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6825(董金凤)教案 第15课 爱情家庭(三).docx
《《高职语文》6825(董金凤)教案 第15课 爱情家庭(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语文》6825(董金凤)教案 第15课 爱情家庭(三).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经典作品鉴赏课时2 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 )理解与妻书的内容,并体会其内涵(2 )理解致橡树的内容,并体会其内涵素质目标:(1 )懂得爱情不喙庭的内涵,明确爱惜中给予不嗝献的关系,树立健康的爱情观和正确的家庭观(2 )养成追求平等独立、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的爱情意识,培养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自觉 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全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内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2 min )一作品导入(5 min )一作品赏析()(23 min )各抒己见(15 mi
2、n ) 第2节课:作品导入(5 min )一作品赏析(二)(20 min )-各抒己见(15 min )一课堂小结(3 min ) 一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阅读与妻书和致橡树,并通过文旌课堂APP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以下 问题:(1 )与妻书和致橡树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观(2 )请谈谈与妻书和致橡树对你的启发。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观看案例,思考并留言讨论通过学生课前预 习,让学生了解经典 作品的内涵,激发学 生的学习欲望考勤(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
3、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 律性,掌握学生的出 勤情况作品导入(5 min) 【教师】讲述与妻书的创作背景,并提问:作者是在什么心情卜创作的与妻书?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通过作品导入,帮 助学生了解与妻书 的创作背景,并对作 者有一个大致了解作品赏析(一) (23 min)【教师】安排学生朗读与妻书(-)作品精读【教师】随机邀请学生朗读与妻书(可安排多名学生朗读,每人朗读一 部分)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通过教师讲解、课 堂互动和播放视频等 教学方式,帮助学生 理解与妻书的内 容,并体会其内涵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4、不能竟书而欲搁 笔,又恐汝不察吾哀3,谓吾海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 为汝言之。言至4爱汝,即此爱汝 念,使言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 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鼓?司马春衫6, 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详见教材)【课堂问答】提出问题:作者想要表达的衷情是什么?【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二)词语释义1 意映卿卿:意映,作者妻子的名字。卿卿,旧时夫妻间的爱称,多用 于丈夫称呼妻子。陈意映,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州女子师范学堂,是名宦陈若 霖的后裔。广州起义失败时,陈意映之父陈
5、兀凯尚在广州任职,他立即遣人返回 福州林家报警,使陈意映等得以脱逃到光禄坊早题巷内居住。脱逃不久后的深夜, 有人从门缝塞进一小包东西,翌日清晨,陈意映才发现为林觉民烈士的两封绝笔 书。陈意映一见遗书,悲痛万分,此后抑郁成疾,于1913年去世。2 竟:完成。3 衷:内心。4 至:极,最。(详见教材)(三)认识作者【师生互动】扫码播放林觉民介绍视频,并结合视频介绍本文作者林觉民(1887-1911 ),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辛 亥革命先驱,黄花岗七十一烈士之一。1900年,林觉民进入福建高等学堂学 习,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 夫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语文 高职语文6825董金凤教案 第15课 爱情家庭三 高职 语文 6825 董金凤 教案 15 爱情 家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