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和设计方案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设计说明和设计方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说明和设计方案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设计说明和设计方案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本项目主要为新建XXXX生态牧民搬迁安置小区192户,用地面积 为28474. 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320.688平方米。其中:居民 住宅楼10栋,建筑面积15022. 6888平方米(65平方米户型64户, 85平方米户型128户),门卫30平方米,物业管理用房100平方米,设 备用房(配电室、消控室、弱点机房)168平方米,配套建设室外道 路、铺装、停车 场、绿化、给水、排水、供热、照明、监控等附属 设施;对以上内容进行设计服务。第二部分结构设计说明(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新建XXXX生态牧民搬迁安置小区居民楼、配套建设室外道路、铺装、停车场、绿化
2、、给水、 属设施设计。(二)设计依据1、有关批文等详见建筑专业2、设计规程、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排水、供热、照明、监控等附(GB 50003-2001)(GB 50009-2001)(GB 50011-2001)(GB 50007-2002)(GB 50010-2002)(JGJ3-2002)(GB 5038-2005)(GB 50223-95)4、屋顶设避雷网及避雷针以防直击雷;利用大楼柱内主筋作防 雷引下线,基础钢筋网作防雷接地。三十米以上设均压环。5、进出建筑
3、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在进 出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6、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变压器中心点工作接地、电梯工作接 地、计算机工作接地等合一,利用建筑物基础内主筋相互连接作为 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7、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 点直接接地,变电所内所有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须可靠接地, 接地电阻不大于1。o配电箱至单相插座的接地极设专用的PE接地 线。照明和插座分路供电,插座回路设置漏电保护开关。所有电气 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均可靠接地。六、电气消防1 .消防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设计规范(GB50116-98) o2 .消防系统(1)消防报警线路,由设在底层的消控室引来,所有消防报警 及相关设备的控制均由该消控室完成。(2)本工程设置总线制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采用二总线 智能型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3)公共通道、前室、大厅、商铺及其它用房等设感烟探测器 (保护半径为5. 8m,保护面积为801Tl之)。并在各层设置带电话插孔 的手动报警按钮(一个防火分区内间距不应小于30m)。(4)各层主要公共通道、前室、大厅装设火灾事故广播扬声器, 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 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
5、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 5m。(5)变电室、消防水泵房等装设火警电话分机。(6)在主要出入口、疏散楼梯、通道、前室、公共活动场所等 装设疏散标志灯(配银镉电池),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采用连续供 电时间不小于60min的蓄电池。(7)消防设备用电为双路电源供电,并采用耐火型电缆和电 线。(8)系统主要功能:接收火灾报警信号,发出报警信号;正确显示报警点具体部位及报警时间,并能打印出所有数据, 屏幕曲线显示温度和烟浓度信息的趋势;当火警发生时,联动控制消火栓泵、自喷泵、排烟风机、电动 防火卷帘等消防设备,并控制电梯停于底层。七、弱电设计:1、电话通讯及宽带网络系统电话通讯及宽带网络
6、系统引自大楼内一层弱电机房拟设置交换 机,根据各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的需求确定引入的电话数量。在商铺、办公等处设置语音点、数据点。网络系统结构布置选 型由专业系统集成商提供2、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信号引自大楼内一层电视交接间,经放大、分配传输 至各使用单位。3、广播及消防广播系统本工程办公写字楼内设置有线广播系统,其功能为语音、背景 音乐广播及消防广播。控制室设在消防控制室。办公写字楼广播控 制室与安防控制室合用,其功能为语音和背景音乐广播。4、本工程内有线电视、网络、电信及安防系统及室外线路部分由相关的专业工程公司负责设计及施工。第四部分 暖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7、范GB50019-20032.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 建筑专业所提条件二、防排烟系统设计 (一)设计依据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4 .建筑专业所提条件(二)防排烟系统1 .房间均设有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超过100 n?的地上房间无 自然排烟条件时设置机械排烟系统。2 .无自然排烟条件长度超过20
8、m的内走道或虽然有外窗,但长 度超过60m的内走道设置竖向机械排烟系统,风机置于屋面。各层 排烟口采用常闭排烟口,火灾时开启相应区域排烟口,并连锁屋顶 风机启动,280自动关闭。3 .排烟风机吸入口处设有常开排烟防火阀,280自动关闭,连锁风机关停。4 .防烟楼梯间及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设置正压送风系 统。本工程地下楼梯间分别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采用常开百叶 送风口;地上楼梯间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采用常开百叶送风口。 核心筒合用前室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采用常闭送风口,火灾时 由消防控制中心联动开启着火层的送风口,并连锁启动送风机。(三)本工程所有消防用风机、风阀的控制均接入消防控制
9、中心, 要求能就地启停,在消防控制中心集中监控,远程启停。第五部分消防专篇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版)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J140-90版1997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6-98 (2000版)7、其他国家和地方、行业颁布的相关消防法规、消防技术规 范及管理规定。二、概述本项目规划用地性质为住宅小区。地块由192户多层住宅区组 成。耐火等级:二级;三、建筑防火设计(一)消防控制
