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月光曲》教案.docx
《六年级《月光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月光曲》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月光曲教案六年级月光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说话训练。(3)通过合作学习,根据课文描写探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和兄妹手足情深。(2)感受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以及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激起 学生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教学重点体会月光曲的旋律、内容,以及体会贝多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 情、灵感。教学难点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
2、不过 随便说说罢了。”2、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讨论,体会兄妹说话时的心情变化。3、交流讨论情况(1)妹妹说第一句话时是(渴望)的.心情,因为她知道贝多芬来到小镇,很想听贝多芬弹琴;(2)哥哥说话时是带着(难过的、遗憾的)心情,因为家里穷他不能满足妹妹的 心愿;(3)妹妹说第二次话时是带着(安慰)哥哥的心情,因为他不想让哥哥为了她而 难过。4、指导朗读兄妹的对话(1)同桌分角色练读。(2)指名生分角色朗读。(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5、听了兄妹谈话,你有什么想法?6、小结:贝多芬正是被这对穷兄妹间的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了,才进了屋,才 有了后来献给兄妹俩的月光曲。大家想听这首曲子吗?四、初步辨别
3、联想与实在事物1、请生划出文中暗示月光曲曲调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2、小组讨论:读句子,根据内容画一画。3、请生展示作品,并让大家评议。4、课件出示选择题,让生选择月光曲曲调,并说理由。选一选:A、舒缓明快激昂B、明快激昂舒缓C、舒缓一一激昂一一明快5、欣赏月光曲6、请生通过朗读表现出曲调的变化。7、大家是通过什么途径体会到月光曲的曲调的?8、哥哥为什么会想到这些?9、师述: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联想可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但联想要以实在事物为依据。而同样的音乐,让不同的人听,由于各人的经历不同,可能会有 不同的联想。五、扩展,体会文章中心1、听音乐,想一想:盲姑娘静静地听着,仿佛看到我静静地听着,
4、仿佛看到2、你们认为贝多芬想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些什么?3、穷兄妹俩听了贝多芬的曲子,他们很幸福。从贝多芬那儿他们也获得了自 信,今后他们会怎样面对生活呢?板书设计:月光曲听:谈话(感动)贝多芬看:贫穷(同情)弹:一曲又一曲(激动)记:曲子(兴奋)六年级月光曲教案篇三一、难句讲解梳理1、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 传出来“断断续续”,说明弹得不熟练。因为环境的幽静,所以贝多芬能听到“断断 续续”的琴声。这琴声把他吸引住了。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句话既表明盲姑娘想听贝多芬的演奏,又让哥哥不要因为这件事难过。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
5、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 出来了。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而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所 以姑娘猜想弹奏者便是贝多芬。姑娘的话说明她对音乐有很强的理解力,不仅爱音 乐,而且懂音乐。4、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 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 色。“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 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
6、大海。5、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陶醉”,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之中了。这句话说明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是多 么的美妙!二、佳句赏析1、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 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好像披上了银纱”、“清幽”描写出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好景 象。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寄予深 深的同情。此情此景,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 人们,就像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使他接起琴键来。2、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
7、 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 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 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这是一个平静的大海的月夜。此 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 了 “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 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这样联想,从侧面描写出了贝 多芬的琴声,
8、融进了他心中强烈的感情,美妙动人。三、归纳训练本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秋天的明月夜,走进简陋的茅屋为穷 兄妹俩弹琴的故事。他触景生情,谱写了著名的月光曲。分段段意中心思想本文主要讲了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表现了他对 穷苦人的同情和爱。写作特点课文在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时,加进了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使 文章表达的感情更深刻。六年级月光曲教案篇四课型:新授课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并理解“蜡烛、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初步了解课文 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像写话的语言 实践过程中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
9、中感情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进一步了解贝多芬,联系上文,想像写话,体会贝多芬内心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话法教学用具:课件一、听写词语,自由说话,引出问题。1 .学生听写词语:蜡烛、茅屋等。2 .学生自由说话:选用刚才听写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段话,教师随机点评。3 .教师引出问题: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不朽名曲月 光曲?二、进入问题,自主感悟,感情诵读。语段一: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 随便说说罢了。”1 .贝多芬听到哪一
10、句话起就心动了?(感情朗读)2 .贝多芬从这一句话中听出了什么?(1)盲姑娘家境贫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家境贫穷?)(2)盲姑娘热爱音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热爱音乐?)(3)师: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她依然热爱着生活,姑娘虽然家境贫困,但 是她并不放弃对艺术的向往与追求。贝多芬的心被触动了。3 .贝多芬从兄妹俩的整段对话中还听出了什么?(1)妹妹的懂事、兄妹俩之间的相互关怀与体谅等。(感情朗读)(2)师:盲姑娘这么贫穷,但是这么热爱音乐,又这么懂事,他的心被深深 感动了,所以走进茅屋。语段二: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贝多芬没有回 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
11、?我再给您弹一首吧。”1 .学生质疑。预设问题一:盲姑娘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知道她是贝多芬?预设问题二: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预设问题三:弹一首曲子已满足了盲姑娘的心愿,他为什么还要再弹一首曲 子?预设问题四:贝多芬为什么称盲姑娘为“您”?2 .梳理问题。3.解决问题。(感情朗读)三、入情入景,想象写话,欣赏音乐。1 .师生共读“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段落,感悟交流。语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了琴键。2 .重新回到问题:贝多芬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3 .进一步了解贝多芬,联系上文,想像写话,体会贝多芬内心情感。课外资源: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一一贝多芬4 .欣赏月光曲片段。月
12、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8、9、10自然段,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贝多 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了解月光曲所表现的意境与贝多 芬的情感变化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教学重点: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在背景音乐月光曲的旋律中进入本课的学习。一、复习字词: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词语,我相信大家已经储存在记忆的仓库 中,请同学们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看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正确。学生写后同位互判,投影反馈,自我。(画月亮。)二、整体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月光曲 六年级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