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1级高二(下)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3年6月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西方美学界出现了一种“回归生活世界”以重构美学的趋向。这种美学在当代西 方被称为“日常生活美学”,在中国则被称为“生活美学”。在当代中西方不同历史语境下,研究中国的 “生活美学”,还须从本土传统入手。应该说,生活美学的根就在中国。从孔子和老子分别建树起中国儒家生活美学与道家生活美学传统开 始,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传统已经存续了几千年,一直是中国审美文化的主流。这是由于,在中国人的生活 当中,审美与生活始终处于一种不即不离的微妙关联当中,这种传统始终没有断裂过,一直延续至今。所 以,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美学就是生活美学,因为中国人的生活被
3、古人赋予了审美化的追求,中国人的 审美也在古代被奠定了生活化的根基。西方美学曾经更关注艺术,中国美学却早已聚焦生活。生活美学对 于西方而言是一个新思潮西方没有将生活审美化的悠久传统,尽管他们的艺术传统非常久远。生活美 学乃是根源于中国本土既植根于生活又超越于审美的悠久传统。生活美学在中国,具有世界其他文明难以企及的广度与深度。这种本土美学关涉很广,主要包括三个 层面。第一是“生理的”生活美学,这关乎广义之“性”,如饮食、饮茶等。第二是“情感的”生活美 学,这关乎广义之“情”,如闲居、交游、雅集、人物品藻等。第三是“文化的”生活美学,这关乎广义 之“文”,诗、书、画、印、琴、曲、园林、博弈、游艺
4、乃至于游山玩水皆属此类。美学在中国与民众生 活联系得最为紧密,审美已深入生活。“生活美学”乃是一种“体用不二”的美学。这个“体”,就是生 活之体,就是中国民众的衣、食、住、行、用、娱的生活本体;这个“用”,就是将生活美学应用在生活故选Bo【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参考一加地租理由:从情节分析: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加地租”展开的。起初赵三神神秘秘的出去“谋划”大事的 原因是地主要“加地租”,因此几个人组成“镰刀会”,想找机会杀掉地主;接着因为赵三把小偷当成来 加地租的地主、砍伤了小偷的失误,“镰刀会”的谋划失败;最后“不过今年地租是得加”,交代加地租 成功。
5、“加地租”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从小说人物形象上看,“加地租”是小说的背景,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小说展现了觉醒想要反抗却又缺 乏斗争经验、容易被收买的农民形象赵三;也展现了大部分缺乏斗争精神的农村妇女形象;还塑造了为男 人的“谋划”准备土枪的王婆这样一个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妇女形象;还从反面塑造了反面人物狡猾、虚伪 的地主“少东家”及其狗腿子“刘二爷”。从对主旨 作用上看,有觉醒意识的赵三,最终认识却是“我招灾祸,刘二爷也向东家说了不少好话。从 前我是错了!也许现在是受了责罚”“他说话时不像从前那样英气了,脸是有点带着忏悔、羞惭和不安的 意味了”,小说通过赵三带领农民反抗“加地租”失败的经历,揭
6、示了农民阶级自主反抗的局限性,引起 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参考二镰刀与良心理由:情节上看,“镰刀与良心”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矛盾,前半段情节主要围绕“镰刀”这一物象展开,交代了 为了反抗地主的压迫,农民起来组成“镰刀会”,想杀掉地主;后半段情节则围绕“良心”这一因素展 开,交代了赵三被捕入狱后就失去了斗志,想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天天进城,弄一点白菜担着给东 家送去,弄一点土豆也给东家送去”,这“镰刀和良心”体现了小说情节的变化。从人物上看,通过“镰刀”塑造了赵三和其他几个男人的反抗性,因为他们想组成“镰刀会”除掉地主; 通过“良心”则凸显了农民的单纯性,以赵三为首的农民没有认清地主阶级的剥削本
7、性,反而用懦弱的“报恩”来表现自己的“良心”,最终不仅被加了地租,还失去了耕牛。“镰刀和良心”揭示了农民本身 的矛盾性。从主旨上看,“镰刀”代指的是以赵三为首的一部分农民的反抗精神,“良心”代指的是农民的局限性, 以妥协和顺从来表现自己的“良心”;文章通过二者之间的矛盾,揭示农民阶级自主反抗的局限性,引起 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从艺术上,“镰刀”是农具,文中指“镰刀会”;“良心”在文中指赵三的对地主营救他的“报恩”。这 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本题首先明确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通过课内学习祝福,我们可以概括祥
