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测评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测评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 行州郡,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孝文帝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 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 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 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说明北魏实行均田制能否解决“富强
2、者并兼山泽”的社会现象。 (9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颁行均田令的积极影响。(8分)参考答案:|(1)不能。均田制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兼并的状况,但土地兼并存在的根源在于 土地私有制,而均田制只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 整,并未改变土地私有制的性质。(2)官吏分田,有助于整顿吏治;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 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肝跋黄 尘下,然后别雄雌。北朝折杨柳歌
3、 材料二(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 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魏书 材料一折杨柳歌反映出鲜卑人怎样的民族性格?孝文帝改革后发生了怎样的改变?(9分) 依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问题?(8分)思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诗歌反映出鲜卑族豪迈尚武的民族性格。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改变”是鲜卑族逐渐汉化。第(2)问,责备留京官员是因为易汉服并不彻底,这说明 官员对移风易俗的汉化措施执行不力,也反映出孝文帝变法革新的决心。参考答案:|(1)游牧民族英健强悍,豪迈
4、尚武的民族性格。变化:鲜卑人逐渐汉化,汉族人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的主体。(2)仍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问题: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 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 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 “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 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
5、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 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 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9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6分)思路解析:|本题以孝文帝改革为切入点,从庙号改革这个崭新的角度考查对孝文帝改革的理解 和认识,是对教材知识的提升和拓展。解答本题,首先梳理本题材料,归纳概括出庙号改革的具 体内容;其次从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目的着手,结合其改革措施,分析其庙号改革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
6、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 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 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4 .()导学号056640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措施,建议窝阔台:“陛下将南伐,军 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 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当他把征收来的金、银、帛、粟陈列在朝廷上让窝阔 台过目时,这个大汗才懂得了行汉法的好处。元世祖即位后,围绕着采用汉法问题,斗争更为激 烈。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
7、:“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 其故何如?” 1265年中原汉族学官许衡针对这一问题给元世祖上疏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 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 然可考。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 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任用汉人,采用汉法。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依据材料,分析元朝实行汉法的原因。(9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汉法的意义。(8分)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元代行汉法的改革。第问,据材料中耶律楚材的建议,得出大臣建议,据 “考之前代”“昭然可考”可得
8、出前代经验。由“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忽必烈不得不采用汉法”得出统治中原的需要。第(2)问,据材料中“岁可得银足以供给”得出 财政收入增加,据材料“遵用汉法” “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得出民族融合、政权封建化的历史 作用,这些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参考答案:|(1)原因:大臣的提倡与建议;吸收前代经验;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2)意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蒙古政权的封建化;有利 于维护国家统一。(答出三点即可)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俸禄制伴随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起来。秦代是第一个全面实行俸禄制的大一统王朝,但秦 代工资差别相当大,“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
9、劳大者其禄厚”。西汉俸禄制主要袭 自秦代,高级官员与低级官员之间的待遇过于悬殊,大多数汉代官员的收入不高,导致汉代官 员腐败。汉宣帝接纳张敞、萧望主张,提高低级官员的薪俸水平,这次“增禄养廉”的改革是 比较成功的。王莽篡汉之初,进行高薪养廉改革,初衷虽好,但靠增发货币,反而造成恶性通货 膨胀,官员收入每况愈下,贪污腐败不可避免地加剧起来。东汉王朝受战乱和灾荒影响,财政状 况不断恶化,“减百官俸”,推行薄俸制。汉桓帝时因对武陵蛮的战争,一度停发百官俸禄,清 廉官员大都陷入穷困之中。历史证明,薄俸甚至无俸,对王朝来说总是占小便宜吃大亏之举。实行俸禄制度,从短期看, 因为兴革之举会导致官民一时不便,
10、但从长远看,对国家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一改革从制度上 堵住了百官肆无忌惮地抢夺民众财产的渠道,百姓负担实际上是大为减轻了。摘编自张宏杰顽疾一一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根据材料,概括影响秦汉时期俸禄改革的因素及特点。(9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俸禄改革的影响。(8分)思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伴随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起来”可得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 成,官僚体制的确立;由“东汉王朝受战乱和灾荒影响,财政状况不断恶化”可得出俸禄改革 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以及战争的破坏;由“大多数汉代官员的收入不高”导致腐败可知反腐 的要求。第二小问由高、低级“官员之间的待遇过于悬殊”可知俸禄水平存在
11、等级差别;由“劳大者其禄厚”可知俸禄与官职高低和能力、功绩有关;由东汉“财政状况不断恶化推 行薄俸制”可知俸禄受国家财政状况影响;由汉代“官员的收入不高”可知薪俸水平低,腐败 不断;由秦汉的俸禄改革可归纳出改革具有继承性。第(2)问,据材料信息,可见改革一定程度 上减少了百姓负担,促进了经济发展。俸禄改革本身适应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的需要,维 护了专制统治。从实际操作看,俸禄制推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势必会加重腐败。参考答案:|(1)因素: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官僚体制的确立;经济的发展水平;战争的破坏;反 腐的要求。特点:俸禄水平存在等级差别;俸禄与官职高低和能力、功绩有关;俸禄受国家财政状
12、况影 响;改革具有继承性;薪俸水平低,腐败不断。(2)影响:适应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的需要,维护专制统治;一定程度上减少百姓负担, 促进经济发展。但俸禄制推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势必会加重腐败。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晋灭亡后的100余年间,北部中国各族统治者和部分汉族官僚先后建立了 20多个割据政权, 使北方长期陷于分裂割据的局面,史称“五胡(注:匈奴、鲜卑、羯、羌、氐)十六国”。汉族 官僚、地主和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南逃,史称“永嘉南渡”。东晋是在南北方世族的支持下 建立的,门阀世族势力借助“九品中正制”垄断官场,“举贤不出世族”,出现“晋主虽有南 面之尊,无总御之实”的局面。世
13、族子弟养尊处优、骄奢淫逸,“不乐武位”,无力收复中原, 但也为寒门庶族的崛起创造了条件。578年,北周统一中国北部,581年杨坚篡位,改国号为隋, 是为隋文帝。589年,隋统一南方。隋文帝即位之初就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及六 曹掌管全国军政机要,地方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裁减郡县数目,并将地方官的任免权收 归吏部。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有德)、 清平韩济(有才)二科举人,为寒门庶族开辟了入仕的途径。摘编自吕克勤、徐耀耀中国古代史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隋文帝改革的创新性举措。(9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8分)思路解析:|第问,根据材料“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及六曹掌管全国军政机要”, 可知创立了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二科举人”,可知进行科举选官;根据材料“裁减郡县数 目,并将地方官的任免权收归吏部”,可知改革郡县制。第问考查隋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参考答案:|创新性举措:创立三省六部制;科举选官;改革郡县制。消除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打破了门阀世族垄断官 场的局面,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完成了全国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为唐朝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