外戚的安稳,考据棠棣角弓的意旨来使家族亲人和睦,恢复已经废 弃的典章制度,提拔沉抑
19、于下而不得升进的人才,疏远谄谀媚上的人,招纳忠诚正直的贤士。 所有建立设置的政令,一定要和大臣们共同商议来推广其中的优势,对于发号施令作威作福 的人就严加管制。这样,天下百姓盼望的太平盛世就可以拱手而待了。”他的疏奏没有得到 回复,宇文之邵叹息说:“我不可以再做官了。”于是就辞官回家,凭借太子中允身份归养, 当时年纪不满四十。他在学习方面自我加强,不改志向,每天和朋友做学问并以弹琴饮酒为 乐趣,隐居十五年后去世。司马光说:“我听说(有些人)不能实现志向,便把俸禄职位看得微不足道;有违人生追求, 就把功名富贵看作尘土草芥。现在我从宇文之邵身上看到了。”范镇也说:“宇文之邵职位 低,但言行高尚,学
20、识丰富而行为笃诚,他比我小二十一岁,却比我先辞官而离开仕途,让 我感到若有所失。”他受到两位贤士这样的推崇。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 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 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 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音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J 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讷河市 一中 语文 下学 月月 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