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热点题材专练】主题10 书序赠序-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docx
《【文言文热点题材专练】主题10 书序赠序-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热点题材专练】主题10 书序赠序-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题10书序赠序一.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日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 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 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酉甫、胡广, 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 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 道犹籍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 淫放荡为事,
2、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郛州 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 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 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 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 判、司、簿、尉之
3、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 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 多余止得其两卷。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 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天,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 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 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现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选自司马光集)(注)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言必
4、自称日儒发言:发表意见。 B.当时四方土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束缚,拘束。C.牧亦坐是废废:(被)罢免。A. “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B. “于”,介词,都表被动,可译为“被”。C. “为”,动词,作,写。/语气助词,无实义。D. “之”,代词,句中代指苏子美。/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 “大理评事为大理寺最高长官”错误,“大理寺卿”才是大理寺的最高长官。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第一处,“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 一句中,前两个动词“饮酒”“得罪”后的“之” 只能是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故“饮酒”“得罪”
5、共同作“人”的定语,中间不需停顿, 据此可排除B、D两项。第二处,“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中“矣”是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开,“不幸” 作状语修饰动词“死”,中间不需要停顿;“岂” 一般用于句首,据此排除C项。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D. “当初攻击驱逐他的人却被保全”错误,这里是对“得罪之人”的误解,苏子美没有“得 罪”这些人,而是这些人和他一道“获罪”,属于词语理解错误。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宝之”,意动用法,译为“以之为宝”“把当作宝物”。“见遗于一时”, 被动句,在某一时期被遗弃。“于后世”,介宾短语后置。第二句中,“惜”,感
6、到可惜,感到惋惜。“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 定语后置句,当代那些处在应该乐于给国家培育优秀人才的职位的仁人君子们。第三句中,“讽勉”,教诲,劝勉。“以近古”,状语后置,拿近古的文章。参考译文:我的朋友苏子美去世之后四年,我才在太子太傅杜公的家中得到了他一生文章的遗留的 手稿,我汇辑抄录这些文章,把它们编纂成十卷。苏子美,是杜公的女婿。我便把他的文集 归还给杜家,并告诉杜公说:“这些文章,都是黄金珠玉啊,抛弃埋没在粪土之中,也不会 损耗腐蚀。(虽然)它在某一时期被遗弃,但在以后的时代一定有收藏并把它当作珍宝的人。 虽然它被埋没而没有显露出来,然而它的灵秀的气质、奇异的光芒,已经
7、常常自动地放射显 现出来,外物也不能掩盖它。所以,当他遭受挨弃排斥、遇到摧残挫折、流转离散困顿窘迫 的时候,他的文章已经在天下自行流传;即使与他有怨仇的人,以及曾经穷尽心力排挤他到 绝境的人,对于他的文章,也不能有丝毫贬低掩盖。大凡人们的感情,忽视眼前的却重视久 远的,苏子美在今天这样受压抑,文章还如此受重视,在将来压抑得以伸张的时候,他的文 章应该会怎样呢?您大概能够没有遗憾了。”我曾经考察前代的文章、政治的兴盛衰败情况,对唐太宗使国家安定清平接近三代圣王 的兴盛,但文学不能革除五代遗留的风气感到奇怪。这之后一百多年,韩愈、李翱这一辈人 出现,此后元和时代的文章才恢复了古文的传统。唐朝衰落战
8、乱不息,又过了一百多年大宋 兴起。又过了将近一百年,古文才在今天兴盛起来。自古以来太平的时代少,混乱的时代多, 幸好时代太平了。但文章或是不能纯正精粹,或是过了很久还赶不上时代,为什么像这样困 难呢?难道不是难以得到那样(能够振兴文风)的人吗?如果一旦有了那样的人,又幸运地 赶上生活在太平盛世,世人难道可以不因为这尊敬看重他并爱护珍惜他吗?可叹我的朋友子 美,因为一顿酒饭的过错,以致被黜免成为百姓,漂泊外地穷困潦倒而去世;这真是值得慨 叹流泪,而且替当代那些处在应该乐于给国家培育优秀人才的职位的仁人君子们感到可惜 啊!苏子美的年龄比我小,可是我学习古文反而在他的后面。天圣年间,我被主管官员取中
