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超级链接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入超级链接的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插入超级链接的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在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学科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与交 流的能力。本节课就是本着为了发展学生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间协作式的学习中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的教材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的教材,信息技术第六章第四节第二 部分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目的是让 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信息获取,加工和表达的过程,激发
2、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一一使学生熟悉超级链接的功能,能熟练操作文本超级链接的各种方法!将 超链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演示文稿当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一一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网站浏览本课的探究主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学 习工具及学习教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学习汇报及对学 生自学中存在问题的解答、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及表达、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一学生自我展示作品的过程也是自我激励,让学生大胆尝试、体验 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创作热情,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超链接的两种
3、方法(动作设置、超级链接),掌握演示文稿内幻灯片的链 接及与其它文件的链接。教学难点:如何与其它文件(Word文档或其它演示文稿、文件等)实现超链接。教学对象分析 1PowerPoint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它可为学生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特别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电子作品提供平台。本节课是制作演示文稿的重要部分,它可以使电子 作品非线性超文本化,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方便游览、操作、易于被人接受。本课的教学对 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自主地获取信息、分析和加工信息为主线,培养 其良好的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 他们自己思考、自我
4、探索,积极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之制作出有特色的作品。教学策略参照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本课采用了突出以“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信息 素养和综合能力为重点,运用分组教学和过程性评价,在教师激励引导下,通过情境创设, 以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策略。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更 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本课使用的教学媒体有:1、多媒体网络微机室;2、多媒体网络教学控制系统(便于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及网络资源的共享);3、Web服务器(支持ASP);4、
5、Word Power Point IE 浏览器等软件;学生根据主题利用学习网站,通过协作,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最后利用计算机完成有个 性特色的Power Point作品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 .设计学习任务:利用超级链接使演示文稿更易于浏览、操作,容易被人接受。2 .组件学习资源: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相关网站的链接。3 ,制订学生学生作品评价标准。1.联系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以及简单的图文编排的软件的使用,如Word、Power Point 等。师生在课前的准备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情景导入播放两份演示文稿,并提出问题:比较之后说明两份演示文
6、稿的区别在哪里?哪一份演 示文稿更合理?为什么?带着老师给出的问题欣赏老师准备好的两份演示文稿。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友已以头脑风暴的形式集体讨论:怎样才能让演示文稿浏览起来更快捷,操作更方便? 在讨论区里积极踊跃发言。获取和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提供铺垫。布置任务提出任务:通过获取相关信息,自己制作一份能突显大自然季节特点电子作品。任务小组:四季的自然现象及代表图片;四季的色彩特点及代表图片;(每一小组再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作品主题: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义义篇内容要求:能够体现季节特点。提交形式:以演示文稿的形式提交。1 .学生分组。(异质分组)2 .明确小组任务:哟感抽签形式
7、产生各小组的具体学习任务。3 .小组讨论任务。4 .小组成员分工,组长填写小组分工表。(附表1)5 .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创作工具。6 .获取的信息要标明出处。用抽签形式产生各小组的任务,提高任务的趣味性,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异质分组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协作学习1 .调控课堂气氛。2 .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3 .将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向全体同学推广,并做好记录。4 .收集 和处理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5 .参与到小组的学习和讨论中去。6 .检查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1 .
8、小组内借助计算机等认识工具,并结合各自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2 .小组间也有协作,大家可以将获取到的其他小组任务有关的信息拿出来共享。3 .提交任务;各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后,由组长将完成的作品提交到学生作品区。学生在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任务的需求分析、 内容规划与设计,提高信息素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会话”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小组提交的内容,作为他们小组的学习任务评价的依据。作品展示1 .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到讲台上展示他们的作品。2 .提出任务:记录下各小组作品的优缺点,展示完作品后,大家要对这些作品进行投票。3 .对学生
9、作品的闪光点与不足适当进行点评。4 .鼓励学生对展示的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1 .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2 .欣赏各小组的作品。3 .记录各小组作品的优缺点。4 .对小组作品进行评论。5 .组长填写小组内各成员的学习表现情况。(附表2)通过作品展示,提高学生交流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对创作者是一种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起到学习和鼓励的作用。教学评价L组织学生按照“学生作品评价标准“开展教学评价投票。2 在每个作品的评论区中对小组作品进行评论。3 .教师对各个小组的作品及学习参与度进行评价和投票。1 .根据“学生作品评价标准“开展教学评价、投票。2 .学生可以在每个作品的评论区对作品进行评价。评价要给学生
10、自由发展的空间,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小结知识小结: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合法地使用信息。自查自己在各个知识点方面掌握得如何,哪些方面还要加强和改进。自查自己在小组学习中和同学们的协作情况,是否有待于改进的地方。知识小结,帮助学生将学到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通过对学生活动的小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协作。教学延伸准确、高效地获取有用信息已经成为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 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课后可以互相讨论:如何合法地利用信息?知识延伸,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进行能力迁移。培养学生正确合法利用信息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活动。教学后记
11、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关注全体学生,注重 交流与合作,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围绕新课标,结合这节课,我有几点体会:1、创设情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根据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3、围绕主题热闹物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4、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附表1小组分工与组员评价表小组任务 组长组员名单分工情况组员评价工作表现合作意识完成任务情况评定等级:A优秀 B良好 C一般 D需要努力附表2 学生作品评价标准评审指标评价标准比例思想性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25%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图片内容引用有内容吻合,并且能突出主题创造性主题表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巧妙25%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内容、结构设计独到艺术性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各页风格协调15%图文并茂,文字清晰易读技术性选用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恰当15%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作品引用记录完整记录下所引用各种资料的来源,有版权意识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