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 中有奇树一等奖创新教案庭中有奇树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关于庭中有奇树的文学常识;2 .过程与方法:运用想象描绘诗歌所描写的画面以配合理解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古人细腻的 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 .能够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并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 解诗歌主旨2 .体会文中人物内心悠长细腻真挚的情感,了解古人朴素自然 的情感,从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图解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迁移练习 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情境导
2、入。钟竦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是 对于哪些作品的评价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 火纯青的程度了。五言诗在古诗十九首之前就已经出现,但却是 到了古诗十九首,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标志了文人五言诗的 成熟,标志了抒情诗的新发展。对古诗十九首,历来都推崇备至,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说:“实五言之冠冕也二今天,我们来学习其 中的一首 庭中有奇树。二、文学常识。1 .关于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唐代近体诗(绝句、律诗)而言。它与两 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 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古2 .阅读古诗十九首中
3、的其他十八首古诗。板书:折花图(奇树发华滋荣遗)反衬庭中有奇树思念孤寂赏花图(馨香 盈莫致别经时)先抑后扬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比:诗体格律古体诗近体诗句数句数多寡:a有一定的约束。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押韵用韵宽,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绝句:二、四句要 押韵,第三句不押韵,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律爵:二、四、六、 八句要押韵,三、五、七句不押韵,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对仗 没有对仗限制。绝句没有限制,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平仄每个字不受平仄的限制。每个字平仄有一定的格律。字数 每句字数不严格限制。每句字数固定,分五言和七言。3 .古诗十九首得名:诞生
4、于东汉末年,原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作,因风格相近,南朝梁 萧统编入文选,因为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题为古诗 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这组诗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 高成就,是古典诗歌抒情诗的典范,被誉为“诗母”。刘勰的文心 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噪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 一字千金二古诗十九首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 大夫的失意郁闷的心情。3.篇目:行行重行行、今日良宴会、明月皎夜光、迢迢牵牛星、 驱车上东门、 凛凛岁云暮、青青河畔草、 西北有高楼、 冉冉孤生竹、 回车驾言迈、 去者日以疏、 孟冬寒气至、青青陵上柏、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第九首)东城高且长、生
5、年不满百、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三、朗读诗歌。一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二读明诗意:选自文选卷二十九。奇树,佳美、珍贵的树。这首诗是古 诗十九首中的第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501-531)主持编选 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 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 地位。华花。下文的“荣”也是“花”的意思。滋繁盛。攀条攀引枝条。遗(we i)给予,馈赠。盈充满。致送达。经时历时很久。古诗散译:庭院
6、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 意盎然。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 的亲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 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 情罢了。三读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 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闺怨诗:闺怨诗属于汉族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唐代这一时期,多以弃妇、 思妇、征妇、商妇、游子妇等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 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 或惆怅或忧伤的复杂心理状态,或者
7、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闺怨诗还有一种,就是男人假借别的事情,模仿女人的口气写出来的。【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诗八句,可 分作两个层次。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 一株佳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 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 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 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 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 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
8、人感到麻 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 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 然没有尽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 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 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 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 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 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 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
9、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 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怎不教人感到 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 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 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 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 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 的痛苦,不是更令人难以忍受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 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 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 思的苦
10、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平静;也许,她希望这 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 之,我们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不是可以体会到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 内容吗?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 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这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 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 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一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 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至于人物的神情, 诗人虽没有明写,但一个“盈”字,却暗示我们:主人公手执花枝, 站立了很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
11、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 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 到亲人的手中。古时交通不便,通信都很困难,何况这是一枝容易凋 零的鲜花呢?此时的她,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 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她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周围的 一切,对着花深深地沉入冥想之中。“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 简简单单的十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清晰生动的画面啊。我们 还可以进一步想象:这位妇女正在想些什么呢?她是否在回忆往日的 幸福?因为这奇树生在他们的庭院之中,往日夫妻双双或许曾在花树 下,消磨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时光。在那叶茂花盛的时候,她所爱的人 儿,是不是曾经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庭中有奇树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一等奖创新教案 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第三 单元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