8、林嫂的人物形象是“安分温 顺、吃苦忍耐、命运悲苦,虽偶有反抗想法但终无反抗能力”;本文中王婆知道丈夫要谋划除掉地主后并 没有犹豫和恐惧,反倒说“我知道的,我还能弄只枪来”,丈夫失去斗志后王婆说“我没见过这样的汉 子,起初看来还像一块铁,后来越看越是一堆泥了”,可见,她是一个敏锐机警、胆大心细具有坚决的反 抗精神的农村妇女的形象。从本文人物形象的“明丽和新鲜”角度分析:祝福通过祥林嫂展现了贫贱女性的可悲可怜;本篇小说 则通过王婆凸显了劳动女性的可敬。农民被地主不断“加租”搞的生活艰难,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王婆这 个农村妇女的觉醒让人感觉难能可贵,她的反抗精神甚至高过男人,比如男人只准备镰刀,她却能
9、准备“土枪”,即使在丈夫妥协后,她表现出了对丈夫的鄙夷之情,王婆的形象给作品中“失败的反抗”的阴 霾中增添了一抹亮色。从本文主旨的“明丽和新鲜”角度分析:祝福通过祥林嫂悲苦的命运,反映了封建礼教吃人的主旨。 而王婆的反抗是坚决的,她甚至为男人准备出掉地主的土枪,并从精神上鄙视丈夫后来对地主的妥协和顺 从,而赵三对地主的认识是有局限的,他把地主从监狱里解救他看成了地主的善良,并用自己的感恩和“良心”来回报地主,最终又成了逆来顺受的农民,二人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启发读者思考农民阶级自主 反抗的局限性,王婆则代表了来自社会底层的未来反抗地主阶级的希望。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10、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裴枢,字纪圣,御史大夫裴寅子,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宰相杜审权出镇河中,辟为从事,得秘书省 *校书郎,再迁蓝田尉,直弘文馆。大学士王铎深知之,铎罢相失职,枢亦久之不调。从僖宗幸蜀,中丞李 焕奏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郎。中和初,王铎复见用,以旧恩徒为郑滑掌书记、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 入朝历兵、吏二员外郎。龙纪初,擢拜给事中,改京兆尹。宰相孔纬尤深奖遇。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 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乾宁初,人为右散骑常侍,从昭宗幸华州,为汴州宣谕使。初,枢自歙州罢郡归朝,路经大梁,朱全忠兵威已振,枢以兄事之,全忠由是重之。及枢传诏,全忠
11、皆禀朝旨,献奉相继,昭宗甚悦,迁兵部侍郎。时崔胤专政,亦倚全思,二人因是相结,改枢吏部侍郎。 未几,换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其年冬,昭宗幸华州,崔胤贬官,枢亦为工部尚书。天子自岐下还宫,以 枢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出为广南节度使。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 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崔胤诛,以全思素厚。相位如故。从昭宗迁洛阳,驻洋陕州, 进右仆射、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哀帝初嗣位,柳璨用事,全思尝奏用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诸相议,枢曰:“廷范勋臣,幸有方镇节 钺之命,何藉乐卿?恐非元师梁王之旨。”乃持之不下。俄而全忠闻枢言,谓宾佐日:“吾常
12、以裴十四器 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切齿含怒。柳璨闻全忠言,寻希旨罢枢相位,和陵树 享,拜尚书左仆射。五月,责援朝散大夫、登州刺史,寻再贬洸州司户。六月十一日,行及滑州,全忠遣 人杀之于白马驿,投尸于河,时年六十五。初,全忠佐吏李振曰:“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 流。”全忠笑而许之。史臣曰:枢因盗而振,盗憎而亡,宜哉!君子守道远刑,盖虑此也。(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六十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制A出B朱C全D忠E保F荐G之H言I枢J有K经L世M才N不O可P弃 Q之R岭S表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
