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琥珀第1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5 琥珀第1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琥珀第1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琥珀第1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学期春季课题琥珀(第一课时)教科书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出版 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怒、吼、脂、拭、划”等 生字,读准多音字“扎”。2.能在阅读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 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知道作者推测的内 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认识“怒、吼、脂、拭、划”等生字,读准多音 字“扎”。2.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 学难点:1.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2.初步了解文 章大意,知道作者推测的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2、引导质疑1.出示图片,认识琥珀。2.出示课题, 导入新课。(1)指导学生观察“琥珀”的部首,初步感知琥珀的珍 贵。(2)学生自读课题。3.明确本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针对 课题质疑。(1)出示本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并试着解决。(2)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出示预设:什么是 琥珀? 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琥珀有什么价值?4.阅读“阅读链接”,学生初步解答问题。(1)出示“阅读链接”:“阅 读链接”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些裂开的或受过损伤的松柏类或桃树、 槐树的树干,会发现树干上分泌出了黄色透明的树脂,它们便是琥珀 的前身。正是这些树脂经过漫长的岁月,最终形成了琥珀。天然琥 珀的形成可以
3、简单分成三个阶段:树脂一硬树脂一琥珀。从树干分泌 出来的树脂带着浓浓的香味,可以流动;树脂被砂泥等沉积物掩埋后,地下深处的高温和高压,导致树脂中的有机物挥发,树脂变成了硬树 脂;在高温和高压的持续作用下,硬树脂中的有机物进一步挥发,硬 树脂最终石化形成了琥珀。一一根据王文利的琥珀物语相关内 容改写(2)学生交流读了 “阅读链接”后知道的内容。(3)教师 小结“阅读链接”的内容。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琥珀。第 二自然段介绍了琥珀形成的三个阶段。(4)导入课文教学:课文围 绕琥珀写了哪几部分内容?二、扫清字词障碍1.出示自读要求,学 生读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 边
4、思考: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2.分组教学字词,初步 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先提示字音、字形,然后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内 容将一组词语连起来说一说。(1)第一组词语:晌午 热辣辣 渗 出 松脂提示“辣”字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是“撇”,不是“竖”; “渗”字是前鼻音。小结:这组词语和松树为什么会渗出松脂有 关。因为天气十分炎热,所以松树渗出了松脂。(2)第二组:拂拭 划动 包裹 提示“拭”字右半部分是“式样”的“式”。小结: 这组词语与苍蝇和蜘蛛为什么被松脂包裹起来有关。(3)第三组词: 淹没 冲刷 澎湃提示“澎”字是后鼻音。小结:这组词语和 地壳变化有关。3.出示提示,理清文章脉络。(1)出示提示
5、,学 生思考: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几部分内容?第1-12自然段 第 13-17自然段 第18自然段(2)明确课文三个部分所写的内容: 第1-12自然段写的是琥珀怎样形成的(板书:形成);第13-17自然 段写的是琥珀怎样被发现的(板书:发现);第18自然段写的是琥珀 的样子和研究价值(板书:样子、价值)。三、引导提问,整理问题 1.针对课文内容和写法,引导再次提问。引导学生再次自读课文, 提出问题。2.学生提问,教师梳理主要问题。(1)出示预设: 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 详细情形”?为什么作者不先写琥珀的样子,再写它的形成过程,最后写它的发现过程和价值呢?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琥珀第1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 琥珀 课时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