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5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 题型一鉴赏诗歌思想情感-高考语文总复习总结归纳汇总资.docx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5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 题型一鉴赏诗歌思想情感-高考语文总复习总结归纳汇总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5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 题型一鉴赏诗歌思想情感-高考语文总复习总结归纳汇总资.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2017年高考课标3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 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 伏:服气。1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答案】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非全是戏言, 也透露出一丝
2、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 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一二句首 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 间的戏辞;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 不平和辛酸;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抓住这些作答即 可。三、【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
3、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 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 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 的鱼。2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分)【答案】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 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解析】试题
4、分析:问答本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 内容进行分析 工【方法小结】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的,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无论是对其表达技巧、形象 还是语言的揣摩,都是为了解读诗歌的思想感情。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 其情感基调,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 析评价。3 .怎样分析思想感情评价思想感情,除了要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要做到“五看”,即看标题、看作者、看序注、看诗眼、 看意象。(1)看标题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如书愤
5、表达内心悲愤之情应关注“愤”字,悯农表 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应关注“悯”字,春夜喜雨表达对春雨的欢愉喜爱之情应关注“喜”字。(2)看作者也就是知人论世。了解了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分析作 品的思想感情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如鉴赏李煜的词,就要了 解李煜的创作风格,以南唐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降宋前,李煜过着纸醉金迷、酣歌曼舞的生活, 作品多描写帝王的享乐生活,表现高雅文化与富足生活给他带来的欢乐:降宋后,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 作品则以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为主,感情真挚沉痛,凄怆动人,一洗前期作品的香艳柔媚,进入了
6、另 一番开阔的境界。李清照的词也因为南渡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等等。(3)看序注序注一般交代诗歌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读者把握诗歌的思想情 感。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干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序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括。(4)看诗眼诗眼一是表现为诗歌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的主旨。二是表现为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词语,增强诗歌的形 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象。(5)看意象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 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
7、“意象” 0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 的思想感情Q 一般借景抒情类诗歌的意象都应该细细品味。【经典练习】一、【2020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沟睦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注)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厨传:古代 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1 .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 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
8、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 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诗歌后两联提到的“话此”,要联系上文来看。“劳人”“佳士”都指沈康,“朱轮”是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 车子,这里指代沈康的到来;“忽逢佳士得朱轮”大意是“忽然听到了您到常州治理的好消息”,表达了常 州百姓对沈康这个优秀的父母官到来的期待和欢迎;其实这是作者委婉地表达对沈康的勉励,希望他能治理好常州,不辜负百姓的盼望,这是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待。“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惆怅”写出
9、作者在提到常州时的心情,表达了自己此前在常州,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后句“最忆荆溪两岸春”,想到常州的美景,表达了对常州的难舍和怀念之情。二、【201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蛇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 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1.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5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 题型一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高考语文总复习总结归纳汇总资 2022 三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古诗 阅读 考点 鉴赏 古代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790927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