13、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辟”表征召、征用之意,与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的“辟”意思相同。B. “幸蜀”的“幸”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而君幸于赵王”的“幸”意思不同。C. “兄事”的“事”与张衡传中“衡因上疏陈事”的“事”意思相同。D. “素厚”的“素”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素”意思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枢中进士后得到权贵人物杜审权、王铎、李焕、孔纬等的赏识,升官一直很顺利,很快做到了给事 中、京兆尹等职。B.裴枢结识朱全忠以后受到赏识,先后担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及工部尚书等 高级官职。C.崔胤在朝廷专政
14、,依靠朱全忠,而这时裴枢与朱全忠交好,故裴枢同崔胤二人相交很好,崔胤被贬 后,裴枢依然身居高位。D.裴枢虽因朱全忠而身居高位,却又终因朱全忠而遭遇杀身之祸,可见依附朱全忠这样的“盗”并非全 身远祸的良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2)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答案】10.BHN11. C12. A13. (1)大顺年间,孔纬因为用兵无功被贬官,裴枢受牵累获罪任右庶子,不久出任歙州刺史。 (2)我曾经认为裴十四度量见识纯正,不是浮华轻薄之辈,看他的这些议论,本性暴露无遗了。【解析】【
15、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制书颁下后,朱全忠保举他,说裴枢有经国济世之才,不应该抛弃到岭南。“制出”是主谓结构,后面断开,即B处;“朱全忠”是句子的主语,“保荐之”是动宾结构,作谓语,后面断开,即H处;“枢有经世之才”是“言”的宾语,在“才”后面断开,即N处。故在BHN三处句读。【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都是“征召”的意思。句意:征用为从事/多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o帝王驾临某地;宠幸,器重。句意:随从唐僖宗前往蜀中/而您被赵王宠幸。C.错误。侍奉;事情。句意:裴枢以兄长的礼节侍奉朱全忠/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D.正确
16、。都是“向来、一向”的意思。句意:因为朱全忠与裴枢一向交情深厚/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 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升官一直很顺利”错。得赏识是真的,升官并不顺利。如“铎罢相失职,枢亦久之不调”“大顺中, 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可见受王铎、孔纬影响,不能升职或贬官都有 过。故选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因为;“坐累”,受牵累获罪;“为”,担任;“寻”,不久。(2) “以”,认为;“器识”,度量见识;“浮薄”,浮华轻薄;“本态”,本性。参考译文:装枢,字纪圣,御史大夫裴寅的儿子。咸通十二年
17、考中进士科。宰相杜审权外调镇守河中,征用为从 事,任秘书省校书郎,二次升任蓝田尉。任弘文馆直学士。深为大学士王铎所赏识,王铎被免去宰相之 职,裴枢也长期得不到调任。随从唐僖宗前往蜀中,中丞李焕上奏任他为殿中侍御史,改任起居郎。中和 初年,王铎重新被任用,因为过去的恩情升任他为郑滑掌书记、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召入朝历任兵、 吏二部员外郎。龙纪初年,升任给事中,改任京兆尹。宰相孔纬很器重他。大顺年间,孔纬因为用兵无功 被贬官,裴枢受牵累获罪任右庶子,不久出任歙州刺史。乾宁初年,召入任右散骑常侍,侍从昭宗前往华 州,任汴州宣谕使。当初,裴枢被免去刺史从歙州回朝,路过大梁,当时朱全忠的兵势已壮大,裴