10、室、消防水箱 消防用水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二)安全疏散主楼裙房部分每个防火分区有2个安全出口通向疏散楼梯间。疏 散距离符合大空间疏散距离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和袋形走道距离规 定的要求。四、给排水消防(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2005年版)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消防设计:依据建筑物的高度和性质及国家有关的消防规范要求,设置室 内、外消火栓系统。六、电气消防设计1、供电系统(1)负荷等级:(a) 一级负荷
11、: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 应急照明、疏散照明等。(b)二级负荷:客梯、生活泵、排水泵。(c)三级负荷:其余负荷。(2)本工程采用二路10kV电源供电,设柴油发电机仅供一级负荷 用电。(3)消防配电系统:对各类消防设备、事故照明等设备用电均采用双回路电源以放射式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的配电方式。(4)配电设备选择:本建筑物内部均为正常工作环境,消防配电 设备选用耐热型。2、火灾事故照明(1)变配电间、消防控制室、泵房等的照明100%为应急照明;公 共走廊的一般照明兼应急照明用,设不带电池的双电源供电方式;疏 散指示灯按自带蓄电池常亮设计。(2)在大空间用房、走廊、楼梯间及其前
12、室、电梯间及其前室、 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道设疏散导流标志灯。(3)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控制或由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统一 管理,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照明。走廊通控制点亮全部应急照 明灯。(4)、对保证继续工作用的火灾事故照明需连续供电,对供疏散 用的火灾疏散照明其连续点燃时间不得小于60min。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本工程设置一套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消防控制室设于大楼一层。(3)火灾报警探测器除火灾报警探测器主要采用智能型光电感烟 探测器;地下车库处采用感温探测器。在各楼梯口、出入口、疏散 通道等处设置手动报警按钮。(4)本工程设消防专用通讯系统。消防控制室设专用通讯主机,
13、并设有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在变配电所、电梯机房、消控中心、消防水泵房处设专用消防电话 分机;在手动报警按钮与消火栓报警按钮等处设消防对讲电话插 孔。(5)本工程采用消防广播作为火灾警报装置。(6)系统布线: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信号、控制线路采用 阻燃型铜芯导线,通讯线路均采用阻燃屏蔽型铜芯导线。消防系统 导线采用穿金属管沿墙、顶棚等处暗敷。第六部分燃气设计专篇一.小区燃气气源由市政燃气管道供应。小区管网采用中压一级 系统,主干管道成环状布置,以保证燃气供应的可靠性。二 .小区住宅燃气采用楼幢调压,低压入户。三 .小区公建采用中压供气供应生活用热和空调用热。四 .住宅燃气计量采用IC卡预
14、付费计量系统。五 .燃气管道采用聚乙烯塑料燃气管道。六 .住宅厨房间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设燃气泄漏自动报警装置。 第七部分人防设计一、建筑人防设计依据1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2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2001年版3 .国家、省市其它有关法规和规定。4 .设计依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设计要求及方案审查意见书。二、给排水人防设计本工程按六级人防设计,设有二个人防防护单元。人防防护单 元使用人数3400人,其战时用水储存在战时水池内,水池在临战时 构筑,用水量仅考虑战时饮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及口部洗消用水 量。生活用水量标准见下表:用水项目用水量标
15、准(升/人.天)保障给水天数(天)用水量朝)饮用水315153生活用水410136口部洗消用水标准为10L/n)2 ,储水量为lOn?。在每个人防防护单元设1个80M3的饮用水箱及1个70M3的生活用水水箱,其中包括10而口部洗消用水量。生活用水的供给采用变频调 速水泵供给,变频调速水泵在临战时安装。战时水池给水管应予留到位,各种管道穿人防防护结构处均予 埋套管。人防排水用排水坑收集,用潜水泵提升排出,但在隔绝防护时 间内,人防地下室不得向外部排水。设计中给排水管道水平穿越人防墙的管径不大于DN150mm,所有 穿越人防墙的管道均在人防洁净区一侧J加设公称压力不小于l.OMpa 的闸阀。人防预
16、装部分内按当地要求安装。三、人防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1 .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职能部门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设 计要求;2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二.设计范围防空地下室战时电气电讯系统。三.战时电源1 .负荷:应急照明、基本通信设备和应急通信设备为一级负荷, 战时风机、战时水泵和正常照明为二级负荷。2 .人防配电电源取自地下一层变电所,战时应急电源取自区域 人防电源。一级负荷由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另配电源做为内部应 急电源。四.战时电力照明1 .采用平战结合原则设计。2 .平时照明系统同时作为战时照明使用。3 .战时配电箱均为挂墙明装。五.接地系统1 .平时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
17、采用TN-S,战时区域电源低压配 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战时区域电源进线PE线在引入配电箱处做 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接地装置利用平时接地装置(地 下室结构钢筋网)。2 .人防工程内将以下导电部分做等单位联结PE干线;建筑物内金属管道和金属物;建筑物结构钢筋,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金属门 框;室内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装置。六.通信:本人防工程内设战时电话分机,战时通信线路穿入 口预留防护密闭管引入。四、暖通人防设计一、设计依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二、战时通风设置本工程防空地下室设于地下二层,设有二个人员掩蔽单元,为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说明 设计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