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一)一、书写(共10分)1 .看拼音写汉字。h/1V.-1 Z1V一a ng h a i q 1 ii a ng b u k e s i y iyu a n ji uj i m d y 6 u y u y a n zh I f e if u f a ng y u、选择题(共10分)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温馨(x i n) 咔嚓(k急遽(j u ) 宝藏(cd消逝(shi)原谅(lid薄雾(bo )不禁(jin)A.富裕(y u ) 缥缈(pi a o) a )8 .默
2、书簿(bo) 惆怅(ch6u) ng)C.头涔涔(c e ng)念叨(dGo) ng)D.泪潸潸(sh a n)溶解(r 6 ng)9 .下面各组词语中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赤裸裸荒凉觉察微风B.何曾晃动惊惶挽回C.空虚挪移耽搁亲吻D.排徊明媚拔弄沉郁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的弟弟活泼可爱,伶伶俐俐的,很讨人喜欢。11 他还没走进屋,就轻轻悄悄地嚷开了,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啊!C.身处异乡繁华的街市,他心中却感到空空落落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与怅惘。D.时光就像永无休止的转盘,时刻不停地转动着。12 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13 C【详解】本
3、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C项:别了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是由于作者的语文默写一直很 差劲,导致不喜欢语文课,在得知自己一家即将移民美洲便再也不用 学习语文后,才发现母语原来那么动听,开始努力的学习语文,认真 听讲,后来默写得到了满分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通过这件事加深了 作者的爱国之情和对国语的无限眷恋。文中作者通过多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是选用具体地事例 来表达情感;二是直抒胸臆,“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 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三是选择典型的事例, 课文选择了老师和同学们留言、送书两件事。14 搅拌 徘徊 惆怅 唠叨 湖畔 排 列 稠密 叼着【详解】本题考查对形近字组词
4、。解答时,首先要区别字的偏旁,再想想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可以 组什么词。拌可组词:搅拌、拌嘴、拌料等。徘可组词:徘徊、徘回等。惆可组词:惆怅、惆然等。叨可组词:唠叨、叨扰、叨咕等。畔可组词:湖畔、河畔、江畔等。排可组词:排列、排除、排队等。稠可组词:稠密、稠度、稀稠等。叼可组词:叼着、叼毒、叼走等。15 贯 注 掩 叹 惴 惴 似 火 热 盈 欣 若 全神贯注 惴惴不安 骄阳似火 洞若观火 柔情似水 欣喜若狂【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识记和理解运用,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掩面叹息:捂着脸唉声叹气,形容惋惜、哀叹。惴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5、骄阳似火:形容太阳灼热地照射着。热泪盈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 常悲伤。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点。(1)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综上,与“聚精会神”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全神贯注。镇定自若: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 综上,与“镇定自若”意思相反的词语是惴惴不安。(2)含有比喻的词语是骄阳似火。像这样含有比喻的词语很多,学生写出两个即可,如:光阴似箭、 料事如神。(3)综上,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致的词语是:欣喜若狂。16 永无休止饶有兴趣 热泪盈眶一视同仁【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永无休止:休,罢休。止,停止。
6、永无休止,永不罢休, 永不停止的意思。(2)饶有兴趣: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很有兴趣地看 着一样物体或事物。(3)热泪盈眶: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 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4) 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同样看待。10 . 朱自清 散文 匆匆 时间流逝的踪迹 无奈和惋惜 史铁生 兴奋期待 焦急无奈 失望委 屈 彻底绝望【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平时要注意积累。(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 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 最后,作者发出
7、内心的感叹,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 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2)那个星期天是中国作家、散文家史铁生的作品,写了一 个小男孩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他出去玩的承诺,表现了小男孩由 开始时的兴奋期待、心怀欢喜,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到继续 等待时产生的焦急无奈,到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委屈,到 最后等待结束,“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母亲的 无奈以及对孩子的爱。11 . ( 1) d a o d a o(2) zhu a n zhu a n(3) b d b 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 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
8、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 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 可。(1)“倒”表示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时,读ddo。表示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时,读ddo。故应为:桌上的瓶子倒ddo 了,水倒ddo 了出来。(4) “转身”读zhu 6 n she n:指回转身躯。向后转读xidng h d u zhu a n:指向后回转身躯。(3)“薄雾”读b6 wu :淡薄的雾气。“薄荷”读bb he: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四棱,叶子对生, 卵形或长圆形,花淡紫色,茎叶有清凉的香气,可入药,提炼出的芳 香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12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1)今天是特
9、殊的日子中的“日子”是指:日期。故选:。(2)日子富裕了中的“日子”是指:生活。故选:。(3)过去的日子中的“日子”是指:时间。故选:。13 . 日子 时光 年华【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选词填空。(1)日子:指生活或生计、日期、时间(指天数)。本句指的是 有意义的时间。(2)时光:时间;光阴。本句指的是和风送暖,大地回春,正 是踏青的好光阴。(3)年华:时光;年岁。本句指的是小薇正值豆蔻的年纪,即 十三四岁的年纪。14 .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不能做些什么。每个学生都应该端正学习态度。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她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一转眼的工夫,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反问
