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类文阅读理解.docx
《第22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类文阅读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类文阅读理解.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三首类文阅读一、课内阅读(一)阅读天地。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 .根据诗歌内容填空。首句中 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2 .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3 .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答案】1 .寒雨连江(或“寒雨”)“秋季”或“冬季”或“秋冬季”2 .“孤”字既点出了眼前所见之景,也融入了作者当时孤独的心境。3 .最有可能问的是,何事被贬?是不是做错什么或犯什么罪了?(二)阅读古诗。塞下曲,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O4 .将诗句补充完整。5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答案】4 .月黑雁飞高 大雪满弓刀5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边塞军人们的赞美。(三)古诗阅读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墨梅:水墨画的梅花。清气:清香的气味。6 .本诗的作者是,“洗砚池”是一个典故,与 有关。7 .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什么特点?8 .诗中“, ”写墨梅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 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弥漫在天地之间。9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6 .王冕王羲之7 .高洁、清秀;淡雅、素朴。8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9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王
3、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二、类文阅读(-)课外阅读。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0 .下列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立根:扎根。B.破岩:破碎的石头。C.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D.任:任凭11 .本诗表面上写 ,实际上写 o12 .首句中的“咬”字运用了 修辞手法,好处是13 .后两句中的“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什么?进一步表现了竹子怎样的精神?14 .下列对竹石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首题画诗,同时也是一首咏物诗。R.竹石与墨梅都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C.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却又执着有力。D.这首诗借描
4、写竹子,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答案】10 . B11 .竹人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12 .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竹子坚韧的精神13 .“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挫折与困难。进一步表现了竹子不屈不挠、顽强抗争 的精神。14 . D(二)拓展阅读:托物言志的古诗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5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16 .诗人陆游借梅花表达了怎样的的精神品质?【答案】15 .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 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
5、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 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16 .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 不媚俗和坚贞不屈的品格。(三)课外阅读。别董大唐局适千里黄云白日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7 .别董大是一首 诗,前两句是写,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宽慰。全诗充满了 的精神。诗句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名句是:18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 朝诗人。“泡”这个字读。柳树的颜色是 O古诗前两句是 (写景/写送别)的。这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2课 古诗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类文阅读理解 22 古诗 部编版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课文 阅读 理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