9、 进士,看见当时学习写文章的人,致力于用古代典籍中的文句,及声调平仄、对偶拼凑文章, 号称是“时文”,还拿它们相互夸耀推崇。而唯独子美跟他兄长苏才翁、参军穆伯长,写作 古体诗歌和杂文,当时的人都对他们大加非议讥笑,可子美却不在意。在这之后皇上担忧“时 文”的弊端,发布诏书拿近古的文章教诲劝勉学写文章的人。从这之后那股风气才慢慢消失 了,学写文章的人也逐渐趋向古文了。唯独苏子美在全社会都不写古文的时候写古文,他从 始至终独自坚持,不被世人的喜好厌恶牵制,可以称得上是有坚定的志向和操守的人啊。苏子美做官升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便被黜免,后来担任湖州长史去世,享年四十一岁。 他形体容貌奇特雄伟,远看他
10、感觉非常高傲,接近他感到和蔼可亲,时间越久越觉得他值得 爱戴仰慕。他才能虽然很高,但人们也不太嫉恨忌妒他,那些人攻击他让他离职,用意不在 子美身上。凭靠皇上明察事理仁德圣明,凡是当时被指出姓名、受排挤斥逐的人,从两三个 大臣往下,想要把苏子美作为根由而牵累的人,都被保护而没有受到伤害,现在都得到了荣 耀恩宠。即使和子美一起饮酒而获罪的人,大都是一时的杰出人物,现在也被任用,在朝廷 职位晋升而地位贵显。可是唯独子美不幸去世了,难道不是他的命运吗?悲痛啊!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材叔知柳州序曾巩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已屈指计 归日。又咸
11、小其官,以为不足事。其逆自为虑如此,故其至皆倾摇解弛,无忧且勤之心。其 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 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陋,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噫!亦其民之不幸也已。彼不知由京师而之越,水陆之道皆安行,非若闽溪、峡江、蜀栈之不测。则均之吏于远, 此非独优欤?其风气吾所谙之,与中州亦不甚异。起居不违其节,未尝有疾。苟违节,虽中 州宁能不生疾邪!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蕉、柑、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 属,食有海之百物,累岁之酒醋,皆绝于天下。人少斗讼,喜嬉乐。吏者唯其无久居之心, 故谓之不可。
12、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今大者专一州,岂当小其官而不事邪? 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无不幸之 叹其事出千余年之表,则其美之巨细可知也。然非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者不能也。官于南者 多矣,予知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能行吾说者,李材叔而已。材叔又与其兄公翊仕同年,同用荐者为县,入秘书省,为著作佐郎。今材叔为柳州,公 翊为象州,皆同时,材又相若也。则二州交相致其政,其施之速、势之便,可胜道也夫!其 越之人幸也夫!其可贺也夫!(选自元丰类稿卷十四序十一首)1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令其
13、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 无不幸之叹/B.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 无不幸之叹/C.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 无不幸之叹/D.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 无不幸之叹/17 .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越,国名,亦作“南粤”。汉高祖于公元前196年遣陆贾立赵佗为南越王,疆域包括 今两广之地。B.夷,我国古代东部民族名,殷代分布在今山东、江苏一带
14、,也可用作古代对汉族以外各 族的蔑称。C.秘书省,官署名。东汉始置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南北朝后始设秘书省,唐代改称兰 台、麟台oD.同年,可指年龄相同,也可指同一年,还可指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试者的互称,文中指 最后一种。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言及柳州人民的不幸,臧否历代柳州任职官吏。作者寥寥几笔就勾画出那些患得 患失、只为自己打算的官吏形象。B.第二段历数柳州之美,作者从水果、花卉、食材、百姓性格等多方面真实地突出了柳州 的物阜民安,以宽慰李材叔之心。C.第三段以古代官吏的敬业精神,勉励李材叔在柳州要大有作为。作者从反面立论,以古 代官吏风范为例
15、,来激励李材叔。D.第四段依据李氏兄弟为官经历和才干,认为二李上任为越人之幸,与首段“其民之不幸” 呼应,表达作者对二人的厚望。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2)官于南者多矣,予知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20 .请简要概括自古以来官员不愿到南越为官的原因。【答案】16. B17. D18. C19. 为什么南越与中原地区交往已经一千多年,但称得上能够安抚那里老百姓的良吏,不 超过几个人呢?到南方做官的人多着啦,我知道他的才能突出地超过一般人。20. 地处偏远;风气与中州异;小其官/不足事。【解析】16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
16、句的能力。句意:假使他们得知我的说法,仔细考虑考虑,那么 便都会有长久呆下去的打算,也不会认为官儿小,就能为南越百姓涤荡不好的风俗而达到大 治,使南越赶上闽、蜀,后来居上,使百姓没有不幸的感叹。“得”是动词,“吾说”是“得” 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居”为动词,“居上”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中间 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B。17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 “可指年龄相同”错,“同年”指同一 年。故选D。18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 “反面立论”错,以古代官吏风范为例, 属于正面立论。故选C。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赋分点:
