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拓展训练-(含答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拓展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拓展训练-(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拓展训练乂含 答案)小升初文言文拓展训练-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课内阅读。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 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 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好书画 (2)今乃掉尾而斗 (3)处士笑而然之一2 .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D.(杜处士)不可改也3 .牧童认为戴嵩
2、画中的错误在何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 理?课内阅读。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 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5 .文中“哉”是 词,表示 。6 .“志在太山”“志在流水”的意思是,现代人用“高 山流水”比喻 。解答此类问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再概括出 人物形象。文中书生是个不学无术、碌碌无为之人。从“每日游玩, 午后归房”能够看出他每天无所事,只顾玩,碌碌无为。从“取书
3、作 枕头”可以看出他对待学习态度不认真,不学无术。选C。17 . 性情急躁 性情温和 18.火烧着你的衣服了没 说到J慢性子的人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19.遇事要分清轻重缓 急,不能不切实际地拘泥不变。【分析】参考译文:一个性格急躁,另一个性格温和。冬天围在炉前喝酒,急躁性格 的人,他的衣服掉到炉火中了,被火烧到了,性格温和的人见到了还 是慢慢的说:“我已经看到一件事很久了,想要告诉你,又怕你的急 性子把事弄得更糟,不告诉你又怕对你不利,我是该说呢还是不该说 呢? ”性格急躁的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才说:“火烧着你的衣 服了。”性格急躁的人把衣服拽起来,生气的说:“既然是这样,为什 么不早点
4、告诉我? ”性格温和的人答道:“别人说你性格急躁,没想 到真的是这样。”18 .考查了对文章中人物的了解。根据原文“一最性急,一最性缓”和列举的事例可知文中人物性 格一个性情急躁,一个性情温和。19 .考查了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根据译文“火烧君裳”的意思是:火烧着你的衣服了。他却用了 一大段话,这段话没说到重点。知道真相后,性急者“怒”,你觉得 他“怒”除了自己性急易怒,还因为慢性子的人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 急。20 .考查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文中“性缓者”不分 轻重缓急的做法,提出自己的建议即可。如:性格的缓慢要看事情的轻重,不能不分轻重,一直性格缓慢, 不善变通、呆板
5、守旧,礼貌虽好,然而不分场合一律通用,就是坏事 情;做人是对,然而不分轻重帮助,就是坏事情。21 .狐假虎威21.22. C23 .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以为它们是害怕狐狸。24 .我认为狐狸喻示了生活中假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别人的人。这则 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善于弃伪存真,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不 然就很容易被坏人的花招迷惑。【分析】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 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 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 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 真,就和狐狸同行,
6、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 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20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和理解。文中讲了狐狸让老虎“子随我后”,假借老虎的威风而形成“观 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的假象,骗老虎说自己是“长百兽”的动物, 我们学过的成语“狐假虎威”正出自于此,由于狐狸是假借老虎的威 风恐吓百兽,所以现在经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 来欺压、恐吓人的现象。21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1)“虎求百兽而食之”的意思是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之” 代指百兽。(2) “故遂与之行”的意思是就和狐狸同行。“之”代指狐狸。(3)“兽见之皆走”的意思是群兽见了老虎和狐狸,都
7、纷纷逃走。 “之”代指老虎和狐狸。22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仔细读文可知,“兽见之皆走”的原因是野兽都害怕老虎,故答 案选C。23 .本题考查了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 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子意思是: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以为是害怕 狐狸的。24 .本题考查了思维拓展和主旨内容概括。结合内容理解,例:倚仗他人势力欺上瞒下之人。25 . 偷偷地 就 入迷 神情平静 打 何不 26.王冕是诸暨的人。晚上,(他)偷偷地跑出来,坐到佛像的膝盖上,在长明灯光的映照下,拿着书苦读
8、。 27.年 轻时必须勤读苦练,长大后方能有所作为。【分析】参考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 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 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 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 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 ”王冕从此 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偷偷地走出来,坐在 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 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 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
9、有看见似的。25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释义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 结合相关语境判断字词释义即可。“窃入学舍”意思是:偷偷地跑进学堂,“窃”意思是“偷偷 地二“辄默记”意思是:就默默地记住,“辄”意思是“就“儿痴如此”意思是: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痴”意思是“入 迷二“恬若不见”意思是: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恬” 意思是“神情平静”。“父怒挞之”意思是: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挞”意思日 “ J-T-7 打O“曷不听其所为? ”意思是:何不由着他呢? “曷不”意思是 “何不二26 .本题考查了学生翻译句子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 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
10、意译为辅,并按现代 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王冕者,诸暨人:王冕是诸暨县人。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一到夜里,他就偷偷地 跑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 苦读。27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感悟。这是一道半开放性题,要把握作者 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作答。结合本文内容可知,主要讲述了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 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据此写出自己所受到的感悟即可。示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 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28 .同“返”,返回。等到离开 才29.
11、欧阳询曾经骑马赶路,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30.驻马观之下马伫观布裘坐观31.学习要专心刻苦,更要虚心求教,学会吸收别人的优点。【分析】欧阳询曾经骑马赶路,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 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 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 察,于是就住宿在古碑旁,守在碑前多日才离去。28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注意结合句意分析。(1)“数百步复反”的意思是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可知, “反”通返”,返回的意思。(2) “及疲”的意思是等到疲乏。可知,“及”的意思是等到。(3) “良久而去”的意思是看
12、了很久后离开。可知,“去”的意 思是离开。(4) “三日方去”的意思是多日才离去。可知,“方”的意思是 “才二29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翻译,注意结合重点词语理解。“尝”是曾经的意思;“书”的意思是“书写。故句子的意思是:欧阳询曾经骑马赶路,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 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30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认真阅读原文分析。通过译文可知,欧阳询赶路时看到一碑文,停下观看,后下马观 看,累了就铺上皮衣观看,在古碑旁看了很多天才离开。所以欧阳询 观看古碑的过程是:驻马观之;下马伫观;布裘坐观;宿其旁观。31 .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手法的辨析及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 象可以通过人物描
13、写的语句和具体事例体现出来。人物描写的方法有: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文章通过写欧阳修看到碑文驻马观到下马观到坐观,观看很多天 才离开。可见欧阳询学习的刻苦、专心致志;且他学习书法博采众长, 努力吸收别人的优点。学生围绕欧阳询的品质、学习方法等方面回答 即可,答案不唯一。7 .“巍巍乎若太山”的意思是_o8 .“知音” 一词现在指 o阅读理解。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土请为王吹竽,宣王说 之,縻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滔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土逃。1 韩非子【注释】滥竽:不会吹竽。滥,失实的。竽(yii ), 一种古代 乐器。南郭:复姓。处土:古代称有学问
14、、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 人为处土,相当于“先生”。说:同“悦”,喜欢。縻食以数百人: 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M (In),粮仓。食(si),供养。潜 (m n):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宣王使人吹竽()(2)好一一听之()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宣王说之,縻食以数百人。11 .宣王时,南郭处土能为王吹竽的原因是;潜王时, 南郭处土逃走的原因是12 .“滥竽充数”本来的意思是,现在我们常用这个 成语来讽刺那些 的人。阅读理解。书低一生赁僧房读书,每日游玩。午后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 选,视之日:“低。”持汉书,视之日:“低。”又持史记, 视之日:“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小升初 文言文 拓展 训练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