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 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 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 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二、教材内容分析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微小世界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和能量四个单元组成。微小世界单元,将带领学生观察和研究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知之甚少的微小物体。这个 单元
2、按人类观察工具和观察视野的不断发展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 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如较小的昆虫、昆虫的器官、生物细胞、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 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在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科学史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并 让学生从中深切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个单元虽以观察为主, 但同时有机融入查阅资料、动手制作、对比分析等多种学习形式,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丰富 了他们的认知。地球的运动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 地运动着的大概念。因为学生并不能直接观察到地球运动,所以本单元将立足于学生的原 有认知,引导学生系
3、统而深人地采用模拟实验、查阅资料、实际观测、建构模型等多种探究 方法,在探究中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己对地球运动的认知模型。学生最终将认识到地球有规律 地运动,从而形成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四季更替等现象。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 在较大的尺度上认识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借助推理、想象和模型认识地球上一些现象的 成因,与微小世界单元形成良好的结构互动,有助于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世界。 有了微小世界单元中学生对多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认识,工具与技术单元中学生的学习 活动将更有基础。本单元希望学生对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技术包括人们 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以及工具是一种物化的
4、技术等主要概念有着自己的 理解,为此,教科书选择了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几种工具和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 学生通过对几种常用的简单机械一一斜面、杠杆、轮轴等进行测试,使用剪刀、活字印刷、 书本、电脑等工具和技术完成特定任务,从而深刻感悟到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 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发生巨大的变化,利用工具和技术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量单元围绕能量守恒和转换这个大概念来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设计,遵 循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并没有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而是从引导学生调查、统计、分析身边的能量表现形式人手,选择学生感兴趣、实践性强的 电和
5、磁为主要探究对象,深人浅出地展开对能量的形式与转换的探究认识。此外,教科书联 系生活实际,对新能源开发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等三、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 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 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 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
6、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一)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 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 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 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5、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7、,培养学生学法、懂法和用法的好习惯。(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 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 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 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三)科学概念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 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并能
8、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四、教学重难点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五、教学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 的想法。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 记录。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
9、容课时完成情况备注1第一单元1.放大镜;2.怎样放得更大;练习22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练习23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练习247.微生物与健康;单元练习25国庆假期26第二单元1.我们的地球模型;2.昼夜交替现象;练习27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4.谁先迎来黎明;练习285.影长的四季变化;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变化;练习29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单元练习210期中复习期中检测211第三单元1.紧密练习的工具和技术;2.斜面;练习2123.不简单的杠杆;4.改变运输的车轮;练习2135.灵活巧妙的剪刀;6.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练
10、习2147.信息的交流传播;单元练习215第四单元1.各种形式的能量;2.调杳家中使用的能量;练习2163.电和磁;4.电能和磁能;练习2175电磁铁;6.神奇的小电动机;练习2187.能量从哪里来;单元练习219期末复习期末考试教科版小学科学周次1234567891011121314154、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 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进度安排:预定教学内容实际教学调整备注始业教育课1.1 放大镜1.2 怎样放得更大L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5 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6 观察水中的微小
11、生物1.7 微生物与健康第一单元复习第一单元测验2.1 我们的地球模型2.2 昼夜交替现象2.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2.4 谁先迎来黎明2.5 影长的四季变化2.6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2.7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期中测验3.1 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3.2 斜面3.3 不简单的杠杆3.4 改变运输的车轮3.5 灵活巧妙的剪刀3.6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3.7 信息的交流传播第三单元测验4.1 各种形式的能量4.2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4.3 电和磁4.4 电能和磁能4.5 电磁铁4.6 神奇的小电动机7能量从哪里来17第四单元测验18 期末复习19 期末复习20 期末复习21 期末复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小学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