18、枢以兄长的礼节事奉朱 全忠,朱全忠因此器重他。等到裴枢传达诏命,朱全忠都听从朝廷的旨意,贡献不断,昭宗非常高兴,于 是升任裴枢为兵部侍郎。当时崔胤当政,也倚靠朱全忠,二人因此相交结,改任裴枢为吏部侍郎。不久, 改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这年冬天,昭宗前往华州,崔胤被贬官,裴枢也任工部尚书。天子从岐下回 宫,任命裴枢为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出朝任广南节度使。制书颁下后朱全忠保举他,说裴枢有经国济 世之才,不应该抛弃到岭南。不久重新拜任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多次升任兼吏部尚书,判度支。崔胤被 杀,因为朱全忠与裴枢交情深厚,仍然像以前一样当宰相。随从昭宗迁往洛阳,途中住在陕州,升任右仆 射、弘文馆大学士
19、、太清宫使,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哀帝初即位,柳璨当政,朱全忠曾经上奏任用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诸位宰相商议,裴枢说:“张廷 范是功臣,最好任用为方镇节度使,哪里用得着任太常卿?恐怕不是元师梁王的旨意。“于是争执不下。 不久朱全忠听说了裴枢的话,对僚属说:“我曾经认为裴十四度量见识纯正,不是浮华轻薄之辈,看他的 这些议论,本性暴露无遗了。”对裴枢愤怒得咬牙切齿。柳璨听说了朱全忠的话,不久迎奉他的旨意免去 裴枢的宰相职位,和陵陪祭,拜任尚书左仆射。五月,受罚贬任朝散大夫、登州刺史,不久二次贬任洸州 司户。六月十一日,行至滑州,朱全忠派人在白马驿杀了他,把尸体投入黄河,时年六十五岁。当初,朱 全忠手下官
20、吏李振说:“这些自称自己是清流的人,都应该投他们到黄河中,永为浊流。”朱全忠笑着答 应了。史臣日:裴枢因盗贼而得高位,又因受贼的憎恨而死,罪有应得!君子遵守道义远避刑罚,就是担忧 这样的事情。(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杏花天嘲牡丹辛弃疾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渔阳辇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注】本词作于南宋庆元元年或二年(1195或1196年),附词大阁居带湖。太真:指杨贵妃。 辇鼓:战鼓,词中指安禄山叛乱。沉香亭:唐宫亭名,唐明皇与杨贵妃曾在此赏牡丹。解语:唐明 皇曾称杨贵
21、妃为“解语花”,词中泛指美人。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以设问为开头,看似突兀,实则既能制造悬念,也能在问答中自然推进词意。B. “渔阳颦鼓” 一句写安史之乱,可让读者联系南宋时局,体会本词的写作意图。C “池馆”与柳永望海潮中的“凤池” 一样,都用借代巧妙隐含了作者情思。D.词人善于用典抒怀,如结句就以西施自况,曲折表达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15.有人评论本词“表面为嘲牡丹,实者讥讽恋花人”,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4.D 15,上阕以牡丹比杨贵妃,表面是嘲讽牡丹与杨贵妃粉饰太平、倾人误国。下阕开头 写一掷千金买栽牡丹之风,其实是讥讽权贵富豪玩物丧志、骄奢
22、误国。结尾两句运用假设推导,其实意在 讥讽迷恋名花美人 统治者昏耳贵误国。【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 “结句就以西施自况,曲折表达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错,“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 意思是,牡丹如果会说话的话,就会像倾国美人西施一样,一个就够用,足使夫差误国。作者的意思是真 正祸国的未必是女子。启发读者思考真正误国的是那些迷恋名花美人的统治者。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词的上片借嘲牡丹嘲笑杨太真。开头两句以牡丹与杨太真作比。两者的共同点是“颜色”,即在艳丽这一 点上,牡丹可以和杨太真相媲美,李白说:“名花倾国两相欢
23、,长得君王带笑看”,此处与之同意。“渔 阳”二句化用白居易和李白诗意,言安史之乱将发,形势危急,而杨太真“人在沉香亭北”,“醉中舞霓裳羽衣一曲,天颜大悦,方知回雪流风,可以回天转地”(杨太真外传),以讨好君王,谋取个 人和家族私利,并导至社会危机。上阕以牡丹比杨贵妃,表面是嘲讽牡丹与杨贵妃粉饰太平、倾人误国。 词的下片针对“一国如狂不惜金”的恶习而发。罗邺牡丹诗说:“落尽春红始著花,花时比屋事豪 奢。买栽池馆恐无地,看到子孙能几家。” “买栽池馆”二句化用罗邺诗意,指出买许多牡丹栽在池馆里 虽多也没益处,还是不要浪费财物为好。下阕开头写一掷千金买栽牡丹之风,其实是讥讽权贵富豪玩物丧 志、骄奢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绵阳市 南山 中学 实验学校 2022 2023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末 模拟 检测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