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化概论》课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docx
《关于《中国文化概论》课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国文化概论》课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中国文化概论课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教育作用【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思想、言论、行为的一种物化形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在激发他们报效祖国的主体精神、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引导学生克己奉公的价值取向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且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理性升华,是推动民族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高等院校开设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及其规律的综合性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奠定深厚而坚实的文化基础,对他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一、有助于激发
2、大学生报效祖国的主体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鲜明的特征是对国家、民众的深厚情感,以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报效祖国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核心内容。1激发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国学大师徐复观先生对“忧患意识”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中国的学术思想起源于“忧患意识”,中国社会的发展立足于“忧患意识”,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也是“忧患意识”,中国与西方文化之不同、文化精神之差异都可以由此找到答案。“忧患”一词较早见于孟子一书:“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陇患意识的实质,是对现实的忧思和对人生的关注。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优越,物质条件非
3、前人可比,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思考得不够充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恰恰可以利用传统文比中“忧患意识”的积淀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补足。纵观中国文化历程中的伟人,无一不在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未来。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杖汉节牧羊”的苏武,从“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顾宪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他们的灵魂深处都打上了忧患意识的烙印,成为一种支配其行为的清醒的自觉理念。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不仅可以使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更可以引发他们对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的深度思考,激发他们忧国忧民的意识。2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在中国
4、传统文化中,爱民族、爱祖国历来被视为“大节”,是爱亲人、爱家族的情感的升华,扞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是一种崇高的品德。“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道德的始终。虽然在封建社会“精忠报国”往往与忠君联系在一起,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实质上它是将“君”作为国家的代表,“精忠”的背后有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南宋末代宰相文天祥被敌俘获长达四年之久,其间受尽折磨,吃尽苦头,但仍坚定信念,保持民族气节,最后挥毫写下过零丁洋,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诗句,表达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和民族气节。中
5、国文化概论课教学不仅要充分利用辉煌的文化成果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力和民族自豪感,更要使学生懂得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大学生要保持民族气节,维护中华民族尊严,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为最大耻辱,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紧密结合在一起。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是通过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得以强化、巩固和发扬光大的。1提升正义感,培养刚健有为的优秀品格。刚健有为是中国文化中人们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
6、括和价值提炼。周易乾说:“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把刚健当作一种最重要的品质。这种品质首先是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社会责任。孔子十分重视“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刚毅指坚定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的弟子曾参提倡知识分子要“弘毅”。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无穷,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强调了知识分子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刚健有为还是一种正直充盈的独立人格。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他把“养浩然之气”作为培养人生
7、追求的一种方法,并把“大丈夫精神”即刚健有为、正直充盈的独立人格确立为人的行为准则。苟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伟大思想,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对刚健有为思想的一大拓展。王夫之说:“圣人尽道而合天得。合天得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他又说:“惟君子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他的创新在于赋予刚健有为思想以主动性、能动性,把“刚健”与能动有机统一起来。因此,立志持志,自我磨炼,这是奋发刚健的应有之义。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要激励学生有自我磨炼的砥砺意志及吃劳耐苦精神。刚健有为的品格使人奋发向上,充实着生命本真的力量,这种品格正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特色性格和气派,应当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概论 关于 中国文化 概论 民族精神 教育 中的 作用
限制150内