10、句转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 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 如:“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 定,肯定改为否定。据此,“能”改为“不能”,去掉“呢”,句末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得到答案: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不能做些什么。(2)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需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 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病句常见病因:用词不当;搭配 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 不当;指代不明等。句子“明确学习态度”搭配不当,应改为:每个学生都应该端正 学习态度。(3)此题考查直述句改转述句的能力。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 法是
11、改变人称代词,把“你、我”改为“他(她)”,“我们”改为 “他们”;把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引号;可适当调整语序。知 道了这个方法,即可准确改写句子。据此,“你”改为“她“;把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引号,即可得到 答案: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她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4)本题考查夸张句。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本题答案不唯一,表述合理即可,如: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 们小学就要毕业了。15 .丹丹,别泄气!比赛最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参与了,你就 是最棒的。继续努力,下一次你一定会成功的!【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安慰别人,
12、要注意根据实际情 况出发,可以分析原因,鼓励对方等。本题答案不唯一,表达恰当即可,如:丹丹,别泄气,你就是最 棒的!希望你继续努力,下一次你一定会成功的!16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17.三个问句连用,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 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下文的时间流逝形成对比,写出时间流逝一 去不复返的特点。使读者跟随作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三个问句连用,语势渐强地将文章推向高潮后戛然而止,点明主 题,深化主题,引人深思。18. C 19.因为时间一点一滴地在不知不觉中从人们身边流逝“我”无法控制,无可奈何。20.用得好,四个动词写出了 一天的时
13、间是怎样很快地从“我”身边“溜走” 的,表达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想留住光阴而不得的失落心情。 21.于是一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 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 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 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22.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解析】16.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 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 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
14、案。17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一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 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 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这些问句在整个 结构中巧妙地起到了牵引情感的线头作用,一层紧扣一层地点明了主 题,使表达更加顺畅、直接,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震撼人心的 力量。18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 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用针尖上的水滴和大海的对比,衬托出我 的日子相对于时间的流的渺小,微不足道。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听 不到,也看不见,在平淡的生活中茫
15、然,麻木,渐渐失去感官的感受。 这句话是作者淡淡的伤感,无声的叹息,虽然依然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但已无力去追,藏在心中的,是深深的无奈。19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内容“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 从假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 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 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 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可知“掩着面叹息”的原因是“我”在 掩面叹息时间来去匆匆,稍纵即逝;叹息的原因是“我”没有珍惜时 间,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却一事无成。20 .本题考查分析字词
16、在文中的作用。“跨过”、“飞去”、“溜走”,直至最后的“带着影子闪过”。这种 步步逼紧,越发匆匆的描写,不仅形象地表明了时光须臾即逝的特点, 而且使读者的感受由浅入深,体验由淡渐浓,不由自主地进入作品所 创造的意境中去,强烈的“惊异之感”油然而生。表达了作者感叹时 光易逝,想留住光阴而不得的失落心情。21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通读全文,结合文章第四自然段内容”于是一一洗手的时候,日 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 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 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
17、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可 知答案。22 .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年轻时不努力发奋,上了年纪 一事无成,就只有白白地悲伤,后悔已经来不及了。23 .毕业争执观察 24.治愈了自己心里伤痕的德皮勒老师 治愈了一个孩子小小的心灵。25. 心 胆 耳目 心 手 手疾眼快 头重脚轻耳闻目睹26.詹姆斯的右手因触电而被切断,所以他对不能参与老师组织的拍 手活动而伤心、自卑;并对老师抱有埋怨心理。 27.德皮勒老师 心想:原
18、来詹姆斯不想参与拍手活动是因为他的手被切断了,我好粗 心大意哟!差点错怪他了!我一定要想办法治愈詹姆斯的心灵伤痕。 28.伏笔,如前面写詹姆斯不肯参加拍手活动,始终把手放在口袋里 等种种奇怪行为,都为后文他右手以前因触过电被切断埋下了伏笔。【解析】2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结业:(动)结束学业(多指短期训练的)。毕业:(动)学生学习期满,达到校方规定的标准,结束学习。文段中写德皮勒完成了全部学业,故应用“毕业二争执:(动)争论中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互不相让。争吵:(动)口角;因意见不合大声争辩,互不相让。结合文段中“他和另外一个男孩子打架了” “詹姆斯仍把手抄在 口袋里,站着不动,满脸通红。
19、”可知,此处应选:争执。观看:(动)特意地看;参观;观察。观察:(动)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结合“你会注意到你的老师其实是一个截去左脚的人“可知,此 处应选:观察。24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需要通读全文,熟悉文章大概内.容,然后 用人物+事件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德皮勒老师,当 然,他是一位被截去左脚的人,也有一段悲伤的过往,他治愈了自己 心里的伤,感受到了幸福。而现在,他发现詹姆斯因为右手被切断而 自卑,不敢参加活动,用心治愈了这个受伤的小小心灵。所以可以简 单的概括为:治愈了自己心里伤痕的德皮勒老师治愈了一个孩子小小 的心灵。25 .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第三 单元 质量 检测 答案 详细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