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 测量降水量 (表格式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 测量降水量 (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 测量降水量 (表格式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天气单元4.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天气课题4 .测量降水量课时1核心概念10.地球系统学习内容 及要求10. 1.天气和气候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 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教学目标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测量,知道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工具,认识雨量器,了解雨量器的使用方法。科学思维用数据整理、分析和归纳方法,概括一段时间的雨量变化的规律探究实践制作简易
2、雨量器,学会使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用简单的图表整理、分析天气信息。态度责任能在观察与测量中激发对天气现象的研究兴趣,培养持续研究天气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使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模拟降雨的喷洒方式,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平行。教学准备教师:1 .课件优化;雨量器实物。学生: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空气世界的探索。1.和学生简单
3、互动拉近 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 进入上课状态。一、聚焦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PPTL出示水循环的图片。提问:你们能看懂这幅图吗?(预设:水通过阳光照射后蒸发到空气中,在空中形成云,最后变成雨降落到地面。)提问:云除了会变成雨之外,还会变成什么降落到地面呢?(预设:云还 会变成雪或冰雹降落到地面。)2 .出示雨、雪、冰雹的图片。提问:这里三幅图,哪些是降水的形式呢?(预设:雨是降水的形式。)提问:那么雪和冰雹呢?(预设:也算是降水的形式,因为它们都是从空 中降落到地面。)3 .提问:你们如何判定雪和冰雹也是降水的形式?(预设:雪和冰雹从天 空降落到地面,在地面最后会变成水。
4、)4,引出降水量工具。【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几种 常见自然现象的图片,了解 降水的不同形式,利用提问 引出降水量测量工具,聚焦 本课研究主题。提问:如果哪天降雨了,我们如何知道这一天的降水量?如何测量呢?5.揭示课题:测量降水量(板书)【设计意图】实验前引导学 生交流制作雨量器的注意事 项,规范操作指导,利用微 课对喷壶喷洒方式和读数时 的视线水平要求进行细致指 导,以突破难点。探索:确定标准,制作和使用雨量器(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学生活 动手册1 .确定标准。出示书本第47页图片。提问:我们会把有时候的雨称为毛毛雨,我们也会把有些时候的雨称为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测量降水量 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 三年级 科学 上册 测量 降水量 表格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