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的地球》教学设计15.docx
《《我们居住的地球》教学设计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居住的地球》教学设计15.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们居住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本章内容属于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对于现时代的学生来说,关于地球形 状的认识是很容易的,因为无论在小学科学教材还是一些科普读物中都可以了解到这些常识。 因此,本堂课的重点不在于传授“地球是球体”这一常识性的知识,课堂的重点应该让学生 体验人类在认识“地球是球体”这一常识性知识过程的艰辛历程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教学 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概念,因此,教学过程干脆就先让学生来说说“已经初步认识的地 球”,再让学生来看看“卫星照片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和“高科技下测得的地球大小”以此 先来修缮学生的前概念,使学生脑中先形成正确的地球观。然后话锋一转“在高科技条件下 我
2、们了解了地球的全貌,那么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对地球的了解又是怎样的呢? ”让学 生了解“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最后以穿越时间隧道的方式来到古代“让我们说服古人” 以此呈现证明“地球是圆的”的证据,在展示证据过程中穿插“探究”。整堂课分四个环节 展开:“我们眼中的地球” F代人眼中的地球”F贪们说服古代人”(船远航时所见现象的探究) 一啜惜我们的地球: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自身生活实际,突 出新课程的理念。【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2、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3、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过程与方法】1、通过介绍古代中国人、希腊人、印度人等对地球形
3、状的认识,了解人们认识事物离不开 观察和猜测。2、通过观察现象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找证据,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科学史为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2、通过古今地球对比,使学生意识到珍惜地球和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用证据来证明地球是圆的。难点: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帆船航行演示仪(自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倾听着美妙的音乐,欣赏着美丽的画面,我们不禁会想: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 啊!今天,让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去探索我们居住的家园一一地球。二、新课教
4、学1、我们眼中的地球师:首先,请同学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说说你眼中的地球。学生回答,教室点评。展示人造卫星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师:再让我们来看人造卫星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你觉得是否和你了解到的地球一样?生1:地球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星球,生2:上面的蓝色是海洋,白色是白云。师:当今的科技非常发达,我们已经能够精确地测量出地球的大小。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视 频,看视频的同时,请同学们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并快速地把它写下来。播放视频。师:从视频中你找到了哪些信息?生1: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地球的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千 米。生2: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部位略鼓的不规
5、则球体。师:我们知道地球是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部位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是平时我们看到的地球画面却是圆的,这是为什么?生: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相差21千米,相对于地球半径来说非常小,仅相差0.33%。师:我们利用高科技了解到了地球的全貌,那么古人眼中的地球又是怎样的呢?2、古代人眼中的地球展示内蒙古草原图片。师:这是蒙古草原上的一个画面,北朝的时候,曾经有这样一首诗来赞美草原风光。展示诗歌敕勒川。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其中那两句是描写天地的形状的?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师:是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意思就是说:天像蒙古包那样盖着四方。可见,在华 夏民族的古人眼中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种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们居住的地球 我们 居住 地球 教学 设计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