17、(1)何,为什么;通,交往;抚循,安抚。(2)官,名词作动词,做官;官于南者,状语后置句;颖然,突出的样子;迈,超过。2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语境在第一段。结合“南越偏 且远”概括出“地处偏远”;结合“其风气与中州异”概括出“风气与中州异”; 结合“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概括出“小其官/不足事”。参考译文:一般人都说南越偏僻边远,那里的风土气候与中原地区不同。所以当官的都不想长期呆 在那里,往往车船还没有启行,就弯着指头计算回来的日子了;又都觉得那里的官职小,不 值得干。他们预先为自己考虑到这种地步,因此他们到了那里,都动摇松懈,没有为百姓忧 虑与勤勉工作的
18、心思。这种坏习气从古以来就是这样。不这样的话,为什么南越与中原地区 交往已经一千多年,而称得上能够安抚那里老百姓的良吏,不超过几个人呢?所以南越与闽、 蜀,原先都是少数民族地区,闽、蜀都已经变先进了,而唯独南越还不开化,难道是那里的 风土习俗不可能改变吗?原来是那些做官的没有尽治理地方、教化百姓的心,这也是那里的 百姓的不幸啊。那些当官的不知道从京城到南越,水路、陆路都能平安地行走,并不象闽溪、峡江、蜀 栈的危险难行,那么同样是到远方做官,南越不是更优越些吗?那里的风土气候是我所熟悉 的,与中原地区也没有多大不同。日常生活不违背节气,就不会生病。假如违背节气,即使 是在中原地区,难道就能不生病
19、吗?那里的物产丰美,水果有荔枝、龙眼、香蕉、柑桔、橄 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类;吃的有各种海味、陈年的酒醋,这些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那里的人很少争斗告状,喜欢玩乐。当官的只因为他们没有久居的心思,所以认为那里呆不 得;如果他们有久居的打算,怎么不可以呆下去呢?古代的良吏治理一乡一县,他们的德行正义恩惠慈爱尚且足以改变那里的习俗,使百姓 得到好处。现在大到主管一个州,难道应当认为官小而不干吗?假使他们得知我的说法,仔 细考虑考虑,那么便都会有长久呆下去的打算,也不会认为官儿小,就能为南越百姓涤荡不 好的风俗而达到大治,使南越赶上闽、蜀,后来居上,使百姓没有不幸的感叹。他们做出千 多年来没有
20、过的好事,那么他们美好的政绩谁大谁小,便一望而知了。然而不是才能突出地 超过一般人的人也是不能办到的。到南方做官的人多着啦,我知道才能突出地超过一般人, 能够实行我的主张的,只有李材叔罢了。李材叔长久以来和他的哥哥李公翊都在做官,同一年,因为别人的推荐当知县,后来进 入秘书省当著作佐郎。现在李材叔治理柳州,李公翊治理象州,又都在同一时间,才能又相 当,那么两州互相交流他们的为政措施,他们施行的迅速,形势的便利,可以说得完吗!这 真是南越百姓的幸福,真是可喜可贺啊!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唐柳先生集后序穆修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中间称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雄歌诗, 道未
21、极浑备。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如韩元和 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密,制述如经,能萃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 蔑愧让者,非先生之文则谁与?予少嗜观二家之文,常病柳不全见于世,出人间者,残落才百馀篇。韩则虽目其全,至 所缺坠,忘字失句,独于集家为甚。志欲补其正而传之,多从好事访善本,前后累数十,得 所长,辄加注窜。遇行四方远道,或他书不暇持,独赍韩以自随,幸会人所宝有,就假 取正。凡用力于斯,已蹈二纪外,文始几定。而惟柳之道,疑其未克光明于时,何故伏真 文而不大耀也?求索之莫获,则已矣于怀。不图晚节,遂见其书,联为八九大编。夔州前 序其首,以卷别者凡四十有五,
22、真配韩之巨文与!书字甚朴,不类今迹,盖往昔之藏书也。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脱误,有一二废字, 由其陈故廉J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因按其旧,录为别本,与陇西李之才参读累月, 详而后止。呜呼!天厚予者多矣。始而多我以韩,既而保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世之 学者,如不志于古则已;苟志于古,则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日能之,非余所敢 知也。注率:zii险峻。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夔州:指刘禹锡。刘曾为夔州刺史,故 称。21 .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才始用为胜,而号雄歌诗 雄:称雄B.能翠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 蔑:无,没有C.幸会人所宝有,就假取正假:
23、借D.不图晚节,遂见其书节:气节,节操22 .以下句子中全部是在表达“我”对韩柳之文的推崇情怀的一组是()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皆辞严义密,制述如经遇行四方远道,或他书不暇持,独赍韩以自随苟志于古,则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曰能之,非余所敢知也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副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A.B.C.D.2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穆修为他所刻印的柳宗元文集所写的缀于书后的序,因为刘禹锡已在卷首之前写 了一篇序。B.文章评述唐文,以“初” “中间”“至韩、柳起”的时间为序,是为了表明韩柳散文地 位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沿革。C.作者评李杜的文章,用“道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热点题材专练 文言文 热点 题材 主题 10 书序赠序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