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石拱桥茅以昇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建造拱桥的科学知识。2、体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及说明方法。3、品味该文说明事物语言的准确性。4、增强对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认识及加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建造特点;2、利用自制道具组装一个简易的拱桥,初步建立对石拱桥的科学认识;教学难点:1、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以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培养对桥的科学方面及人文方面的浓厚兴趣。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讨法、试验法、讲授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把握全文,研读课文重要语段,解构“石拱桥的建造”,提高科学素养。一、整体把握全文。1、激趣导入新课。
2、“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桥,在桥上跨过多少山和水,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 领略过多少桥的诗情画意”一一茅以昇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一座非常著名的由茅以昇设计建造的桥一一钱塘江大桥。教师讲述 钱塘江大桥的故事:杭州钱塘江上,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争爆发,为保证军火物资运送,建桥的工 人们夜以继日地加速赶工。1937年9月26日,第一列火车终于从桥上通过。然而,12月 23日,日军先头部队抵达杭州,茅以昇忍痛亲手炸毁了刚建成的大桥。随着一声巨响,这 条1453米的卧江长龙被从六处截断。历经925天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耗费巨大人力物力 的钱塘江大桥,仅仅存在了 89天。打败日寇后,茅以昇又主持
3、修复了这座公路铁路两用桥。 如今这座86岁的钱塘江大桥仍然承载着日均通行数万辆汽车和百余对列车的枢纽作用,被 誉为永远的“一桥”。茅以昇:桥梁专家,早年留学美国,因博士论文中的科学创建被称为“茅氏定律”,归 国后成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同时又是教育家,著有中国石拱桥、桥话等大量 科普文章。毛主席读了桥话后对茅以昇说:“你不但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呢! ”。2、解题:中国(范围)石(材质)拱(形态)桥理解下列逻辑顺序:桥 =o 拱桥(= 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修饰限制的词语增加,概念的外延逐渐缩小,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3、检查课前预习,教师正音、释义。横跨汶河古朴惟妙惟肖推崇交头接耳胜景
4、巧妙绝伦独一无二4、学生朗读课文,标上段落序号,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哪些段落是在写石拱桥?石拱桥特点是什么?课文第1、第2两个自然段;特点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除了具备石拱桥的特点外,还有:悠久的历史、到处都有、形式多样(著名的赵州桥、 卢沟桥)。、课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分别是哪些?、赵州桥4、5自然段,卢沟桥7、8、9自然段、中国石拱桥成就辉煌的原因;小组讨论,得出:“首先其次再其次”、课文最后一段综述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越发展,哪句话能看出作者对祖国的喜爱之 情?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赞美和喜悦。5、总结作者行文思路,多媒体展示:、(第12段)先写石拱桥特点。
5、“像虹”,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第39段)中国石拱桥特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进行说明、(第10段)我国石拱桥成就辉煌的原因。、(第11段)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越发展。二、研读第4、第5自然段,仿赵州桥的样式,大家一起来试着做一个造桥的工程师1、材料准备:冬瓜、南瓜、土豆等,本课以冬瓜做材料,试做一个“冬瓜拱桥”。2、材料粗加工:将冬瓜仿石料的样子用刀切成长方体。切20个左右的长方体“冬瓜块”。3、用一个铁皮弯折成弧形的桥洞,将“冬瓜块”(相当于石拱桥中的“石料”)按“弓 形”铺在弯折好的铁皮上(铁皮相当于造石拱桥的“拱架),两端要多用“冬瓜块”抵住(相 当于造石拱桥的“桥墩4、抽走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石拱桥 18 中国 石拱桥 教学 设计 2023 2024 学年 统编 语文 年级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